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又跑到北京顺天府只穿一领丝绸长袍,赤着脚边走边吟诵佛经。
连莫子布都以为郑信要如同历史上那样疯魔,结果他却意外在北京顺天府与莫子布暗中支持搞起来的白莲宗给撞到了一起,随后于重庆府南川县的金佛山顿悟。
人不疯了,甚至还真有了几分佛性,最后更是成为了慈航普度尊佛。
而看到莫子布怔住不语,郑家姐妹还以为莫子布伤心过度,郑诗诗担心皇帝的身体,强忍悲痛劝道:
“父亲大业已成,功德圆满,将去西方世界明王佛座前永享极乐,陛下不必如此悲伤。”
莫子布这才长叹一声,立刻吩咐道:“让你弟弟阿水启程吧,以钦差和孝子的身份主持岳父的身后事。
素素,你派人将阿栴从福州召回来,让他与诸翰林学士一起议论尊佛的谥号。”
大虞朝对五大尊佛的控制,比满清还要严密,除了宝瓶挚签和灵珠子转世制度以外,还加上了典型的汉家谥号制度。
作为对尊佛一生功业的评价,谥号不但会约束尊佛本身,还会约束他的身边人。
如果这一任尊佛得不到一个好的谥号,那么尊佛身边的亲信僧官,亲朋好友是要时候追责的,至少也要罢官夺职,取消一切福利待遇。
做完了这些,莫子布又自己呆了会,心里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
郑信其实对于莫子布有非常强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是莫子布能完全知道,肯定是被自己改变了命运的历史名人之一。
这样的人,莫子布能完全知道命运被改变的人,也就是乾隆、嘉庆、和珅等寥寥几人。
郑信还是这些人中他最亲密的,逝去怎能不叫人心绪复杂。
同时,郑信和他的经历,在全体华人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典型。
因为历史上郑信被害,可以说是过于早熟的中华文化不能在南洋扎根,没跟上时代的具体体现。
在原本的时空,郑信成为暹罗国王之后,竟然想要在一个国境随着雨季、旱季,以重要城镇为中心不断变化领地的国度,建立稳定集权的中央政府,甚至想实行郡县制。
在全民都玩萨克迪纳制这种奴隶制的情况下,他连察举制都不用,直接上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面对上千年来宗教深刻影响的暹罗,郑信不服,他偏要宗教彻底拜倒在王权下,于是他自称佛祖化身,逼着僧侣们承认。
这些,除了他从大陆上接下来的潮汕乡党支持他以外,在暹罗内部绝大部分人都是反对的,包括大量的二代、三代、四代潮汕籍华人。
可以这么说,郑信如果是个三四代暹罗华裔,他的王朝是能传下来的,无非就是遵循暹罗旧制,小修小改的继续当王呗。
以他驱逐缅人,拯救暹罗的大功,不往死了折腾,把绝大部分暹罗贵族都得罪干净,通根本没机会,也没资格叛乱。
可偏偏郑信是个二代华裔,他不想当暹罗式的王,而想当中华式的王,最后悲剧了。
随着郑信的离开,莫子布似乎也觉得,自己身上跟穿越前的联系已经完全的断开了。
随着这种感觉的加强,这个世界的未来,终于开始扑朔迷离,莫子布也拿不准,到底会怎么发展了。
一个月后,北海舰队前往支援北贺洲的舰队开始出发,神电左右近卫,羽林左右近卫也开拔向安西而去,为大战做准备。
皇太子大佬森对于目前大虞神州赤县本土的了解,也正式结束,他拿着厚厚一迭报告,对莫子布说道:
“儿臣这一个月走访江南的苏浙皖赣四省部分地区,孩儿发现,父皇所说商人将要成为资本家,并成为一个新的阶层之事,似乎是有点苗头,但远没到可以左右国政的时刻。”
“此外,纵观欧陆各国,议会不过是国内豪强与君王博弈的工具,且往往议会强君王弱,国家就会有大乱将临。
而我中华,数千年来都是文官士大夫在最高权力上与君王进行来回拉锯,从察举制到地方豪强,从科举制到士林党派,都是这种拉锯的具体表象。
而中华的商人阶层,也与西方完全不一样。
西方商人阶级中很多人是因为被血脉限制,无法走上高层,所以在有钱之后,需要一个渠道来为自己争取权益。
所以他们把类似满清八王议政这样的旧部落集体决断模式,改造成了议会制度,用议会议事的模式干预国政,保障自己的权力。
但在我中华完全不一样,我们早就没了贵族以血脉就可以垄断所有上升阶层的事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才是咱们这的运行逻辑。
因此,中华几乎完全不需要议会来分权,来成为商人阶级争取权力的载体。
