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雄豪杰,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早有细作探知,将军报送至江夏郡府。

江夏太守黄祖也提前收到了襄阳那边发来的命令,

务必守好江口,莫使孙策过江。

黄祖急忙聚众商议退敌之策。

军中都督苏飞,提议道:

“江夏拥据长江,孙策新起,战船艨艟甚少,必不能过江。”

“可先引一队艨艟接住沔水江口,然后于艨艟上各设强弓硬弩千余张。”

“将大索系定艨艟于水面之上。”

“待孙吴兵至,我艨艟上发鼓响,众弓弩齐发。”

“吴兵必不能进,只能退出水面。”

黄祖闻言大喜,道,“此计最妙,愿用公言。”

于是,黄祖命苏飞为主将,又令陈就、邓龙辅之,依计行事。

荆州船多,乃用船布阵,很快截住了江面。

静候吴军到来。

孙策军到,命黄盖、陈武引军去攻。

江面船只,弓弩架好,箭矢如雨。

黄盖、陈武皆不能进,只得退还。

孙策见此,乃聚众商议对策:

“江夏船多,引船阻我过江,今不得进,为之奈何也?”

周瑜献策道:

“为今之计,只有选精壮勇猛健儿,用走舸小船过去。”

“先砍断大索,使荆州船只不能相连,然后再放火烧船。”

“趁乱进攻,斩了陈就、邓龙,贼可破矣。”

孙策说道:

“如此需用健儿,谁敢冒险?”

话音方落,众人皆陷入沉默,若有所思。

这不是胆量问题,而是行之甚难。

成与不成,都有可能不得全身而退。

几乎是要牺牲自己,而成全后方的大部队,忒也险了。

孙策目光逡巡一圈,见无人应答,乃轻轻笑道:

“如此看来,非我亲为,不能成此事也!”

话音方落,众皆大惊。

周瑜急忙劝道:

“不可!窃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孔子尤慎暴虎冯河之危,岂有主公亲自涉险之理?”

“此合安居之道否?”

孙策嘴角微微翘起,弯唇笑道:

“我视天下鼠辈如草芥耳,有何惧哉?”

“公等只依计行事便好,明日看我破敌。”

众人无奈,只得应从。

次日,一大早。

孙吴这边,精选小船走舸百只。

每船用精兵三十人,十人撑船,二十人各披衣甲,手执铜刀。

孙策亲自站立船头,催船而进。

又拔剑在手,高声大呼:

“孙郎在此!”

陈就、邓龙见此,遂命弓弩手直射向孙策。

孙策一手持剑,一手架盾,于船下避箭。

成功为其余船只吸引了大量火力。

剩余众船,俱不避箭矢,直至艨艟旁边,

于是挥刀便砍,将大索斩断。

由此,江上的荆州大船,纷纷失衡,不得控。

弓弩手也不得架弓瞄准,箭雨遂停。

中护军周瑜见此,急忙抓住战机,催促大军向前。

一时间船如箭发,闯入水寨。

然后天价放起火来。

烟焰涨天,火船烧起。

陈就、邓龙二将大惊,暗想局面失控,江上不能作战。

乃打算弃船而走,不想孙策已经登船,飞上艨艟来,抬手一剑,将邓龙砍死。

陈就则乘小船而走,不想江面上被陈武赶上,拈弓搭箭。

一箭中其后背,落水而死。

剩余江东兵杀到,大破荆州水军。

邓龙、陈就战死的消息传回江面。

时任主将的苏飞闻言大惊,道:

“东吴军过江耶?”

乃引兵于岸上截住孙策兵马。

孙策趁热打铁,引军快速登岸。

令程普、黄盖等老将为一路,又令陈武、吕范等新人为一路。

直取苏飞大营。

再命周瑜引一军绕后,四面合围苏飞营寨。

自己则亲自引军搦战。

苏飞并未察觉,见孙策兵少,乃布阵于野,前来迎战。

孙策列成阵势,挺枪跃马,出于门旗之下。

苏飞见此,乃高声骂道:

“江东鼠辈,安敢侵我汉室宗亲境界!”

孙策扬枪骂道:

“黄祖射杀我父,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又何多言?”

乃命韩当出阵挑战,苏飞命宋连出战。

两骑相交,战不十余,韩当佯败而走。

宋连催马来赶,孙策望见,乃按住手中枪,扯弓搭箭。

一箭正射中宋连面门,应弦落马。

孙策射死宋连,即催兵向前。

苏飞挺军迎战,忽闻得背后喊声大噪。

周瑜于寨后驱兵杀到,左边程普、右边陈武,各自杀来。

苏飞不能敌,弃却头盔、战马,杂于步军内逃命。

不想迎面撞上黄盖,黄盖以钢鞭击其后背。

苏飞吃痛,被黄盖一把搂了过去,生擒锁了。

黄祖所遣前部大军,尽为东吴所破。

黄祖闻得此讯,乃进兵屯于沙羡,亲自来战孙策。

或有人谏道:

“目今新败,兵无战心,不如深沟高垒,以避孙策锋芒。”

“再等刘荆州援军过来,江夏之围自解矣。”

黄祖对此却不以为然:

“料一黄口小儿,有甚能耐。”

“其父孙坚,号为猛虎,勇烈非常,尤死我手。”

“此孙儿比之孙文台如何?”

