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战术看起来笨,可实际上恰恰符合结硬寨这三个字的精髓,而且在修筑防线的同时,孙承宗从不主动出击,而是找寻机会一点点蚕食,把自己的部队抱成团当成一个无可下嘴的乌龟壳,这也就和所谓的打呆仗一样,让努尔哈赤根本拿他没办法。
靠着这一套,孙承宗短短几年时间就逐步扭转了辽东战局,甚至逼得努尔哈赤苦不堪言。当时明军根本不和努尔哈赤正面作战,你来打明军就躲在堡垒或者城池中坚守,没有火炮和锐利攻城器械的八旗再能打,这战马也飞不过城墙去,而明军打野战不行,可守城却没丝毫问题,依仗火器和大炮非但能守得严严实实,更能给八旗带来一定的损伤。
拿不下明军堡垒,无法久战的努尔哈赤只能撤退,可他前脚一撤后脚明军就出动了,明军借着努尔哈赤撤退的间隙把战线往前推进,每次推进的距离不会太长,一般只有区区几十里甚至十几里地而已,而且推进到一定程度,孙承宗就会派人在向前推进的阵线继续设置堡垒,甚至修筑新城作为据点,这样一来不仅拿下了部分失地,更能借此完善整个防线,从而压缩建奴的生存空间。
这个战术对建奴来说根本就是无解,而且这个战术在后世小日子也借鉴运用过,这就是二战时期在中国战场上大名鼎鼎的“囚笼政策”。
孙承宗用这种看似“笨拙”的战术取得了巨大成效,不仅几年时间收复了熊廷弼他们丢掉的地盘,还打造了一条坚固的宁锦防线,这条防线至今都是大明在辽东最坚固的防线,遏制着辽西走廊,让建奴无可奈何,由此可见孙承宗的本事。
如果不是因为后来魏忠贤和孙承宗闹矛盾的缘故,再加上天启皇帝死的那么早,凭借着孙承宗打造的宁锦防线和一系列战术手段,说不定建奴早就被灭掉了。
要知道所谓的宁远大捷之前,努尔哈赤的八旗几乎被逼到了崩溃的边缘,要打打不出去,要粮食没粮食,要军械没军械,手下人连肚子都快吃不饱了,还谈什么其他?可惜孙承宗在这个时候突然去职,等他去职后不久天启皇帝又莫名其妙出事了,等到天启皇帝一死,魏忠贤又被崇祯皇帝处死后,辽东战场彻底失控,再加上袁崇焕的上台,一切全都变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孙承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可惜崇祯皇帝不会用人,空有这么多能臣良将却把天下搞的一团糟,而且在己已之变后虽被迫无奈启用孙承宗,可过了没多久又把孙承宗打发回了老家,让孙承宗彻底心灰意冷。
朱慎锥入京时,孙承宗正在高阳养老,当时听到京师传来的消息震惊万分,不过他没有和其他官员一样有勤王北上的想法,而是冷眼旁观,根本不做反应。
由此可见孙承宗对崇祯皇帝的意见实际是极大的,或者说他甚至有些希望大明能有一个英主能够取代崇祯皇帝,改变如今大明糟糕的局势。
后来朱慎锥当了监国,很快稳定了政局,孙承宗同样没有公开表态,仿佛这一切都没发生过一般,继续呆在高阳过他的退休日子。
在朱慎锥当了监国后不久,朱慎锥也想起了孙承宗这个人,当时特意派人去高阳见孙承宗,表示希望孙承宗能起复来京任职的想法。但这件事被孙承宗拒绝了,孙承宗告诉来人自己年间大了,常言说得好,人到七十古来稀,他都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而且已经退休了好几年,精力不济再回京已没必要,只希望监国能好好治理大明,不要让国家再这样乱下去,早日平定内患,解决外敌,让天下终能太平。
孙承宗拒绝了朱慎锥的招揽,这让朱慎锥有些遗憾,毕竟他对孙承宗的感官一直不错,而且知道孙承宗的能耐,如果孙承宗能来京任职,那么朱慎锥必然会重用,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大佬无论是当一部尚书或者直接入阁,对于国家的帮助都是极大的。
可惜孙承宗没有入京,既然如此朱慎锥也只能尊重他的决定,而且朱慎锥对这个老臣也表现了相当的尊重和待遇,每年都会派人去高阳探望孙承宗,并给与他一些赏赐,至于其他也不多说,只是为国家对一个有功之臣的态度罢了。
等到朱慎锥进位吴王,接着不久崇祯皇帝下禅让诏书,朱慎锥登基为帝后,孙承宗也在第一时间了解了此事。据说他什么话都没说,只是望着京师方向长叹了一声,接下来就闭门不见任何人,也不知这个老臣究竟是如何想的。
转眼朱慎锥登基已有近一年了,随着他渐渐坐稳了皇位,中原和西北各省的流寇也在朱慎锥的手中逐一剿灭,辽东那边皇太极因为正蓝旗反叛的缘故暂时也顾不上和大明开战,大明这一年多来终于有了难得的太平日子,地方的生产逐步恢复,连续几年的天灾也缓和了许多,再加上朱慎锥一系列施政,大明隐隐有了中兴的气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