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难道不觉得现在的局面,就是拉屎的时候不得不被憋着夹断那么难受么?”“如果我是方子业,我肯定会乘胜追击,再想几个课题方向去猛攻。”窦新元的语气有些羡慕,满脸的向往之色。
“也可能是子业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目前的积累已经足够吃很久,所以就不再冒进了吧。”
“闯的时候,肩膀上是挑着担子的,挑担子是很沉的,窦新元。”宁海青倒是比较欣赏方子业。
窦新元听到这里,拍了拍大腿:“哦,对了,宁教授。”
“上个月,也就是八月份,鄂省今年的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的颁奖仪式上,方子业都没有亲自去。”
“是让人代领的。”
“那时候,场面上其实并不是很好看,大家都以为方子业是在和省里面的领导置气。”
“如今看来,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宁海青闻言愣了愣:“子业他拿到了一等奖他也不去领?邓勇没踢他屁股?”
去年的方子业只是拿了个二等奖,但今年,鄂省觉得方子业的贡献足够强,所以又给了两个一等奖。
分别是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种殊荣,按照道理来讲,邓勇和医院是绝对不会置之不理,让方子业直接耍流氓的。
而且宁海青海知道,方子业八月份是处于‘请假’状态,方子业完全有这个时间。
“宁教授,方子业应该是在全力跑国奖的手续。”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刚传出的内部消息,九月末就要去开会领奖了。”(此处是平行世界,日期略作修改,评选也是一年一次,各位读者请勿完全较真)
不管是省级奖还是国家级的奖,其实都是提前评定好了的,但是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时才会予以公告,并举行颁奖仪式。
汉市大学这一次获奖的份量很重,所以提前得到了内部消息。
“邓勇这是秦始皇吃椒,赢麻了啊。”宁海青格外羡慕。
“不过自然科学才三等奖,如果是二等奖的话,就更好了。”
宁海青觉得颇为遗憾,接着又道:“但毕竟不是基础理论的突破,想要在自然科学奖上拿到不错的位次,是不容易的。”
“宁教授,也够了啊!~”
“至少,在鄂省的医学界完全够用了!~未来十年二十年,方子业的地位都不会有人敢动。”
“拿到了这个奖之后,位次和地位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完全不一样了。”
作为我国科技领域最高的国家级奖励之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授奖等级根据候选人、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创新程度、难易复杂程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总体技术水平、已获经济或者社会效益、潜在应用前景、转化推广程度、对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作用等进行综合评定。
在真实世界面前,任何地方都是唯成果论。
方子业目前的这些奖项一拿到手后,基本可以稳定方子业在汉市大学、中南医院的位次。
说得更加牛掰一点,现在就不是杜新展主任可以换,但方子业不能换了,中南医院的副院长都可以换一个,但方子业不能被换掉。
之所以不是院长可以换掉,是因为王院长比方子业提前了几年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属于顶牛的老前辈了!
“方子业肯定早就得到消息了,所以他才不慌不忙。”窦新元说。
宁海青闻言,好奇地眨了眨眼睛后把眼镜戴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奖金是多少来着?”
“十五万。”窦新元记忆深刻。
“哦,对。”
“才十五万……”宁海青摇了摇头。
“太少了。所以很多人不想拿。”
窦新元听到这话猛地一阵激灵,你竟然是这样的宁海青?
莫说奖金十五万了,倒贴五十万,排队的人可以从中南医院排到湘雅医院去。
……
九月八日,周日。
汉街,饭店里。
方子业走进包厢后,发现里面就只有两人,刘煌龙以及刘煌龙的博士陈湘军。
“方进步,现在约你一次可比登天还难啊?今天方教授终于是赏了脸。”刘煌龙一边伸手示意方子业坐下,一边道。
“刘老师,登天只要做最简单运动,见刘老师您得弯弯绕绕地走路是吧?”方子业开着半吊车。
刘煌龙就是外科医生,不必方子业解释什么事最简单运动。
很快就收敛了表情:“你果然还是被威哥带坏了。”
“点了单,你看看要不要加菜。”刘煌龙把平板递了过来。
“方老师。”陈湘军与方子业同龄,整个人方方正正,肌肉块头很大,看起来颇为壮实。
“不用加了,刘老师。”
“吃不完也浪费。”方子业一边扇着风,一边道。
“今天周末,子业你可以小酌一杯的啦?”刘煌龙今天找方子业无他事,就只是来吃饭的。
“可以少喝一点,昨天我的那些师兄弟被我师父冲过了头,今天早上起来都觉得头疼!~”方子业摸了摸鼻子。
得知方子业拿了这么大的奖,科室里还是传承着既往的江湖规矩,那就是方子业得请吃饭。
吃饭归吃饭,兰天罗他们不在,袁威宏就怂恿李源培等人灌酒,没想到这些牲口是真的没把方子业当人。
三挑一方子业都被灌趴了。
后果就是大部分人都跟着方子业一起趴下了。
“那是方教授你受欢迎,大家都想敬你一杯嘛,人之常情。”刘煌龙道。
方子业则笑着说:“我们这些师兄弟对刘老师您也是颇为敬仰的,不知道刘老师愿不愿意给个机会啊?”
