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茅奖的铁律
江弦从丁石孙那儿挪开脚,又去冯沐那儿领鲁迅文学院的毕业证书。
“江弦同志,恭喜你啊。”
冯沐把证书郑重的交到江弦手上:“你那篇《小王子》我也看过了,写的真好,非常的好,刚才我和丁校长也说了,等下一届燕大新生的新生典礼上,丁校长要推荐你这篇小说给全体燕大学子,你得儘快出版这部小说才行。”
“出版.”
“这样吧,你不用管了,我来给你安排。”
一向喜欢保护年轻作家的冯沐,这会儿又本能的当起了大家长:
“这样吧,我去联繫三联书店的人给你做这篇文章。”
“三联书店?”
江弦听著冯沐的话有些诧异。
所谓三联书店,其实应该是叫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由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及读书出版社三家合一,48年的时候在香港合併成立,解放以后就搬到了京城。
不过后来很快被併入人民出版社,但是保留独立编辑室,一直到去年,也就是86年,三联书店这才终於恢復独立建制。
嗯,很多人应该对三联书店並不陌生,因为三联书店做的太大了。
他们手底下的刊物,像是《三联生活周刊》,这被看作中国的《时代周刊》。
还有《读书》杂誌,很多年里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十分钟爱的一本杂誌之一,始终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在同类刊物中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刊物。
另外呢,《傅雷家书》在国內的流行,要归功於三联书店的出版。
他们製作的读物还有像巴金的《隨想录》,杨絳的《我们仨》、《陈寅恪文集》.三联版的《金庸全集》也一直是內地读者希望收藏的最佳版本。
总之,三联书店,这绝对是一家相当具备规模的出版机构,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半个世纪的精神史。
但江弦是觉得有些不理解,如果是冯沐来安排,最合適的应当是作协手底下的作家出版社,亦或者是“皇家出版社”人文社
怎么也不应该交给三联书店啊?
他一时恍惚,觉得冯沐另有用意,不过当下的环境也不容他去仔细思索这些。
从冯沐手里接过鲁迅文学院的证书,江弦两张大证在手,学歷眼瞧著终於快要逐渐追上自己家媳妇儿,朱琳是研究生,他现在是本科生。
和冯沐握手,鞠躬,等写作班的其他成员们陆陆续续上台领了证书,他在工作人员指示下,站好位置拍照。
因为他个儿高,所以站的很靠后,不能和坐在第一排的丁石孙、冯沐他们站在一块儿,这比较遗憾,但也没办法,个头这东西是老天给的,改变不了,谁让咱长得高呢?
“江弦,有个事情我觉得要提醒一下你。”
典礼结束,冯沐又找到江弦,顿了顿道:“明年就该举办下一届的茅盾文学奖了”
自茅盾老爷子逝世以后,从81年开始,中作协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將其捐献出来的25万元稿费用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第一届就是1981年举办的,获奖作品是1981年之前的这些长篇小说,有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有魏巍的《东方》,有莫应丰的《將军吟》,有姚雪垠的《李自成》,有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还有江弦的代表长篇小说,也是处女长篇小说——《芙蓉镇》。
第二届是在第一届举办的三年以后,是在1984年。
因为1981年到1984年这三年里,没有诞生出太多的优秀长篇小说,所以获奖作品呢,没有第一届那么多,只有三部,《黄河东流去》、《沉重的翅膀》(修订本)、《钟鼓楼》。
值得一提,第二届的获奖作家,可都是江弦的老熟人了。
《黄河东流去》是李凖的小说,李凖是《高山下的环》以及《芙蓉镇》两部电影的编剧,在云南拍《环》的时候就和江弦混很熟了。
《钟鼓楼》是刘鑫武的小说。
不得不说,在刘鑫武写过的所有小说里,《钟鼓楼》应该是他最值得一看的,虽然名气没《班主任》大,但文学性、思想性上都远超过《班主任》,当之无愧是他最好的小说。
至於《沉重的翅膀》(修订本),这就是张洁老师的小说了。
这里要强调一下,获奖的並不是《沉重的翅膀》,而是《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这是完全不同的。
为啥呢?张洁说过一句话,说《沉重的翅膀》发表的经歷,中间歷经的坎坷,足够再写一部《沉重的翅膀》了。
她这篇《沉重的翅膀》是81年先在《十月》连载,同年又在人文社出版。
而一直到84年,人文社才终於出版了第四次修订本。
之所以用“终於”一词,是因为其批评、修改和出版的过程之烦难,是未曾经歷过那个时代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就这么讲,当时这部小说一发表,领导干部们对这本书的猛烈批评意见高达一百四十余条!
张洁写的有多大胆呢?
“三十年来,叫有成功,也有失败。说句真话:基本上是失败。”
“人口太多,人浮於事,一部影片可不可以上映,有时也要拿到局里去通过,女人可不可以烫头髮某个xx討论了三次.难怪我们大事抓不好,力气全消耗在拔鸭子毛这样的事情上了。”
“当文学作为文学的时候,有人很可能会把它当成擦屁股纸,也有人一辈子不会读上一本文学书籍。当文学作为zz奉献给人们的羔羊时,却成为老幼咸宜的食品,人人都会爭著咬它一口。
男盗女娼、物价上涨、倒卖黄金、小孩尿床、火车误点、交通拥挤、住房困难、不涨工资.无一不是文学的罪恶。”
“.”
就这些內容,姜文拍电影都不敢明说,放在起点里都不一定能过审。
张洁居然发表了出去。
於是人文社的韦君宜老太太赶紧一边劝张洁修改,一边去上面做解释和沟通工作,那真是好不容易才保下这篇小说,就这样,耗费两年,大改百余处、小改上千处,《沉重的翅膀》第四次修订本终於由人文社出版了,然后这个第四次修订本获得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所以很多人在评价茅奖最拉胯作品的时候,都会把《沉重的翅膀》放入其中,不理解这部小说为什么会获奖,觉得张洁水平也就那样。
其实是不了解这段內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