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5章 派个土官搅施州  大漠雄鹰苏勒坦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巴东陈家坝,大明的旗帜高高飘扬。与各路卫军会合后,江陵王李来亨命桐城侯马腾云、总兵锁彦龙领兵一万留守巫山和奉节,自率八万余大军猛攻大卫国征南大将军西日莫驻守的北江沿线。孰知声名远扬的卫拉特之狼居然当起了缩头乌龟,立寨数百、深沟高垒,坚守不出。世人都道狐狸狡滑,却不知狼这种生物其实极机警,不看准时机一般不会主动出性,西日莫既然被人比作狼,自然具有狼性,楞是让兵力占优势的明军一时讨不到便宜。

耗了大半个月,李来亨心中焦急,屡经兵灾的夔州并不富裕,九万多大军人吃马嚼所需粮草可不是小数目,再拖下去,一则卫军主力随时可能北上,二则军粮也会不足。思之再三,他决定率军返回老根据地兴山,那里自己经营多年,开垦有许多良田就食不难且百姓也拥护自己。说干就干,善于谋略的江陵王命靖国公袁宗第、富平侯贺道宁领兵两万五千分驻大宁、大昌,摆出埋伏之势,自率六万大军大张旗鼓地忽然折向东去。此举果然迷惑住了西日莫,以为明军是假撤退欲伏击自己,下令不许追击。

当明军忽然出现在荆州重镇巴东时,卫军守将郑国印大吃一惊,本以为明军正在与征南大将军激战欲打通联系陕西之路,没想到竟奔自己来也。匆忙之下带部下守城,却缺乏充足的守城物资。

“杀~杀~杀~”一员年轻的将领率部下如猿猴般敏捷,迅速登上城墙,奋不顾身地厮杀,很快便在城墙上占据了一个立足点,后面的明军纷纷由此处登城。

“真猛将也!”李来亨连声称赞,仔细一瞅,此人乃是总兵杨洵麾下、金峒长官司长官覃世英,年经轻轻却是少年英雄,部下数百土兵从小长于山中,极善攀登,于攻城中发挥重大作用。

登上城的卫军越来越多,郑国印见势不妙,率部下突围而走。明军以轻微的伤亡取得了这座重镇。为激励军心,李来亨下令歇息一夜,犒赏三军。次日率军沿大江继续攻打归州。

郑国印正在惶急,兴山守将李应明率五千兵马来援。双方合兵后也不过八千多兵马,死守十日后城池岌岌可危。正朝不保夕之际,城外的明军居然撤军了。

江陵王李来亨收到了施州卫沦陷、荆国公王光兴战死的消息。王光兴败得实在太快,不过一个月便全军覆没,伪王随时可能由施州北上,威胁巫山。走前自己千叮嘱、万嘱咐,让他依险而守莫要出战,就是不听。唉!误孤大事耳!还有一个不利的消息:卫军郧阳副将廖立庵率军四千赶到了房县。这意味着自己想夺回兴山,又多了层干扰。好在自己在巴东的府库中搞到了一些粮食,不如返回巫山与其他首领合兵后再寻机破敌。

大军退至巴东,皖国公刘体纯却不肯走了,巴东是他的地盘,好不容易收复,如何肯再放弃?李来亨无奈,只得命刘体纯领兵一万留守巴东,自率五万大军返回巫山。

天色已黑,李来亨盯着挂在墙上的舆图剑眉紧锁,施州卫传来的消息越来越不利:王光兴战死后,施州的土司纷纷降敌。先是忠建宣抚使田养民、高罗安抚使田经在忠峒安抚使田楚珍的劝说下降卫;接着施南宣抚使覃洪道率东乡五路安抚使覃绳武、忠孝安抚使田京、忠路安抚使覃承国等土司也投入卫国怀抱;其后,散毛宣抚使覃勋麟领着大旺署安抚使事田永爵、腊壁长官司长官田琦、东流长官司长官田兴等也向卫国递上降表;伪王如今率军驻于高罗,正在威逼利诱容美宣抚使田甘霖降卫。一旦田甘霖顶不住压力投降,没有后顾之忧的卫军便会由施州北上。

“殿下,覃世英求见”,正思忖着,部下来报。

“嗯?”李来亨剑眉一挑,沉声道:“唤他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