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贤德,太子聪慧。
这是百官都愿意看到的。
而且能够看的出来,皇帝对太子的教导很用心,方法别出一格,看的出来也很有效。
哪怕将来皇帝有个万一,太子登基,也是贤明之君。
他们这些人虽然年纪大了,甚至都不一定能够活的过皇帝,但是他们还有子孙,将来太子登基,子孙在太子一朝,也不缺乏好的未来。
而且最令他们放心的,是皇帝对诸王的教导,诸王用心在地方政事上,就不会去用心图谋太子之位。
这让从玄武门,还有贞观末年走来的他们心中尤其感慨。
魏王攻打朱雀门,晋王逼围温泉宫。
这些都是他们经历过的。
而从如今来看,只要皇帝如今的制度能够稳定的建立起来,那么这样的事情,恐怕不会轻易再发生在大唐。
从门下省走过的时候,群臣忍不住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起码在教导太子这件事情上,皇帝比先帝要强。
长孙无忌似乎没有在意,但是走出左延明门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的看向了宫中深处。
他知道,皇帝是吸取先帝的教训。
也好,本就应该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宫苑深处,李承乾坐在御辇上,缓缓而行。
一代更比一代强,他要彻底超越他的父皇。
秋光照在宫殿的宫道上。
干净明澈。
……
西北,龟兹城。
一座偏僻的院落之中,一名风尘仆仆的黑衣健汉快步走进书房,对着坐在书房主榻上的骆宾王拱手道:“郎君,李甲回来了。”
骆宾王放下手里的书本,抬头道:“你回来的,比我想要快,吐蕃人说什么了没有?”
“说是谢过郎君协助,另外,请郎君抓紧到大勃律,他们会尽快将晋王李治移交给郎君。”李甲说着,将一封信递给骆宾王,同时说道:“这是吐蕃国相给郎君的信。”
骆宾王接过信,也不打开,直接问道:“吐蕃现在是不是很紧张?”
“是!”李甲拱手,说道:“吐蕃几次试图冲出唐古拉山,但全部都被大唐伏兵击杀。”
骆宾王轻轻冷笑,说道:“他们这是急了啊,连西昌州一战大败的责任都不追究了。”
西昌州一战,吐蕃损失四万本土大军,两万党项,一万羊同和一万苏毗骑兵,损失可以说是惨重。
一战之后,大唐直接派兵杀向了苏毗和羊同,甚至如今羊同已经覆灭。
大唐骑兵纵横在唐古拉山之外,任何试图冲入唐古拉山的吐蕃骑兵,全部都杀戮一空。
吐蕃人引以为屏障的高原瘴,在这些大唐骑兵的眼里,仿佛就是不存在一样。
当然,骆宾王知道,高原瘴并不是不存在,而是这么多年以来,整个大唐从上往下,从皇帝,到李靖,到梁建方,李道宗,大唐中枢相关各部,都在积极的找寻突破高原瘴的方法。
如今看来,他们确实有了一些成效。
甚至即便是没有西昌州那场经历一道恐怖的算计,他们也一样能够打到唐古拉山外。
最后,在大唐的压力之下,吐蕃人甚至就连西昌州战败的责任都来不及追究了。
“郎君,吐蕃人是真的不追究吗,小人总觉得他们暗藏心思,别郎君真的去了大勃律,他们再反悔下手吧。”李甲有些担忧的看向骆宾王。
骆宾王轻轻摆手,说道:“西昌州被算计一事,我们虽然有失察之过,但根本的问题并不是出在我们身上。”
说着,骆宾王站了起来。
他走到了窗户之前,看向头顶的天空,神色凝重的说道:“如果说这一切都是皇帝的算计,那么这一开始是吐蕃人在逻些上了钩,之后赞悉若前往长安进行更深一步的运作,我们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
