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那些旧部已经不在了,当地肯定也流传着关于毛文龙的事迹,有你们在,还是可以收服一些当地人心的。”
“如此一来,更利于大军行事!”
作为长子的毛承祚率先开口,语气坚定而诚恳。
“殿下,臣等皆是大明的臣子,但凡朝廷有用得到臣兄弟几人的地方,臣等决不推辞!”
毛承禄和毛有杰也赶忙俯身拜倒,齐声说道:
“太子殿下,臣等愿意为大明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事实上他们心中清楚,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处,朝廷给予他们如此丰厚的赏赐与荣耀,自然是希望他们能够为朝廷效力的。
而他们本就是武将,保家卫国、为朝廷尽忠本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更何况这还关乎着已故父亲的名誉与家族的未来,他们又怎会推辞?
朱慈烺听到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露出欣慰之色。
“当年毛文龙能做到的事情,你们身为他的儿子,本宫相信你们也可以做到。”
“本宫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行了,下去休息吧,明日早朝之时,陛下会亲自接见你们,你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三人听到这话,赶忙再次拜谢。
“多谢殿下提醒!”
“臣等必不负太子殿下所托!”
随后,三人这才退了下去。
离开东宫之后,毛承祚三兄弟只觉得浑身轻松,神清气爽。
就连脚下的步伐都变得轻快起来,仿佛身上的重担一下子都消失了,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满心只想着为朝廷建功立业的那一天。
或许在这之前,他们对于朝廷还是有些许恨意的,毕竟明明是袁崇焕冤杀了他们的父亲,可十几年来,朝廷却一直没有为他们的父亲平反。
在此刻,这些恨意却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朝廷给的太多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二天早上。
朝堂之上,大臣们早早地便来到此处,等待着上朝。
紧接着,当众人看到崇祯出现在龙椅之上时,皆是微微一愣,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毕竟崇祯可是快一个月都没有上朝了,如今突然出现,怎能不让人感到惊讶?
不过很快众人便反应了过来,然后按照规矩拜见了崇祯。
紧接着,王承恩那尖细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内阁首辅薛国观便率先站了出来,朗声道:
“启禀陛下,臣有本启奏。”
崇祯自然知道薛国观要说何事,因此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爱卿请说。”
薛国观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启奏陛下,前不久,朝鲜使臣来到大明,说是近日来,日本不断侵扰朝鲜,而建奴对于这种事情一概不理,朝鲜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大明。”
“臣觉得朝鲜虽然已经不是大明的藩属国了,但毕竟曾经两国友好,还是有必要帮助朝鲜对抗日本的。”
“内阁经过商议,想要请求陛下在朝鲜驻兵,以帮助朝鲜对抗日本。”
虽然朝廷早已下定决心要往朝鲜驻兵以牵制建奴,但是明面上却不能这么说。
毕竟在名义上,建奴也是大明的藩属国,如果公然以对抗建奴的名义往朝鲜驻兵,在道理上根本说不过去。
万一建奴以此为借口大做文章,那大明便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显得极为无理。
毕竟大明还是要脸的!
不过,这可难不倒心思活络的内阁大臣们。
既然不能拿建奴做文章,他们便将目光转向了日本。
反正近些年来,日本确实一直在侵扰朝鲜和大明沿海地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简直犹如禽兽。
秉持着帮助朝鲜抵抗日本的名义往朝鲜驻兵,如此一来,谁也无法说三道四。
就算建奴知道了大明的真实意图,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指责。
因为日本骚扰朝鲜沿海地区这件事,建奴也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他们本来就将朝鲜当作和日本的缓冲地带,根本就没心思去帮朝鲜对付日本。
而这,恰恰给了大明一个绝佳的机会,能够顺利地在朝鲜驻军,实现对抗建奴的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在听到这话的时候,众臣的反应也有些不太一样。
有些人一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因此只是在心中暗笑。
有的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只觉得朝鲜真不要脸,明明都已经不是大明的藩属国了,怎么还求着大明帮忙打日本?
要知道之前万历年间的时候,大明可是帮助过他们打败了日本,可他们最后还不是成了建奴的藩属国?
