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2章 你也配姓赵?  大宋悍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2章 你也配姓赵?

李君佑背对着宋煊,不想一开始就暴露自己。

听着宋煊的话,他眉头一挑。

因为李君佑特别想要宋煊,拿出大宋律法来怼赵允迪。

你有本事怼一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看看。

不好意思。

大宋律法。

当真姓赵!

眼前这个人便是王子王孙。

他也姓赵!

李君佑被宋煊拿话怼,他不敢反驳。

毕竟东京城的水很深。

一旦说了什么话,兴许就传到你的对手耳朵当中去了,为自家父亲以及祖父招惹不快。

但是有些话从宗室子嘴里说出来。

那可就太合适了。

我看你小子怎么反驳?

赵允迪听了宋煊的询问,冷哼一声:

“你说:你是哪家的纨绔子弟,你娘没告诉你吗?”

宋煊摊手笑道:

“我说的这句话,大家都听到了?”

“不错,全都听到了。”

赵允迪冷笑着看向眼前这个敢于同自己辩驳之人。

一瞧就是乡下来的野小子。

不知道天高地厚。

“那烦请你解释解释这句话,我这话是怎么侮辱你的母妃了?”

宋煊真诚的发问,让赵允迪愣了一下。

这话确实从字面意思上,听不出什么侮辱他母妃的意思来。

可赵允迪可以肯定。

眼前这个读书人就是在骂自己。

偏偏找不出什么破绽来。

如今宋煊让他自证,赵允迪还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他本就是不擅长此道。

往常谁听他说是八大王的子嗣,不会直接滚蛋?

甚至是毫无颜面的来讨好他!

太宗仅存正常儿子的含金量可不是吹的。

再加上八大王生了十几个儿子,但是只有四个人活到了成年。

可就算是如此,赵元俨对于四个儿子也是颇为严苛的教育。

但父辈一个想法,子辈一个想法。

赵允迪脸色微寒。

冷冷盯着这个敢于反抗自己的下等人。

这读书人的心思。

真他娘的脏!

张源从听到宗室子吓得魂不附体,再到宋煊三言两语问住了宗室子,心态大起大落,着实是被刺激的不轻。

毕竟辱骂宗室,不说被发配,连科举考试都参加不了的。

哪还有什么名利可言?

加上人家是太宗皇帝的亲孙子,血脉可是与当今官家近的狠呢。

张源仔细回想,宋煊所说的话,哪里是骂他母妃来着?

根本就毫无破绽!

“不错。”张源登时大喜。

“你虽为宗室子,莫要以势压人,就算是到了开封府,请陈父母为我等做主。”

胡瑗也是出声相帮。

宋十二骂人的话,很是高级。

咬文嚼字。

也绝不会有问题。

不愧是名动三京的宋十二,连骂人都如此的~高级!

胡瑗表示学到了。

赵允迪看向一旁的李君佑,示意他开口言语。

人家一伙的人。

全都帮忙了。

你方才说不给他们钱,直接让他们滚。

如今把我架起来了!

君佑。

你说话呀。

李君佑见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自然不肯做出息事宁人的姿态来。

“衙内,你让他这个狂徒报上名来,就算是去开封府,找陈父母谁会输,还不一定呢。”

“若是此事轻易了了,东京城的人该怎么看八大王?”

“况且他是谁啊,凭什么要您来自证?”

赵允迪听完他低声说的话,倒是也认同。

人争一口气。

佛争一炷香。

咱堂堂宗室子孙,还能被一个乡下来的野小子给逼走?

此事传出去。

我赵允迪还有脸在东京城内行走吗?

想到这里,赵允迪再次重重的拍了下桌子:

“好你个巧舌如簧的贼子,公然侮辱我母妃还敢不承认!”

“有本事报上名来,咱们一起去开封府找陈父母说道说道,让他来辩忠奸。”

宋煊哼笑一声。

自是认出了一直背对着自己之人,便是早上那个骑马被自己坑了的人。

活该。

如今又在背后拱火是吧!