骆宾王到了长安,皇帝所有的布局依旧成型,而且皇帝在长安用心布局,又哪里是他能轻易看透的。
“真正的问题其实甚至都不在长安,而是在吐谷浑。”骆宾王转身看向手下,神色凝重的说道:“梁建方悄无声息的返回来西昌州,苏定方也跟着去了吐谷浑,还有殷元,裴行俭,李德柬那些人,他们都已经张开了口袋在等着了,可是吐谷浑人竟然没有一点发现。”
话说到这里,骆宾王的眼底看是恼恨。
西昌州之败,若是吐蕃人能够提早一步发现大唐的布局,他们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在骆宾王的预计当中,吐蕃人起码能够将大唐从高原上赶下去,双方对峙厮杀,这样吐蕃人才会更加的需要骆宾王。
但他没有想到,吐蕃人竟然那样的疏忽大意。
对于西昌州的事情,赞悉若也好,吐蕃的其他人也罢,他们都没有一点想让骆宾王参与的打算。
所以对于西昌州的很多事情,骆宾王都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一场大败。
……
“吐蕃人现在在大唐的重压之下,拉拢我们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和我们反目。”稍微停顿,骆宾王扬了扬手里的信笺,说道:“更何况,李治是真的被抓到了逻些。”
吐蕃人确认,从黔州被抓到逻些的李治,就是先帝之子晋王李治。
他们让专人看过,李治这些年虽然有些变化,但认还是认的出来的。
李治被抓到了逻些,说明骆宾王对大唐的了解极深,而且之前的那件事里,骆宾王的责任不大。
更说明,骆宾王不是皇帝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吐蕃需要的。
“是!”李甲躬身,说道:“那么郎君我们什么时候去吐蕃?”
骆宾王有些皱眉的看向李甲:“你很急吗?”
李甲微微苦笑,说道:“郎君,郎君毕竟去过长安,万一被长安那边找到什么眉目,追查到安西来,属下担心郎君会有险。”
骆宾王微微一愣,随即轻叹一声道:“放心,我去过长安的事情,除了我们的人,吐蕃那边只有赞悉若一个人知晓,其他人都在逻些,而赞悉若已经死了……是啊,他死了。”
骆宾王也没有想到,赞悉若会死。
赞悉若留在天水,准备突袭梁建方,谁知道那竟然是一个陷阱。
“吐蕃人啊,总是喜欢行险,这个习惯他们若是改不过来,日后还会有大亏吃。”骆宾王轻轻摇头,神色可惜。
不过他心中明白,吐蕃相比大唐而言,终究只是小国。
以小国搏大国,自然要行险。
行险失败的结果,就是人死,而且是死的数万人。
通过在天水的眼线,骆宾王知道唐军那一支八百骑兵,实际上他们也就是从长安到天水,再往深,原本他们是不会去的,因为深山太险,他们也在防备吐蕃光军。
谁能想到,赞悉若也是怀疑他们进入身上之后,会戒备大增,这才在天水行险一击。
这样做的结果,是赞悉若恰好跳进了大唐准备的陷阱当中。
大唐方面甚至一开始不知道那是赞悉若,所以才会干脆利索的杀了他。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骆宾王在终于能够确定自己是安全的。
“不过皇帝也不是傻子,他应该能够察觉到应该有人和吐蕃人在联系,不过他想不到是我罢了。”骆宾王稍微松了口气。
皇帝恐怕现在正在整个关中,还有河洛在追查,可惜他什么也查不出来。
……
收回心思,骆宾王抬头看向李甲,问道:“你觉得这一次大唐攻吐蕃,他们会用多长时间,能够击破吐蕃,灭国吐蕃?”
