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9章 洋人的洋枪洋炮不是妖法,还在军粮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续签订条约以后,嘉庆又让智亲王绵宁在圆明园代为赐宴

虽说这位皇帝出手不像是乾隆那样大方,但是也给了不少好物。

尤其是一些御用瓷器,是皇宫自用款,而不是那种低档官窑订制的版本。

甚至因为索洛维约夫多少懂一些瓷器知识,他得到的还是多年前宫中使用的精品。

这些珍宝的价值,也是不可衡量的,可见嘉庆对于有些礼貌,而且使劲上供的外国使者,回赐还是非常丰厚的。

嘉庆本人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从绵宁的口中也知道,这些瓷器是很珍贵的。

甚至还有两只非常特殊的天蓝色瓷器,是嘉庆宫中仿造的南宋官窑,这个颜色要比传说中的汝窑亮一些。

汝窑那就太贵了,21世纪整个地球上也没有几十件汝窑,已经登记在册,个人收藏和博物馆展出的这部份以外,都是假的。

正月很快也就过去了,等到二月初二吃完了猪头肉,清朝官员又普遍这段时间扎堆剃头,春天到了,又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他们也要上朝和处理政务。

不过嘉庆这些日子,总算是挤出来了一点时间。

索洛维约夫这边也要辞行,但之前还要向大清君臣展示一下西洋武器的威力。

于是,俄国近卫军和部分随船的海军步兵,以及这些日子在大沽口勤于操练的水手,都来到了军粮城列队。

嘉庆其实还挺喜欢行猎的,因此也穿上了清朝皇帝的标准铠甲,和他皇阿玛,喜欢盖章的乾隆皇帝是同款。

只不过嘉庆其实是个大白胖子,因此他穿的铠甲也更宽大一些。

光是看到了三列阵列队的俄军,他就已经感受到了这些人是精锐。

而嘉庆现在骑乘的马匹,还是俄国这次贡献的一批奥尔洛夫白马。

这是匹块头大的母马,性格又很温顺,嘉庆就是看献上的那两匹阿拉伯马,神骏之极,眼睛都和索洛维约夫一样冒绿光了,也没有在这个时候骑乘。

毕竟这匹马适应性更强,而且跑的也不慢。

至于俄军士兵,今天这样演武,自然也都要拿出来精气神,这时候可不能丢份。

至于近卫军随队的指挥官,近卫猎兵团团长卡尔·比斯特罗姆将军,也是索洛维约夫的老熟人了。

索洛维约夫和他放一块,本来比斯特罗姆就比他大11岁,索洛维约夫的脸又显得年龄更小,因此这反差也很大。

不过比斯特罗姆兄弟两个和索洛维约夫很早就熟识,也是老搭档了。

至于俄军这边列队以后,比斯特罗姆按照俄军惯例汇报,作为阅兵总指挥敬礼以后。

索洛维约夫这边回礼,然后骑着白马在军队前方检阅。

不得不说,有几百个俄国兵在阅兵场上高喊“乌拉”,都是让人震撼的。

而且俄军的检阅,一定要有军乐团,索洛维约夫还要一直这么敬礼。

因此,也引起了大清一些文官的疑问。

索将军他这么举着手,不酸么?

看起来这以后,也要成为一个对于毛子的刻板印象了。

至于检阅完毕以后,索洛维约夫这边骑着马回到检阅台的时候,乐队也一直都在演奏,看起来和在红场或者战神广场也没有区别。

平日里嘉庆看到的索洛维约夫,都是外交使节的版本,甚至有时候还有点嬉皮笑脸。

等到了阅兵场上,显然脸上就有些严肃了。

工作模式,和商务模式,总是有些区别的。

“皇帝陛下,俄罗斯使团护卫队已经集结完毕,请您检阅。”

后面还有八旗兵和蒙古马队也跑来军粮城凑热闹,自然也是两家军容,多少有些比较了。

嘉庆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情况,不过他回应也很迅速。

“索卿,开始吧。”

至于俄国人的检阅,按照保罗制订的操练和检阅的操典,自然也是要有标兵的。

比斯特罗姆还要在这边下令,让大清的武官也意识到,这俄国老毛子也是很有章法的。

至于检阅开始,也是近卫军、海军步兵和水手以连为单位通过检阅台。

至于每支部队经过,索洛维约夫也都会和嘉庆做一个介绍。

最前面的是马队,这一次出来还带了少量的骠骑兵和哥萨克,索洛维约夫也介绍了这些部队的情况。

随后是近卫猎兵团第1营的各个连队经过检阅台前方,形成方阵,步枪上刺刀,平端着向前通过。

至于海军步兵,他们的步枪都在肩上,制服则是这次出发搞出来的藏蓝色,和前面的近卫猎兵有些顺色。

不过后面的水手,那就比较显眼了。

水手们日常里面是条纹,外面是大衣,而且也扛着步枪通过。

最后是炮兵,携带着6磅炮、12磅炮和半普特独角兽炮,各有一个炮兵连,这样快速经过了检阅台。

“索卿,虽不过千余人,倒也有些声势。”

“皇上,接下来就要看操演了。”

骑兵在这种时候,只是负责给步兵练习结阵用的。

俄军的空心方阵,前面一排也不像是英国人那样经常是跪下,给第二排留出上方射击的空间。

一般都是全体站立,这样列阵方才有效。

而骑兵这边演示的时候,也都是从方阵两侧经过。

“皇上,如此在交战之时,马匹又无甲胄,就是弓马娴熟的勇士,也断难靠近。”

嘉庆这会儿就要找几个武官来问问,正好老将杨遇春,还有他那个倒霉的活太久遇到英国佬的下属杨芳都在。

对于步兵结阵这一条,他们二位也没什么意见。

也就是感叹一下,俄国骑兵的胆量已经不小了,马匹对于这种刀剑如林的场面会比较恐惧,他们居然还能够在演练的时候靠的如此之近,可以说是人马一体。

而之前任甘肃提督,这会儿被召入京的杨芳,他看着这些军队,主要盯着的是后面的大炮。

虽然清军的步兵现在烂了,但是马队和火器都还算堪用。

索洛维约夫看到这么一位仁兄来了,也不免想作弄他。

“杨军门可以一试,看看此法是否为洋人‘妖法’。”

“将军这是如何言语.我倒是也要见识见识,这洋枪洋炮,是如何威力。”

说起来,大清的将军们,只是业务水平落后,是拉不是智障。

等到靠近了以后,他们也发现,洋人的大炮,和清军的大炮比起来,没有那么厚重,不过这个弹丸倒是有些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