“我在群里面喊他们过来?”
刘煌龙直接暴发了,扯了扯方子业的耳朵:“你现在是越来越跳了啊。”
好吧,刘煌龙直接不讲江湖规矩倚老卖老,方子业果断地玩不过他。
“刘老师,最近骨病科的几位教授与您来往颇为密切,不知道刘老师可不可以给我说句实话。”
“现在我们医院的骨病科,到底有没有提前开展临床试验?”方子业的眼神变得平静。
“这话可不兴说假的。”
“不然的话,刘老师您可能也会有比较大的麻烦。”
刘煌龙闻言脸色瞬间肃然起来:“怎么?方子业,你不会还要带着‘锦衣卫’杀到家里来吧?”
“刘老师,规矩就是规矩啊。”
“我自己都没破规矩,其他任何想破规矩的人,不都是想踩在我的头上拉屎么?”方子业回道。
临床试验和临床治疗方式提前的审批规矩,都是历史上用数百万乃至上千万条人命堆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
任何人都不得打破这个规矩。
有的人为了招惹眼球破了这个规矩后,结局就是在橘子里唱铁窗泪,哪怕他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先进很震撼。
因为临床试验的规矩,是对最普通的百姓最低线的一层保障,不会让他们无端地沦为“违规试验品”!
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医学试验的风险的。
“没有。”刘煌龙摇头,他知道方子业说的是真话,并不是在开玩笑。
“没有就好,也恭喜刘老师您喜提大奖。”方子业道。
微型循环仪的研发,就是以刘煌龙为主导的,方子业拿到的奖项,刘煌龙也被提名了进去。
只是刘煌龙并未以此自居,不在科室人面前‘耀武扬威’地摘桃子。
也许想过,但是考虑到方子业的战斗力,他又不敢。
“嗨,我这就是坐上了子业你的顺风车。”
“不过心情也舒畅,等会儿说不得可以多小酌几杯……”
“在今天之前,我已经请袁威宏还有邓勇老师喝了好几顿。都喝得蛮开心的。”刘煌龙是非常会为人的。
这个事情让他占了便宜,他自然会在另外的层面回馈给袁威宏和邓勇两位方子业的师父。
刘煌龙自己懂人情世故,方子业反而就少了很多累赘,否则自己的两位老师说不得会在自己的耳边念叨。
“刘老师,您打算什么时候进军功能健复术啊?”
“我听湘雅医院的周彦教授说,他与您蛮熟。”方子业问道。
“前几年去学过,只可惜后来周彦教授更改了赛道。”
“子业你怎么又和周彦教授勾搭上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啊?”
“你能联系上周教授?那你能不能请他过来再给我做几台示范手术?我总觉得还差点。”
刘煌龙本能地说着,发现方子业昂首挺胸,嘴角泛起微笑。
“卧槽…”
“你又会了。”刘煌龙的喉结开始上下鼓动,吞咽的动作格外用力。
“刘老师,那我也可以不会!~”方子业道。
“别扯这些有的没的,你不在你们自己的亚专科发展新课题和新术式,你来找我干嘛?”
“又要让我给你当前锋啊?”刘煌龙的眼皮横跳。
“先说好,不管你说什么,我现在也要采取保守政策,我们专科目前的底蕴也不弱……”
十五分钟后。
刘煌龙示意自己的学生去把门反锁了,语气恭谨:“方教授你再详细嗦一嗦你的想法。”
“刘老师,您已经有规划了啊,同济医院的赵乐教授之前和我提了几次,您实在没空的话,我就不招惹您了。”方子业开始演了起来。
哪里有人不‘坏’的,要么是积累不够,要么就是氛围不合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