更重要的是,在中华,豪商与士林,从来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背后的士林集团,来达成获取利益的目的,不需要自己冲到第一线。
所以儿臣认为,中华的文官治理模式就是目前世界上最稳定的。
科举的选拔机制不是没有问题,但仍然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公平的选拔机制。
英格兰、法兰西等国都在模仿我们,需要改变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
莫子布招了招手,让阿森坐下来陪着他一起吃一顿早饭,“我很高兴,你能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且看问题比较深刻。
但同样也有问题,相信自己判断的前提,是你要大致能分清楚忠奸好坏是非。
如果你没有分清这些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就会变成顽固和不听忠言。
历朝历代的圣主,只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过人的精力,这个你不缺,再一个就是过人的辨别能力。”
莫子布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对阿森说道:“你老豆我,最厉害的就是这双眼睛。
不管是谁,我只见他一面,说几句话,看到他的气质神态,大致就能清楚这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这些年基本没犯什么错,能称一声圣君明主。
你在这方面,应该也不差,但读书读的太少了,没有在历史上学到多少经验,往前看的眼光,也缺少了一些。”
莫子布其实有点欺负人了,就他这穿越者的身份,往前看的眼光谁他妈能比他这开了透视眼的。
哪怕是以史为鉴,这个时代的人大多也不如后世。
因为这个时代要得到一个大学者的教诲,哪怕是皇帝也只能把人招来当面请教,而且还不可能长期带在身边。
但在后世,你只要把短视频点开,就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从古至今所有大学者整理出来的知识,大不了点小钱就是。
只要你愿意学,就有学不完的知识。
“你看这些大豪商加士林的模式,像不像大明朝时期。
像不像晋商与北方士林,像不像江南豪商与东林党?”
“嘶!”阿森点了点头,“确实有些相似。”
莫子布继续说道:“正因为士林与豪商的模式是在互相依存,互相转换的,我们才要把豪商单独拎出来,成为一个阶层。
一来把豪商与士林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割,二来我们需要这些豪商手里的财富为皇室效力。
不用议会把他们框住,你怎么能控制住这些豪商,真要豪商和士林紧密勾结到了一起,还有你这君王什么事?”
这实际上是莫子布从后世共和国学到的经验,要么当大企业家,要么你就当官,两者都想要,那就必须干你!
一旦搞成米利坚那种政商旋转门,国家一准完蛋。
“原来父皇不是要改变大虞的运行模式,而是防止士大夫阶层控制新兴的豪商阶层。”
阿森有些明白了,而这个中华早期也用过的共和议会模式,就是最好的控制豪商们的工具。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就如同你看到的一样,很多地方除了本来就跟士林有牵扯的豪商阶层,也还有很多从最底层爬起来的人才。
这些人中有一些读书习武都不行,但擅长财货,行商就是他们自己的文武举。
那么我们地方上建个议会,有利于保障他们的利益,使他们面对官府时,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给他们一些地位和好处,就能直接越过朝廷,把这些人掌握在皇室的手里。
而且有了这个保障,这些人就可以充分发挥一下聪明才智,为地方建设添砖加瓦。”
莫子布耐心的解释着,“不过这一切最终走向何方,父皇也有些看不清,而且我已经老了,未来是你的,这些都要你去探索才行。
欧洲战事终结后,你就赶紧回来吧,是时候让你熟悉帝国核心区的运行逻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