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9章 以死报国(二合一)  暮汉昭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月,公安城破,曹仁、蒋钦出逃被杀,乐进逃匿山林。

高顺领益州步骑三万,留督荆州,降服江南四郡县,並征討乱兵、山匪。文聘率水师顺流向东,与张辽匯合於夏口。

四月三日,张辽领荆、豫水陆兵马十万之眾浮舟南下,舟舸绵延数十里,犹如江中游龙,与郭淮所领三万益州水师匯於寻阳。

十三万兵马浩浩荡荡於江北扎营,因乃江东未有之盛,南人兵吏无不震恐。

而因初至江东用兵,张辽用兵愈发谨慎,遂与诸將不著急用兵,而是尝试与进攻江东的唐军联络,並探明彭蠡泽(鄱阳湖)的水况。

见唐军声势之大,柴桑兵吏惶恐,人皆欲降唐军。周瑜为抚人心,率队日夜巡营,尽出钱財赏於部下,並急报给曹操。

时江北军情因邗沟的疏通,形势愈发不利於曹操。

如酈嵩採纳田丰之计策,以寿春城池险峻为由,假意从寿春撤围,在江北设粮寨,自率兵马西进,欲从淮阴入邗沟,与徐晃匯合併力討曹操。

夏侯惇见酈嵩无故撤围,自以为逼退唐寇,遂遣人探明军情,得知荆州失守,许褚奇袭江东,曹操率兵回援等一系列变化,大为震惊。

担心酈嵩南下邗沟,曹操无法阻挡,夏侯惇欲击淮北粮营,为曹操分担压力。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四月六日,夏侯惇率兵渡河进攻粮营,早有准备的赵云率精锐击之,夏侯惇大败而逃,寿春人心动盪。

不日,酈嵩率大军朔淮而来,趁夏侯惇兵败之际,再次对寿春城展开围攻。而酈嵩的去而復返,显然是针对夏侯惇设下圈套,以撤兵向邗沟为由,引诱夏侯惇出兵。

江东岌岌可危,夏侯惇作战兵败,唐军去而復返给寿春兵吏造成巨大心理阴影。

危机之下,作为淮南豪强的雷绪见势不妙,认为曹操有覆没风险,遂意投降唐军。经过一番奔走,雷绪联络上梅乾、陈兰等数名淮南乡党。

时趁夜色昏暗,夏侯惇无备之际,雷、陈、梅数將率部曲数千反叛,先攻入內城,擒住夏侯惇,再遣使归降酈嵩。

闻淮南诸將来降,酈嵩大为惊喜,亲自安抚使者,並许诺为诸將请封官爵。见酈嵩热情安抚,诸將遂扭送夏侯惇出城,並迎唐军进驻寿春。

四月十日,酈嵩陷寿春,兵锋直逼合肥,声威大振淮西。

与此同时,程昱固守淮阴半年,城中箭矢枯竭,兵民患疫病者眾,徐晃在任围攻时,城池便摇摇欲坠,若非许褚求援,徐晃岂会轻易离去?

因此,麴义接管围攻大军,其为求战功之下,昼夜强攻数日,淮阴城告破。

程昱因杀伤唐兵眾多,诸將大为忿怒,不仅手刃程昱及其儿子,甚至因兵愤出现劫掠之事。麴义威望不足,弹压不住,只得放任兵將劫掠,並向张虞上疏请罪。

四月十二日,麴义破淮阴,程昱及其子侄被杀,唐军大掠淮阴。

隨著寿春、淮阴二城前后告破,淮东的唐军兵锋至邗沟,徐晃帐下兵马日渐庞大;淮西兵马直逼合肥,兵临巢湖嚇得曹操不敢驻兵江北。

凭藉前半年打下的夯实基础,唐军几乎全线告捷,近二十余万兵马临望长江,对曹操形成了合围之势,而曹操虽有七八万兵马,但可用兵马不足五万人。

至四月十五日,张辽与进攻舒城、皖城的唐將马岱取得联繫,得知酈嵩大军重围合肥,与徐晃兵临江都之音讯,遂召集麾下文武议事。

大帐內,张辽端坐上位,说道:“伯松將军破寿春,兵临合肥,欲越巢湖以观长江;公明將军驻江北,兵屯广陵,与贾衢夹立邗江口。曹操恐敌西进取金陵,遂屯於江南。”

“我观诸军並进,討贼时机已至,欲令荆、益水师击柴桑周瑜,不知诸君以为何如?”

“周瑜以柴桑城为水寨,舟舸尽藏於江岸、水泽之中,我军难扑其动向,乃末將担忧之事。”郭淮说道:“某先追击至此,便因水情独特之故,被周瑜所挫败。”

柴桑临水近江,东望鄱阳湖口,北临长江,乃长江中少有便於水师驻扎的城池。歷史上,周瑜在柴桑操练水师,便是因柴桑独特的地形。

文聘沉吟了下,说道:“欲破柴桑,需先破水师。而今周瑜深藏水师,我军不如逼其用兵。”

“仲业不妨细言!”张辽说道。

文聘倒不客气,趋步至舆图前,指点说道:“我军水师多达七八万之眾,而周瑜仅有三万兵。因此我军可先遣三万水师南下,逼周瑜拦截我军。若周瑜按兵不动,则我军可与淮南唐军並击曹操;若周瑜领兵拦截,我军可再发上游水师,与先行水师夹击。”

顿了顿,文聘补充说道:“这般用兵,或恐金陵或被別军將校先取。”

张辽笑了笑,说道:“陛下授我灭南大计,当以大事为先。徐晃浮海奇计取江东,威名已著,他若取金陵,有何不可?酈嵩统兵南征寡功,今取金陵建功不辱此行。”

建灭国之功,张辽不可能不心动。但在大事之前,张辽更希望以一统天下为先。

说著,张辽看向贾詡,问道:“不知护军有何思量?”

