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9章 见孔令伟  金钱玩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士林官邸。

宋美龄坐在自己的专属画室,手持毛笔专心致志创作芍药图。

自从赴台,政务与社交活动骤减,宋美龄将绘画当做填补时间、调节情绪的新寄托,先后受张大千、黄君璧与郑曼青的点拨,每日习作数小时,境界突飞猛进,绘画水平达到专业画家级别。

她在点芍药的黄色蕊时,画室的门被拍响。

一听动静,她便知道外面的人是谁,无奈摇头,放下毛笔,转脸冲大门的方向轻喊,“贝比(baby),进来。”

画室的门被拉开,西装笔挺的孔令伟迈入。

“妈咪。”

宋美龄凝视孔令伟,嗔怪道:“说了你多少次,你就是学不会,敲门不要这么大声。”

孔令伟不以为然,“妈咪,我已经解释过好多次,我的敲门声有自己的音调和节奏,你一听就知道是我,关键时刻会发挥奇效。”

宋美龄无奈道:“你总是有理,找我什么事?”

“冼耀文往我那里打了电话。”

“冼耀文蛮沉得住气,现在才给你打电话。”话音落下,宋美龄起身往外走,来到园驻足。

跟在后面的孔令伟从西服口袋里掏出烟盒,弹出一支递了上去,待宋美龄接过叼在嘴里,打火机立马追上。

宋美龄吸了一口烟,拿在手里瞅了一眼,“怎么是八一四?”

“刚好抽完,问侍卫要的。”说着,孔令伟也点上一支烟,吸了一大口,少顷,烟雾从两个鼻孔里钻出来。

“八一四冲了点。”点评一句,宋美龄将烟叼回嘴里又吸了一口,随即缓缓说道:“冼耀文是最好的合作对象,但台湾这边的主动权不能给他。”

“妈咪,台湾的主动权他拿不走。”

“小心为妙,约了几点?”

“还没有约定时间。”

“约好时间带静宜一起去。”

“还是让她站在前台?”

“小心为妙。”

冼家。

冼耀文又安坐凉亭。

两个小时前,他打电话给孔令伟,不是本人接的,但通过一些明显的细节可以推断当时她在家,摆明了要晾一晾他。

这样挺好,说明对方也着急,后面会比较好谈。

若是孔令伟今天不来电话,他打算明天一早再去一个电话,摆明“我很着急”的态度,让对方再晾晾他,有个台阶下。

小小冼耀文比孔大少还要沉得住气,这样不好。

一天时间在阅读中过去,翌日一早,冼耀文给孔令伟又去了电话,这回是孔令伟接的,两人约好中午共进午餐。

士林福林路上的一间餐厅。

没有招牌,门脸也不显眼,大门紧闭,只有一道小门可以进出,冼耀文从小门进入餐厅内,没有看见其他餐厅的逼仄,偌大的空间只摆了三张桌子,呈品字形分布,两张无人,一张桌前坐着一个人,边上站着一个人。

坐着的是孔令伟,梳着大背头,穿着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筷子,正从桌上的铜火锅里夹着吃食,瞅一眼是涮羊肉,肉卷的颜色偏红,表面裹着辣油。

边上站着的是王小姐,挽着发髻,穿一袭素色旗袍,身材同苏丽珍较为相似,正是最能撑起旗袍的丰腴。

冼耀文走到孔令伟正对的餐桌另一侧,笑道:“孔先生,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孔令伟抬头瞅了冼耀文一眼,“你没来晚,坐。”

尽管已经猜到孔令伟的声音会偏男性,但真正入耳,冼耀文还是稍有点吃惊,孔令伟的声音低沉且沙哑,缺少女性的高音和柔和感。

语调和语气不知道跟谁学的,果断、直接,且有一点威严的味道,有点这个年代脸谱化的大家长的样子,大荧幕上出现中年商人教育儿子或训手下,基本就照这个味演,令人觉得熟悉却又感觉不真实。

