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67章 被逼得疯狂的首辅  崇祯重振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指着田册上的数字,韩爌要求道:

“国初的数字应该是准确的,而且经过二百多年开垦,现在的田土要更多。”

“南方各省至少要清丈出国初的数字,别想拿以前的黄册糊弄朝廷。”

“南直隶最少要有一亿两千万亩,每亩平均征收一斗五,就是1800万石。”

“按照五五分成的分税制,让他们起运朝廷900万石。”

这个数字理论上南直隶能收到,毕竟苏州府的起运,今年就达到了朝廷要求的200万石。

如果在松江府等地同样推行一税制,估计江南巡抚所辖五府,就能上缴四百多万石。

但是也就这样了,因为江北贫瘠、安徽多山,这些地方加起来,估计也就能上缴一二百万石。

毕自严劝阻韩爌道:

“南直隶以前的夏税秋粮起运,总计大约600万石。”

“下官以为明年定为600万石即可,完成大造黄册后,再相应提高税额。”

“这次丈量土地用的新亩制,旧亩只相当于新亩的0.92。”

“以前的一亿两千多万亩,能丈量出一亿亩即可,不能要求过高,避免一些不法官吏残民害民。”

清丈田亩是容易出问题的,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清丈时,就有官吏把小民的土地虚报,增加他们的赋税。

毕自严不想搞得怨声载道,所以不认同韩爌所说的必须清丈出一亿两千万亩,认为定在一亿亩即可。

还有就是江北的各府要按北方的每亩一斗征收,不能像南方那样每亩征收一斗五。这同样决定了起运朝廷的田赋,不可能达到900万石。

他是这个想法,韩爌却已经快被皇帝逼疯了,坚持道:

“必须清丈出一亿两千万亩,达不到就不合格。”

“南直隶自国初以来安稳了两百多年,田土只会多不会少,甚至有可能达到一亿五千万。”

“清丈田亩时,如果有人虚报,必然会增加民众的负担。”

“按照皇上定下的抗租抗税办法,他们可以提出异议,要求重新丈量土地。”

“对于士绅瞒报的……”

顿了一顿,韩爌发狠道:

“这次大造黄册,就是给所有土地确权。”

“凡是不在册的土地,都被视为荒地,纳入官府官田。”

“官府可分配人去‘开垦’,也可以允许民众开垦,缴纳赋税后申请确权。”

“明年南直隶就执行这个措施,我倒想要看看,还有多少人敢隐田!”

决定发动南直隶的民众,把所有被耕种的土地,全都丈量一遍。

只要和田册上的土地不符,民众就可以提出异议,进而“开垦”没在黄册上的土地。

这样还敢隐瞒田土的,韩爌会毫不客气地没收,不把这些土地当成他们的私田看待。

毕自严只是想想,就知道这个措施一旦推行,隐瞒田土将无所遁形。只要无法搞定所有人,那就得记录到黄册上去。

这显然会引来官吏士绅的怨愤,但是韩爌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如果他完不成赋税改革,自己就得下台。

为此,他向皇帝请求,授予南京兵部尚书吕图南、南京户部尚书林欲楫全权,督促南京朝廷官吏,在南直隶推行一税制。

这两人是杨景辰的同乡,都被视为一派。

毕自严看到这才知道,原来韩爌是逼着杨景辰,让他们去得罪南直隶士绅。

杨景辰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但他是有苦难言。

因为赋税改革是皇帝最看重的事情,谁敢阻挠这一点,谁就会被赶下台。

他只能向吕图南、林欲楫写信,希望他们能顶住压力,完成朝廷的交代。

与此同时,浙江巡抚吴尚默、江西巡抚解学龙,同样收到了韩爌的信件。

两人都可以说是东林一派,他们都被要求明年至少清丈四千万亩田土,起运三百万石秋粮。

这些加上南直隶的六百万石,就是一千二百万。

剩下的八百万,被韩爌压在了湖南、湖北。

两省田土相加,至少八千万亩,同样要承担六百万石田赋。

这五个省份,就是韩爌关注的重点,以后的财赋来源。

最后的二百万石缺口,则由四川、广东、福建承担。(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