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对家人的安排
冯沐苦口婆心,江弦也知道他的意思。
这几年,国內的文学已经有些沉寂,没了80年代初期那种井喷的盛况。
虽说先锋文学的流行,使得文学界又浮现出短暂的辉煌。
但先锋文学大部分是中短篇小说的写作。
这就使得长篇小说创作这一块儿显得有些人才凋敝,这几年你要是一翻,几乎没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
而上一届的茅盾文学奖,又办的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这第三届,自然是要往好了去办。
因而,冯沐將这份希望寄託给了江弦,话里话外一直提起江弦那个遗憾没拿到的茅奖第一,也是为了激一激他。
这些呢,江弦都明白。
而正如冯沐所说的,《芙蓉镇》没拿过茅奖的第一,也就是说你江弦还没拿过茅奖的第一,遗不遗憾呢?要说的话,確实有点儿遗憾。
当然了,他这份遗憾实在是太过於奢侈。
文学界当之无愧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已经是无数作家梦寐以求的了。
而江弦,还要追求这座奖项的一等奖,追求这座奖项的最高荣誉。
因此,江弦是不介意冯沐故意这么说去激他的,挑战茅盾文学奖的第一名,对他来说没什么不好。
而且他確实也有很多年,没有搞过长篇小说的创作了,似乎是到了该拿出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了。
总而言之,冯沐给他说的这些话,都没什么问题。
只是有一点冯沐可能会意想不到。
那就是,明年的茅盾文学奖並没有举办,这个就不细说了。
江弦一合计,不管怎么样,也不管明年有没有茅奖,他確实应该该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文学功力的高低,终究是要在长篇中验证的,长篇小说的魅力,中短篇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比擬的,而且以他的身份,也应该起到这样的带头作用。
再多说就是。
忆往昔,茅公叮嘱过他,要多搞长篇小说的创作,他老人家的心中,满是对中国文学的期盼,对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期盼。
斯人已逝。
但茅公的话却时时刻刻的迴荡在江弦的耳畔。
怎么会忘记,那年冬天,他搀扶著行將朽木的茅公,並肩站在白杨树下。
那时正值傍晚,天际一缕明亮的夕阳斜刺过来,映照在一老一少的脸庞上。
怎么会忘记,茅盾那天意味深长对他说出的那一句:
“你背上的担子是一天重似一天。”
“你的生命之火应向改造社会那条路上燃烧,决不可向虚幻的享乐道上燃烧。”
从个人心理上来说,江弦当然不愿意辜负茅公当年的期望。
搞长篇小说,这是一个作家终生不能忘记的事业,是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去做的,总不能为了拿茅奖才愿意写长篇,拿不了茅奖,就不写长篇了。
因此,就算不確定明年的茅奖是否真的会举办,听完冯沐这一番话以后,江弦便坚定了接下来写作长篇小说的决心。
而且这一次,一定要写一部大的,他暗暗下了这个决心。
又接受了几位记者的採访,一同吃了个便餐,这场北大首届作家写作班的毕业仪式终於宣告结束。
江弦带著自己的几份证书,回到景山东胡同的家中。
朱教授一家已经过来了,又苍老了不少的朱教授,这会儿正跟他爹江国庆俩人在四合院子里的天棚底下一块儿逗著鸟儿。
“爸,您过来了。”江弦毕恭毕敬的招呼一声。
“呵呵。”
朱教授满眼满意的看向自己这个得意女婿,“回来了,怎么样,证书领到手了?”
“嗯,领到了,您看看。”江弦把手上的北大毕业证书递交过去。
“噝。”
朱教授连忙接过,捧在手里,看的那叫一个满眼羡慕,“比我强、比我强,我都没上过北大,有出息,你太有出息了。”
“嘖,这小子。”江国庆看的也是满眼喜色。
作为一代知识分子,北大那绝对是他们心目中无法忘怀的白月光之一。
江国庆越看越高兴,又想到什么,双眼一红,“小时候天天盼著你和珂儿有个学习好的,將来考个好大学,结果你俩学业都一般,后来又碰上那事儿,直接下了乡唉,原以为你们俩都没这机会了,没想到。”
望子成龙,在中国社会之中,这一套是无法避免的。
而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期望,就是儿女能考上好大学,能念好大学。
江国庆原以为自己这辈子已经没办法达成这个念想,老江家这一代没办法出一个大学生了。
没想到阴差阳错的,自己儿子又拿上了大学毕业证,还是北大这所名校!
这柳暗明的结局,让他忍不住的情绪一阵激动。
“.”
江弦不乐意跟他爹一块儿感伤什么,扭头看向朱教授,“爸,那小院子您和妈捯飭出来没有?”
朱教授一听到这里,忍不住笑笑,“捯飭差不多了,已经准备搬过去住。”
江弦在京郊收了一堆院子,这其中就包括中关村附近。
而自己岳父岳母,这么多年,又还一直住在北理工分配的宿舍里。
他这个当女婿的,也就赶紧儘儘孝,修了一院中关村附近的院子给岳父岳母居住。
不说条件有多好,至少宽敞不少。
这样,等到以后京城有了合適的商品房,他再收拾几屋出来,让自家这些老人也享受享受什么叫现代社会生活。
“哥,你回来了。”江珂耳朵灵巧,不知从哪儿听著了江弦回来,迅速从屋里钻出来,然后俩眼盯上他爹手里的红色证书。
“呀,就是这个吧,快让我看看大学的毕业证长什么样子。”江珂迫不及待的从江国庆手上要过来江弦的毕业证书,放在手里,先是看看封皮儿,看看上面“燕京大学”四个烫金色的字,然后又翻开里面,看看江弦的照片儿,以及北大的印戳。
“真好吶”江珂的眼中流露出羡慕之色。
另一边,朱琳抱著小小陛下,还有她妹妹朱虹,也一块儿从屋里走了出来,满脸喜色的看著取证归来的江弦。
“是大学生了?”
“是大学毕业生了。”
江弦纠正,“我早就是大学生了。”
“看给你神气的。”朱琳调侃一句,但一双妙目之中却满是骄傲之色,这份骄傲的来源当然是自己这位能干的小丈夫。
“姐夫,这以后,咱俩就是同一个学校毕业的了!”
朱虹在旁边儿说了一句,马上挨了刘医生一“板栗”。
“今儿是你姐夫的高兴日子,你瞎显摆啥啊?怕谁不知道你也上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