贾詡沉吟良久,说道:“此计並非不能行,但詡忧周瑜与曹操联合,时曹操从下游而来,周瑜从上游而下,先行之军恐会兵败,令后行之军而不能破敌。”

“那依护军之见,有何计策?”张辽问道。

贾詡捋须而笑,说道:“周瑜既深藏舟舸於彭泽,督帅不妨渡江扎营,令水师封锁彭泽口,示久持之心,並以重金招降来投兵將。攻心之计下,周瑜必然大忧,为稳军心,必举兵伐我。”

“兵將人心震恐,又以寡而击眾,纵韩信在世莫能胜我!”

说著,贾詡笑了笑,说道:“督帅取荆州,已建大功。今再破周瑜,取豫章,丹阳,其所建之功岂会弱於降服金陵之功绩。”

张辽微微点头,说道:“仲业將军计策偏险,贾先生之计策持重,我军可先用先生之计。”

继而,张辽环顾诸將,说道:“文聘领水师封锁彭泽口,而黄忠领兵渡江夺险扎营,而我大军分批南渡,以逼周瑜出兵。”

“遵命!”眾將齐声道。

四月十六日,文聘据江洲,遣水师封锁彭泽出口;郭淮据江北,与文聘所部遥相呼应。黄忠领七千兵马先行渡江,在江南扎营,放出风声,招降曹军兵將。

十七日,张辽遣黄祖领兵五千渡江。豫章太守全柔忧心家族前程,遂率子全琮与部曲千人投降唐军,张辽保留全柔官职,並让全柔写信招降同僚。

是夜,周瑜见人心惶惶,明白唐军之策。

周瑜掛剑踱步,驻足江岸,谓曹洪道:“唐治水军多年,水卒七八万,我军奋力击之,未必不能取胜,故我欲对峙至五月雨季,雨水泛滥,江岸潮湿,畜眾力以待敌寇疲惫,方与之一战。若幸而取胜,江西暂清!”

“然今敌军中有英豪之士,晓得某之计策。遣黄忠驻江南,文聘锁泽口,行攻心之法,令我军人心动盪。故我军不能不出兵,明日我欲趁唐军分兵渡江之际,倾出大军先击黄忠以挫唐军兵锋。”

曹洪神情严肃,拱手说道:“国家危难之际,洪愿为先锋,公瑾率中军为援。用兵决战,同死社稷,无所復恨。若克捷告胜,可报君上之恩。”

“善!”

周瑜握住曹洪双手,沉声道:“胜负在於明日,如不能胜~”

“子孝战没荆南,洪当以死报国!”曹洪毫不犹豫说道。

“共勉!”

之前得知曹仁战死时,曹洪嚎啕大哭。今轮到他上战场,曹洪晓得明日九死一生,但他依旧渴望出战,不仅为曹洪报仇,还要为曹氏基业出一份力。毕竟他非常清楚,与其兵败受辱,不如廝杀战死。

十八日,太阳渐升,天色微亮。

周瑜弃舟上岸,尽出水步兵马三万,由曹洪领精锐甲士五千,先围攻黄忠。黄忠凭柵自守,向黄祖与江北大军求援。

黄祖南下解围,並为江北唐军渡江爭取时间。

曹洪领精兵迎上,为周瑜爭取击破黄忠营寨的时机。而在用兵之前,曹洪许诺取胜之后,出家资以赏眾人。兵將知曹洪家资丰厚,人人皆是欣喜。

“杀!”

两军远远地放了一轮箭,在曹洪拣选下,三百精悍的曹军勇士披上铁甲,大吼冲向黄祖治下的唐军。

原野上,鼓声骤响之下,残酷的短兵相接立刻展开,高亢的喊杀声震天。

黄祖坐镇夏口,常年与曹军廝杀,故麾下兵马操练有序。然相比曹洪所领精兵而言,在廝杀斗志上略逊一筹,且因黄祖贪腐輜重,导致兵马装备不如曹仁麾下精兵。

故在曹军凶猛的衝击下,黄祖所领兵马仅廝杀了一个时辰,便因前排被击溃而发生溃败。曹洪领兵追击,欲將黄祖所部赶尽杀绝,並阻唐军后续部队渡江。

原野上,两军一逃一追。曹军大步急追,若有唐军逃得慢,便被一刀了结性命。

“杀贼!”

曹洪策马当先,挥矛急刺,將一逃卒刺死,大声道:“如杀贼一人,赏田百亩!”

“杀贼一人!”

一名骑卒奋勇当先,刺死溃卒,大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