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6章 郑王去 尊佛生  汉风烈烈起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6章 郑王去 尊佛生

惹萨,金光寺。

慈航普度尊佛郑信突然从噩梦中惊醒,消瘦的脸庞上满是惊恐,豆大的汗珠,从他的光头上滚滚而下。

这梦太奇怪了,那么真实,真实的让人可怕。

咚咚咚!

沉重的脚步声,一下一下的敲在宽阔的宫殿中,郑信觉得这里很熟悉,有点像是他在吞武里城的王宫,但很多摆设又有些陌生。

“王,我也不想这样,都是你逼我的,我把女儿都给了你,你还不信任我。”

“通!”郑信‘惊呼’一声看清了来人,随后好像是灵魂脱离身体一般,直接飞上天空,从俯瞰的角度观察这大殿。

他看到了一个自己;一个年轻的多,稍微要胖一些,有头发的自己;一个已经被人捆住动弹不得的自己。

“这里是暹罗不是大清,王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人在哭泣着,但手里却拿着一个麻袋没有放下。

“刍知!”郑信看清了哭泣男子的面孔,不由得惊呼出声,人也开始奋力挣扎,但无论如何都动不了。

郑信知道这是在做梦,但这个梦太真实了,让他不由得跟着焦急了起来,就像是他的生命将会随着一起失去一样。

“王,别怪我,你可以是我们所有人的王,但你不能是我们所有人的神,”

说着,刍知把麻袋套到了‘郑信’的头上,随后捡起一根檀香木的大棒,高高举起后猛地砸下。

“君子之仇,十世犹可报。”

“夺我江山者,必十世而亡!”

郑信惊恐的大叫一声,再次从噩梦中醒过来了,浑身汗出如浆,好似从水中捞出来的一样。

“尊佛,你终于醒过来了。”

“尊佛,可有什么地方不舒服?”

郑信只觉得眼前一片灰白,隔了好久才慢慢恢复色彩,他震惊的发现,这哪是什么晚上,这是一个冬日的清晨。

从窗户看去,远处的雪山清晰可见,少量冰冷的空气正从窗口玻璃的微小缝隙中钻进来。

郑信想起来了,他也不是在睡觉,而是陷入了昏迷,他甚至还能回想起昏迷前身边人的惊呼。

没过一会,听到慈航普度尊佛醒来,惹萨所有的高级僧官,地方各大族在惹萨的头人,以及最重要的人物-驻藏大臣福建福州闽县人张经邦等,都赶了过来。

“我昏迷了几日?”郑信淡淡的问道,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力,正在快速流失。

“尊佛昏迷多时,今日正好是第十日。”离郑信最近的僧官回答着,但突然指着郑信的额头,人都哆嗦起来了。

“尊尊佛,你的额头怎么了,弟子一刻钟前才进来过,并无任何异样啊!”

郑信也感觉头上有东西,命人拿来铜镜一看,只见他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乌青了一大块,有些部位高高隆起带着几分紫红,看上去好像是谁用大棒子狠狠给了他脑袋上来了一下似的。

电光火石间,郑信只觉得好像很多东西猛地灌入了他的脑海,身上的病痛与无力瞬间就消失了,他在心里想到,‘原来方才我见到的,是我的前生今世啊!’

“本尊昏睡时,神魂出窍前往灵山灵鹫宫佛祖面壁处,遇降世明王佛高居云端,正给诸天神佛讲经。

明王见我到来,含笑对我言,慈航普度似乎来早了,你还有尘事未了,解决之后再来听讲吧。

说罢,手持降魔金刚杵轻轻在我头上一敲,醒来就回到此处了。”

驻藏大臣还以为郑信又在搞什么神神鬼鬼那一套,但见周围僧官和服侍慈航普度的沙弥都是震惊的拜伏在地,看不出来一丝一毫作假,心里也不由得奇怪了起来。

难道是真的?

应该没有人敢手持大木棍在昏迷十天的慈航普度尊佛脑袋上猛击吧!