冼耀文甫一坐下,王小姐就给他从旁边的台子上拿了一套餐具过来,第二趟又拿来两个碟子,一个是蒜泥油碟,山城的小磨香油加蒜泥和盐,另一个是干碟,辣椒碎加椒面和盐。

听储蓄飞提过一嘴,这两个是山城体面人吃火锅的蘸料,手头拮据的只能吃盐水碟,井盐用开水化开,有时加几粒椒,重在突出锅底本味。

向王小姐道声谢谢,他瞧向铜火锅,仔细瞅一眼到底放了多少辣椒,放得还真不少,红绿相间密密匝匝,高过了锅沿,在修长的红辣椒中间还能看见矮胖墩,越瞅越觉着不对,一点五秒过去,他想骂娘。

娘希匹,魔鬼椒,难怪他从漂浮的水汽里都能闻到辣味。

当他看见铜火锅并非一体,而是两边有挡板相隔,犹如鸳鸯锅,他想骂的更难听一点,感情这个小娘皮不是能吃辣,是他妈的给他准备的下马威。

孔令伟咽下嘴里的涮羊肉,一只手按住桌上的一听烟,手指一抠打开盖子,抽出两支烟,一支甩给了冼耀文,少顷,又滑过来一只打火机。

“抽烟。”

冼耀文按住打火机,滑了回去,“我不抽烟。”

孔令伟拿起打火机,点着烟,吸了一口,面无表情道:“不给面子?”

冼耀文抬手一指铜火锅,“孔先生不愧在山城待过,对袍哥的下马威如此熟悉,就是料下得狠了点,吃了印度断魂椒,你不仅能看见我的眼泪交清,还能看见我屁股下面淌着一摊血。”

孔令伟面无表情依旧,“不给面子?”

“不给。”

孔令伟面色一冷,拍了两下手,随着掌音落下,从暗处出来两个人,站到冼耀文身后。

孔令伟再问,“不给面子?”

冼耀文朝左转头瞅了一眼,记住一张脸,又朝右转头瞅了一眼,记住另一张脸,随即,转回头看向孔令伟,“孔先生,你的套路变化真大,刚刚还是袍哥,现在又改为青帮,等下是不是还有东北胡子?”

“你不怕?”

“我和令堂平辈相交。”

闻言,孔令伟脸色骤变,和她娘平辈相交,潜台词就是将她当侄子看待,宽容对待她的胡闹。

什么叫打人打脸,这他妈就是。

“你想去保安司令部待几天?”

“孔先生,我很忙。”冼耀文一指铜火锅,再指身后两人,“撤掉,撤掉,换人能吃的,我们边吃边谈。”

孔令伟盯着冼耀文的脸看了许久,挥了挥手,冼耀文身后的人,桌上的铜火锅顷刻间消失不见。

少顷,王小姐端来一个新的铜火锅,没有隔板,也没有太多辣椒。

孔令伟手一指,“吃。”

冼耀文刚才就没瞧见公筷,这会儿也懒得提,拿起自己的筷子,从盘里夹了一坨羊肉卷放进锅里涮了涮,旋即收回筷子,目光放在盛羊肉卷的盘子里。

观察一下羊肉卷的纹理,认出来是口外羊,北平人也叫大尾巴肥羊,往前四十来年,北平涮羊肉用的都是这种羊。

此羊长在锡林郭勒、察哈尔一带,伏天赶至口外剌儿山避暑,饮山泉、食野葱,入秋后膘足肉香,整只羊经京张铁路运至丰台站,再雇羊倌儿赶着进城,北平饭馆门口会挂上“口外肥羊”的牌子以示正宗。

不出意外,这羊肉卷里还有他几分利润,因为香港只有苏丽珍手握口外羊的进口渠道,除非孔令伟是从内地直接搞来的,不然无论是从何人手里弄到的羊,源头都是苏丽珍。

一只70市斤的口外羊在德胜门外的马甸羊市挂牌批发价15万元人民币左右,净肉能出三十来斤,到苏丽珍手里是15美元,往外销售价300港币,加上差价和运费,吃到孔令伟嘴里,至少800台币往上。

再观桌上的其他涮菜,以荤为主,十之六七是内地北方货,且十分新鲜,都为现杀,如果不是特意为他准备,可见孔令伟饮食之讲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