至于奴隶,能有一条袴遮掩下半身,就是老爷们的恩赐了。
同时,子旬还下令,凡是不信仰“帝”为至高神的,一律贬为平民,加罚赋税。
可以说,子旬已经决定好了,利用辛屈这一次的压力,彻底完成整个国家的阶级分层。
利用子姓在全国各地的多有血脉的身份,快速铺开一座行之有效的金字塔结构,将他们能整合的资源,全部整合起来。
当然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一些信仰幽燕宗教的人,开始从殷商逃离,也有一些方国派人与燕国接触。
他们不想自己的信仰被破坏。
那么天底下能接纳他们的只有幽燕一个。
只要派人来请,幽燕就会根据他们的神灵传说与特制,册封他们为地方神祇,城隍也好,土地也罢,山神也行,反正对于这些方国来说,这都是虚名。
他们要的是保证自己的信仰,同时在两国交锋之中活下来。
可以说,两国还未开始打,光是内部的大整顿,稍微溢散的余波,就震死了一群人。
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府。
辛屈翻着文件,身前跪着一群被扒了官服的白身,他们瑟瑟发抖的看着辛屈。
“卓珑,三千石。”
“南荣丰泽,五千石。”
“北宁散河,三千五百石……”
辛屈每念到一个名字,群臣与跪在地上的人,冷汗都下了几分。
“监守自盗。”辛屈淡淡的说,“贪墨库藏,败坏军纪,偷漏赋税,里通外敌……可以嘛。
这加一块,十二万石粮草了呢。
才几年啊。
烂成这样了?”
辛屈说完,将竹简朝着边上的戴冰甲甩了过去:“左丞。按律,怎么处理?”
戴冰甲捡起来,抖开看了两眼,然后一下就看到了安全将军府的印戳,立刻明白了辛屈是从哪里弄来的证据。
他深吸一口气说:“臣以为,按律,以爵冲抵。不过他们所犯罪责皆大,爵不抵罪,便夷三族,以儆效尤。”
“那司寇府就去办吧。”辛屈挥了挥手,也不管下边这群人喊冤求饶,将清净留给了现场。
或者说,太静了一些。
辛屈捧起茶杯,呷了一口后,算是打破了冷寂的气氛说:“南边的消息你们也听说了吧。子旬开始了内部的清理。
所以,都管好各家的子弟。
接下来安全将军府还会加强间客的搜查。
战争要开始了。
左右摇摆的人,终将毁弃。
不过也不能给子旬太多时间。
今年始元五年六月,召开一场全国郡县科举,凡是地方有才之人,落于籍贯的,就上各个学校,统一送来京师科举。
选拔人材。
为之后灭殷商之后,各地改郡县做准备。
你们的子弟,也送进去,统一考试。
当然,也嫡长子就不用送了,全部安排入镇中将军府,太子那边也要参与这一场战争。
先锋,交给太子打。”
辛屈话音一落,所有人都惊愕抬起头看着他。
“这……太子他可不曾经历大战。”姚册赶紧出言。
辛屈伸手拦住了姚册说:“先锋而已,又不是只有他一路。这一战是全面战争,你死我活,我准备安排三路,太子只领其中一路。所以,不足为惧。”
“这……是。”姚册最终叹了一口气不言。
现场贵族们也都哆嗦了一下,嫡长入镇中将军府,未来肯定是改组为东宫六率,成为太子潜邸。
而次子与庶出,就得送学校去,然后拉进来参加科举,相当于所有继承人,要么入军中,要么入文官,他们的未来就彻底绑死在幽燕了。
要么一起生,要么一起死,别无第二条路了。
“好了,加大对南方的屯所布置,殷商逃来的人,不论身份,就安置在屯所暂时屯田,过了隔离期,遴选之后,就将他们的家属北迁,优先布置在长城沿线军寨。”
辛屈用了十几年,在长城沿线建了一堆的屯寨,就是等待之后用。
现在,也到了时候。
交代完,辛屈站起身,正准备走,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安全将军府的官吏说:“你们也安排人入殷商境内,开始进行拉拢与策反。
信仰这种事,不是所有人都不当回事的。
干系各个邦国的立身之本,子旬的操作,无外乎就是在逼迫下边站队。
好坏兼有,但对我们来说,反而是好事。”
“臣等明白。”(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