敢打病重的羌塘尊佛兼国丈,还要不要命了。

“尊佛神游灵山,明王佛都言尘世间还有事情未了,想来很快就要康复,本官也正好向陛下和皇后报喜了。”

“报丧吧。”郑信听了张经邦的话摇了摇头,“吾时日无多了,了却此间事之后,就要回灵山去降世明王佛座下聆听佛法了。”

说着,郑信没去管张经邦了,直接对身边的僧官们说道:“我教被朗达玛所伤,后来恢复,却因根基不稳被邪魔所侵生了心魔。

是以几百年来行事残忍狷狂,有些事情是作差了的,违背了人之良德的。

这不是我佛的大慈大悲,亦不符合圣上的仁德。

我坐化之后,将金光寺、金莲寺、大昭寺、大觉寺、扎布伦寺等大小寺庙中的所有害人法器,一并焚烧。

惹萨白宫与红宫全部拆除,那是百姓的尸山血海修筑而成,是羌塘的狮驼岭,不宜留在世上。”

此时此刻,郑信形容枯槁端坐在床上,却比他任何时候都要宝相庄严。

驻藏大臣张经邦震惊的发现,这位慈航普度尊佛的身上,似乎有华光在流动,真就如同一个神祇降临在人间一般。

“张大人,白宫与红宫中,有大量文物,这些不宜损坏,您请派官吏登记造册,等皇帝陛下敕令复建红宫与白宫时,再放置进去。”

“各级僧官,传我法令,值此时刻,全国上下都在为了子孙后代出力,我们也不能干看着。

本座已经请了佛祖法令,命羌塘十一万僧众半数还俗,为国家建设安西,建设北贺洲去吧。”

“我自天南而来,奉诏令荡涤高原邪魔,今日功德圆满,且让这些旧日魔物堕入阿鼻地狱,以三昧真火炼化,使它们不再害人。

万千年来,因此含冤而亡的冤魂野鬼,且随本座来,与我同登极乐,永享仙福。”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郑信垂着头,双手合十,颂唱了两声佛号,言罢就在床上含笑坐化。

。。。。

南京应天府,汤山温泉宫。

莫子布刚要睡下,皇后郑诗诗和贤妃郑素素两姐妹泪眼婆娑的来哀告。

她们的父亲,普度慈航尊佛郑信已经在惹萨金光寺坐化,终年七十有四。

莫子布闻言猛地从床上站起,人也怔住半晌没有说话。

郑信这些年一直在跟莫子布较劲,因为他最大的功绩,带领一票潮州人为暹罗复国,继而被推举为暹罗国王的事迹,被写成了完全是靠莫子布才成事的。

这是不准确的,虽然暹罗复国之战莫子布确实功劳很大,但没有郑信,没有那么多扎根暹罗的潮汕人不顾一切赞助,莫子布连军队的粮食和火药都弄不齐备,自然不可能一个人就帮暹罗复国。

最重要的是,莫子布知道历史上没有他,郑信也成功帮暹罗复国,只不过过程要曲折一些而已。

所以,莫子布知道后很快下诏,命史官写暹罗国史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

但官方的史书莫子布能下诏控制,可民间就不行了。

大虞的印刷出版技术早就大发展了,写史早就不是官方专利,民间写史、写小说话本的,多如牛毛。

且大虞也有神话莫子布的需求,只有把皇帝神话到一定程度,赶人出去拓殖才有最好的背书。

因为皇帝就是从南洋打回来的,那出去拓殖肯定也不是去蛮荒。

这可以说是集体的需求,不是一纸诏令,甚至不是人力可以解决的。

事情到了这里,一般人也就认命了,说不得还会主动到处去说事实就是你们说的那样,来个最佳当事人现身说法。

但郑信不行,这家伙是个典型的潮汕人,倔强、坚韧、敢打敢拼,但太过精细显得锱铢必较,又重利轻义,格局较小,带着点海向族群的神经质。

不过郑信也知道,这事上他不可能出来跟莫子布搞对抗,他真敢出来拆台,就连妻子、儿女、亲族都不会支持他。

但更因为这样,郑信就越是拐不过这个弯。

自从那以后,郁结于心的他不能释怀,连家里都不待了,抛妻弃子,满世界游荡,人也变得神神颠颠的。

郑信自称是佛祖转身,说自己身上的血不是红色而是金色。

他三伏天穿着袄在广州街头,站在灶火面前煮潮州粿条给穷苦人果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