李甲微微摇头,说道:“属下去过唐古拉山,那三座关卡坚固异常,配合那里特殊极端的天气,大唐若是不付出代价,恐怕很难攻破那三座关卡,更别说灭国吐蕃了。”
骆宾王点点头,说道:“的确是这样,那三座关卡的确不容易,不过你别忘了,李靖还活着,李勣也在,苏定方和李德謇就在唐古拉山外,谁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办法。”
“是!”李甲轻轻躬身。
“不过他们想要击败吐蕃是真的不容易。”骆宾王抬头,轻声道:“尤其现在,西昌州再败,大唐杀到了唐古拉山外,整个吐蕃所有的部族怕是已经联合了起来,此时他们怕的就是被灭国,”
“这一战啊!”李甲轻轻摇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边是大唐,一边是他们的盟友,李甲一时间也知道该怎么想。
“这一战大唐能赢的。”骆宾王没有注意到李甲眼底一瞬间闪过的惊喜,看着头顶的蓝天,轻声说道:“短时间内,吐蕃或许能够坚持,但时间一长,吐蕃后继乏力,恐怕就有被大唐攻破之险,若是大唐抓住这个机会还好,若是他们抓不住……”
李甲下意识的要开口,但最后还是安静了下来。
骆宾王轻叹一声,道:“若是让吐蕃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然后全面反扑,真正倒霉的就是大唐了。”
“郎君,于我们而言,最好是吐蕃坚持不住,毕竟这样,才有我们的机会。”李甲轻轻躬身。
“你说的对。”骆宾王转身看向李甲,说道:“但这些事情到这里,却并不由我们,毕竟吐蕃不可能让我们去唐古拉山,我们也不可能将消息送到大唐军中去,所以只能等,先去大勃律,再入吐蕃,和吐蕃高层谈谈再说。”
骆宾王在安西建国之策已然不可行,他的手下直接上战场也不现实。
当然,他也有他的用处,这也是吐蕃人急着找他的原因。
这同样给了骆宾王机会。
“对了,郎君。”李甲突然抬头,看向骆宾王道:“属下从逻些回来的时候,正好他们商量,要派使团去长安,只是不知道现在定下没有,不知道他们要不要去?”
“去长安?”骆宾王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想了想,他说道:“这一次便是吐蕃人出十万两黄金,也不可能让皇帝退兵的,到了如今,皇帝唯一的目的只有灭了吐蕃,而距离他灭了吐蕃只有唐古拉山口这一道难关,他又如何会退却。”
李甲眨着眼睛,问道:“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吐蕃还要派人去呢?”
骆宾王微微抬头,开口道:“吐蕃人这一次派人去长安,求和怕只是一方面,他们应该还有威胁手段!”
“威胁?”李甲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是的。”骆宾王轻叹一声,然后闭上眼睛道:“大唐在吐蕃,还有一千军士,还有一位长公主,吐蕃人若是以这些人和长公主威胁,那么到时候,皇帝又该如何呢?”
“文成长公主可是吐蕃大妃,多年以来为吐蕃安定尽力而为,如今他们,他们……”李甲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他只能脸色难看的说道:“他们怎么敢?”
“没什么不敢的。”骆宾王摇摇头,平静的说道:“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一不小心就是灭国,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呢?”
李甲平静下来,想了想说道:“郎君,吐蕃人做什么,我们管不着,但如果吐蕃人真的对公主下手,那么郎君恐怕也不能逻些呢,说不好他们会用郎君来做交易筹码?”
骆宾王看向李甲,神色一惊,点头道:“你不说我还真没想到,他们若是真的杀了公主,说不定对我们的心思也会变。”
杀一个人是杀,杀一百人也是杀。
骆宾王神色平静下来,随即摇头道:“他们不敢对公主下手的,他们也威胁不了皇帝,皇帝不是那种会受威胁的人,所以这件事情,我们反而发可以做些文章,起码我们的身份可以定一下。”
骆宾王轻轻的眯起了眼睛。
他要的,是窃取吐蕃的力量,这样一个光明正大能被吐蕃人接受的身份就很重要了。
起码不能是大唐宗室的身份。
起码不能是现在。
骆宾王抬头,淡淡的说道:“我写封信,你去趟逻些,送两封,一封给大相,一封给王后。”
王后,赞普芒松芒赞的母亲。
上一次被李承乾逼迫殉葬的,是芒松芒赞的亲祖母芒妃墀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