简直堪称背信弃义!
虽然这其中并不是朝鲜愿意的,但事实就是事实。
不过但这件事情是内阁提出来的,而且内阁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们这些人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紧接着,内阁的其他几位大臣和兵部尚书李邦华也站了出来,纷纷表示支持此事。
也看着时机差不多了,崇祯假装稍微思索了一下之后便说道:
“诸位爱卿说的没错,虽然朝鲜名义上已经不是大明的藩属国了,但毕竟在之前他们确实忠心于大明,而且他们之所以臣服建奴确实也是被迫的,既然如此,朕决定派兵支援朝鲜,在朝鲜驻兵用来抵抗日本。”
听到这话,内阁大臣们赶忙躬身道:
“陛下圣明。”
紧接着其他臣子也都纷纷附和。
“陛下圣明。”
就在这时,崇祯突然又开口说道:
“除此之外,朕今日还有一件事情要宣布。”
众人听到这话,赶忙安静下来,等待着崇祯接下来的话。
只听崇祯继续说道:
“朕近日来,时不时总会想起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被袁崇焕冤杀的东江镇总兵毛文龙。”
“朕之前杀袁崇焕的时候,本来就想要为毛文龙平反,只是当时诸事缠身,大明岌岌可危,所以这件事情也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直到之前辽东大胜,朕突然又想到了毛文龙,朕觉得不应该让如此忠臣蒙冤,所以想要为毛文龙平反,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的时候,朝堂之上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知道内情的人自然知道这是因为什么,而一些不知道内情的人却是瞬间面面相觑。
要知道毛文龙都已经死十五年了,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要为他平反了?
但也有一些聪明的人猜到了为毛文龙平反的事情应该和这次往朝鲜驻兵的事情有关。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事先安排好的几个大臣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圣明,臣认为理应如此。”
“当年毛文龙驻兵海外,却一直为大明殚精竭虑,牵制建奴后方大军。”
“毛文龙在世时,建奴的大军根本不敢全力进攻大明,唯恐后方被毛文龙偷袭。”
“可是那袁崇焕居然擅自擅杀毛文龙,实乃罪大恶极,也就是他如今死了,他要是不死的话,便应该让他诛灭九族。”
“故此,臣认为应该为毛文龙平反!”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臣子站了出来,纷纷支持为毛文龙平反,并且其中大多数都是武将。
武将们其实没有那么多的心思,他们只知道毛文龙当年确实是被冤杀的,所以就应该平反。
而且这样一来的话,也可以加重武将在朝堂的地位,这是他们乐于见到的事情。
只不过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臣子站出来,已经死了许久的袁崇焕又被拉出来“鞭尸”了!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袁崇焕确实是该死呢?
也看着气氛差不多了,崇祯这次示意众人安静下来,随后眼神示意了一下一旁的王承恩。
王承恩瞬间明白过来,随后高声喊道:
“宣毛承祚、毛承禄、毛有杰觐见。”
随即,毛文龙的三个儿子便来到了大殿,然后恭敬的下跪磕头。
“臣毛承祚,参见陛下!”
“臣毛承禄,参见陛下!”
“臣毛有杰参见陛下!”
崇祯看着眼前毛文龙的三个儿子,先是微微叹了口气,然后这才说道:
“当年虽说是袁崇焕擅自杀了你们的父亲,但朕没有及时为他平反,说来也是朕愧对你们的父亲。”
“不过今日,朕要为他平反!”
毛文龙的三个儿子听到这话,瞬间便一脸感动的再次拜谢道:
“多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没有再说话,只是对着王承恩挥了挥手,王承恩瞬间会意,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圣旨大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忆昔东江镇总兵毛文龙,披肝沥胆,守疆卫土,于皮岛孤悬之地,独撑危局,率孤军而御强虏,设奇阵以掣敌锋,使建奴不敢轻举妄动。
望毛氏后人承先辈之志,效命疆场,为我大明再立殊勋!
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之后,群臣们也有些懵逼,因为这道圣旨可太长了,比以前所有的圣旨都要长的多!
看来应该是崇祯绝对愧对毛文龙,这才整了个这么长的圣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