遂不听其言,亲自引军乃战孙策。

孙策更不多言,只以得胜之兵,长驱直入,杀将过去。

黄祖挥师迎敌,两军相撞,血肉飞溅。

直杀至正午,黄祖军不能敌。

不断有人开始溃走,亦或倒戈卸甲向吴军投降。

黄祖亦身披数处伤势,狼狈而走。

剩余军马,被杀得无路可逃。

驱进河内,人马皆下河吃水。

人相喧嚷,马尽嘶鸣。

直杀得尸横遍野,溺死者无数。

此役孙吴军大胜荆州军。

共斩敌万余众,缴获船只三千余艘,财物堆积如山。

黄祖妻妾子女共七人,俱为孙策抓获。

这已经完成了孙策定下的出征荆州的目标,即抢夺财物,喂养军士。

随着黄祖得败逃,孙策遂占据了半个江夏。

于是又聚众商议,下一步的进兵之策。

顾雍谏言道:

“孤城不可守,将军既已缴获大量船只钱粮,不妨返回江东去。”

“别有良图,然后归还黄祖妻儿。”

“勿使孙刘两家交恶太深,以免将来麻烦。”

孙策说道:

“今既已获胜,岂有归还之理?”

顾雍再道:

“一连打下江夏多个郡县,也该停下歇整,息养兵力,勿使军心躁动。”

孙策亦觉此言有理,虽然他作战风格都是速战速决。

但也不能不给士兵休息,不然必激起兵变。

遂纳顾雍之言,暂屯兵于沙羡休整。

孙策出征前,已料想到荆州会很富庶,万没想到其如此富庶。

此次征讨黄祖,所缴获的战利品远超他的想象。

同时,由于大败黄祖,不仅提振了军士士气,更是使自己的威名远扬。

这两天虽在沙羡休整,孙策亦能闻说坊间不少人都在谈论自己。

孙策见此,不胜欣喜,更以为傲睨得志。

由于孙策好与士民相近,故常常来到坊间与民同乐。

为此,收获了大量民心。

中有不少游客旅人,亦来沙羡,瞻拜这位新兴崛起的少年英雄。

程普向孙策谏言道:

“此时正值多事之秋,宜当盘查细作,不可随便放人进城。”

孙策此时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并不以为然,答道:

“我与百姓亲近,故百姓能够容我。”

“今若拒之不与往来,有失人心。”

遂仍旧放任外地人士,自由进城。

程普苦劝不住,只得作罢。

孙策又获大量赞颂,暗自得意。

这日,

他闲得无聊,欲往山中打猎去。

程普等人引军相随。

至山上时,见一肥鹿跃过。

孙策正欲拈弓搭箭射之,不想肥鹿为大军所惊,早早地窜入林中。

孙策见走了鹿,大是懊恼,责备程普等人道:

“汝等迫得近,吓走了我的鹿。”

程普等人乃道:

“只为保护主公安全,非我等本意。”

孙策看一眼四周,笑道:

“这山中人少,谁能害我?”

“尔等只在此等候,我自去林中猎鹿。”

程普闻言大惊,忙道:

“主公,您单身前往,只恐有失。”

孙策大怒,叱道:

“吾纵横天下,所向披靡,怕谁来?”

程普见此,只得劝道:

“既如此,可点十数骁骑,护卫左右,以保无虞。”

孙策挥了挥手,拒绝道:

“人一多,鹿又吓走了。”

“尔等不必跟太近,若有事,我只会来找尔等,不必多虑。”

程普等人苦劝,孙策仍是不听。

遂单骑出发,前往了密林之中。

……

……

徐州,下邳。

“军师所思何事?”

刘备走至李翊身后,轻声问道。

李翊站起身来,也不着急行礼,而是先回复刘备的问话,道:

“我在想河北之事呢。”

刘备见此,弯唇笑道:

“军师对河北之事如此上心,果真有如此重要?”

李翊斩钉截铁的答道:

“河北之事,即是天下之事。”

“河北若定,则天下早晚能定。”

“此非主公之所愿,万民之所想乎?”

刘备闻言一怔,又反问道:

“此难道不是先生之所愿?”

李翊扼腕一叹,道:

“倒让主公记挂了,说起来,翊本一布衣。”

“蒙主公相救,遂许以驱驰。”

“适才想事出神……若天下太平,百姓康居,边塞安宁。”

“……又何须我等在此劳费心神,庙堂筹划。”

“纵不得扬名于世,亦无所憾矣。”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