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并入大唐是趋势,谁也可以更改。
金胜曼心中有些忐忑,知道这已经是太子最大的限度了。
——
百济王都,泗沘城。相比已经无力回天的金德曼,现在压力最大的,大概就是扶余义慈了。
高丽的情况,还有新罗的现状。
这些情报,都完整的呈现在扶余义慈的面前。
在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原本不够团结的百济贵族们,纷纷听从扶余义慈的命令。
这大概是扶余义慈一直梦寐以求的中央集权。
而现在,确实整个百济的权力,都已经掌控在了他的手里。
曾经他费尽心思,想要通过改革达到的目的,现在这些百济贵族们,自己亲自给送上门。
甚至在很多方面,比当初扶余义慈改革的目的,还要更加离谱。
总之就是一句话,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什么赋税啊,兵权啊,只要大王想要的,都给,全都给,一点都不带含糊的。
对此,扶余义慈也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忧愁。
是百济贵族傻吗,白白的把权力都给让出来。
不,是因为他们怕。
他们怕大唐太子真的拿下百济。
高丽跟新罗贵族现在所过的日子,是他们一辈子都不想看到的,即便是能够苟延残喘的留下命,也是全部身家都要被夺走,自身被审判,最次都是贬为庶民,徒数年刑。
高丽是战败的,那也不多说了,可新罗呢。
新罗女王都跑到神武宫去请罪了。
但是结果呢。
结果新罗国内的贵族,依旧是跟高丽境内的一样,被大唐太子一网打尽,难有漏网之鱼。
这可谓是,连投降的机会都不给。
所以百济的大贵族一思量,这投降可真是投不得啊。
大王要是投降了,说不定还有几分优待,可他们这些贵族,大唐太子完全没有可能放过。
百济贵族们,比扶余义慈还要更加担心投降的事情。
已经是决定死战到底了。
百济王宫。
扶余义慈脸色阴沉。
在上次的计划里,是要拉拢一批新罗大臣为他们百济所用。
计划那是进行得相当顺利。
听闻消息的新罗大臣,根本不用扶余义慈派出去的人招呼,纷纷收拾行礼,一个个全部投奔过来。
不仅是文官,甚至是包括新罗边关的武将。
这些武将甚至带着不少兵力直接过来投靠,仅仅月余时间,百济凭空都了好几座城池,包括上万兵力。
大唐太子的审判,可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文官,包括武将方面,尤其是将军级别的,同样如此。
新罗的大部分中央军军队高官,一个个都被下了大牢。
所以新罗边关的武官们,也只能是想办法出逃。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扶余义慈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大唐太子那边,对于这等事情,好像完全不在乎。
扶余义慈知道,这是因为大唐太子有着足够的自信,能够完全覆灭百济。
扶余义慈看着堂下站着的几位肱股之臣,重重地叹了口气,打破了屋内的沉闷:“诸位,如今这局面,你们也都清楚。本王原以为招揽了新罗那帮臣子,能多几分胜算,没成想,那大唐太子压根没把这当回事儿。廉老将军,您征战多年,有何高见?”
廉成皱着眉头,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老臣以为,当下之急,是要整军备战。虽说多了些新罗的兵力,但他们才归附不久,军心不稳。当务之急,是加紧操练,把这些人真正融为咱们百济的军队,让他们能为百济卖命。”
文臣朴顺桢捻着胡须,微微摇头:“将军所言固然有理,可光是强军怕是不够。大唐国力雄厚,那太子又手段狠辣,新罗、高丽皆在其手,咱们再怎么练,兵力上怕也难与其抗衡。依臣之见,得想法子从外交上破局,看能不能拉拢几个帮手。”
扶余义慈面露难色:“帮手?如今周遭谁还敢与大唐为敌?新罗已降,高丽覆灭,倭国倒是有些动静,可那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未必真心帮咱们。”
百济跟倭国往来很多,对于倭国的情况自然比较了解。
别看倭国有着几百艘战船,实际上这已经是倭国的全部了。
而且倭国士兵的战力,更是拉胯得很。
寻常时候,也许能有些威慑,但遇到大唐太子这样的,扶余义慈可不觉得能有什么大的作用。
顶多不过是摇旗呐喊罢了。
倭奴王也绝对不会舍得,把这些战船全部投入到对大唐太子的对战中去。
届时大战一起,首先跑路的,恐怕就是这些倭人。
扶余义慈端坐在百济王宫的王座之上,眉头紧锁,眼神疲惫又焦虑。堂下,老将廉成、文臣朴顺桢和大臣金洪吉静静伫立,室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扶余义慈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沙哑:“诸位,如今这形势,想必不用本王多言。新罗、高丽先后折戟,咱们百济独木难支,再对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本王思来想去,唯有向大唐皇帝投降,兴许还能保住百济的宗庙百姓。”
廉成一听,瞪大了眼睛,急切地上前一步:“大王,这万万不可啊!咱要是投降,将士们的血岂不是白流了?咱们还有几座坚城,十数万儿郎,拼上一拼,未必就毫无胜算。”
扶余义慈苦笑一声:“廉老将军,您的忠心与战意,本王明白。可您看看如今这局面,大唐太子手段凌厉,新罗、高丽的贵族们下场凄惨,咱们即便奋力一战,能撑多久?到头来,还不是城破人亡,百姓受苦。”
文臣朴顺桢微微颔首,轻声说道:“大王所言极是。当下,咱们已无回天之力,主动投降,向大唐皇帝表明忠心,或许还能求得几分怜悯。只是这投降之事,需谋划周全,不能莽撞行事。”
金洪吉也附和道:“朴大人说得对。大唐如今太子在外作为颇多,听闻大唐朝廷里也有不同声音。咱们此时向大唐皇帝投降,没准儿正合了某些人的心意,能让咱们少受些刁难。只是,该派谁去当这个使者,又拿什么表明咱们的诚意,还得细细斟酌。”
廉成虽心有不甘,但也知道大势已去,闷声问道:“大王,若真要投降,咱这几座城、这些兵,都拱手让人?还有咱的粮草辎重,全给出去?”
扶余义慈站起身,踱步缓缓说道:“这可不见得,大唐皇帝跟大唐太子中间的那点事,前往长安刺探情报的人也回来了。”
“有人暗中透露,太子在长安,本来就有谋反之意,而后一直鼓动东征,趁机探手兵权。”
“据说原本大唐太子手中也才五千兵马,是在攻打高丽辽东城的时候,趁机把其他大将的兵权吞并。”
“大唐皇帝担心发生内斗,这才一直退让。”
“如果我们向大唐皇帝投降,那么大唐太子,还能有理由来攻打我们吗?”
“想必大唐皇帝,也不会愿意大唐太子这般坐大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