“就是,穿的这么脏,还在这碍人眼。”李君佑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嘴。

胡瑗脸色微微有些难看,尽管宋十二给了钱。

可是就这么几天冷天熬过去就行了,没必要买新衣。

他身上的衣服确实有些残破以及脏了。

宋煊不紧不慢的道:

“我只记得大宋律法,有诬告反坐的罪行,宗室犯罪与常人同法。”

“哈哈哈,当真是笑话!”

赵允迪丝毫没有明白宋煊埋下的小陷阱:

“你怕了。”

宋煊却是不理会他说的话:

“你是说我的宗室犯罪与常人同法,是笑话吗?”

赵允迪听着宋煊如此提问。

他觉得此子当真是书生意气。

可笑至极。

这种话骗骗乡下来的小子就行了。

谁真相信。

谁是那个!

哪一个不知宗室在大宋律法上是想有特权的。

就算宗室子真的犯了罪,那也是宗正寺处理。

而不是地方官府或者刑部大理寺之类的。

就算被宗正寺处理,那也是从轻发落。

“当然是笑话,也就是你这种蠢笨如猪之人才会相信。”

“大宋律法姓赵,你姓赵吗?”

赵允迪向来跋扈。

他对于这几个举子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方才李君佑说的对。

自证个屁?

以权压人才是最好的做派。

在东京城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胡姬阿依莎看向全场最英俊的那个男人。

纵然是皇帝的孙子身份,也没有让他眼睛露出惧怕的神色。

她对于宋煊感到很奇怪。

这要是在回鹘。

根本就没有人敢跟大汗的孙子如此说话。

张源再次熄火。

说破大天去。

人家也是高高在上的宗室子。

谁让人家投胎投的好呢。

哪像咱们如今连个进士都不是。

任人揉捏的底层渣子。

若是咱们在地方上有俩钱,又是乡里乡亲的。

大家相互给个台阶,此事就算了了。

可是这里他妈的是东京城!

权贵满地走的地方。

万一因为一口意气之争,导致倒霉了,无法参加科举考试。

那才是最大的麻烦。

这辈子都完蛋了。

“十二郎,算了。”张源摇摇头:

“我们走吧。”

因为张源觉得那个人说的对。

大宋律法当真是姓赵的。

李君佑很是得意,等的就是这句话。

看你如何反驳。

宋煊从那蛀虫嘴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他也不理会张源,直接走了两步,单脚踩在赵允迪他们二人的矮桌上。

赵允迪瞧着宋煊如此俯身盯着自己,难免有些心虚。

这小子看着是读书人的装扮。

可是距离近了,怎么一副亡命徒的气息?

动不动就要搏命的架势呢!

哪里来的强人?

李君佑也没想到宋煊会如此对太宗皇帝的孙子。

如此不敬。

可是他浑身散发的是杀意?

李君佑不是没见过那些在上阵杀过敌的武夫,他们身上就有一股子煞气。

可是眼前这个身着华服的读书人,怎么也是一股子这种气息?

李君佑想不明白,但并不妨碍他屁股稍微远离了现场。

毕竟此子是冲着宗室子来的,苍天可见,就算是事情闹到了陈父母那里,自己什么可一句话都没说!

张源目瞪口呆。

他着实没有料想宋煊不仅没有选择息事宁人,而是直接冲上去。

一副要把宗室子孙给踩在脚下的意思。

胡瑗亡魂大冒。

“这不对吧!”

众人皆是惊骇不已。

你宋十二还要不要参加科举考试了?

宋煊瞥了一眼李君佑,嘴角带笑。

笑的李君佑不敢与他对视。

宋煊随即看向赵允迪:

“直娘贼,你身为宗室子,竟然如此公然践踏大宋律法!”

赵允迪也是被宋煊的话,惊的不知所措:

“你想做什么?”

宋煊高声呵斥道:

“你他妈的,也配姓赵!”

宋煊此言一出口。

不仅李君佑惊了。

与宋煊同来的张源等人也都惊了。

李君佑着实是没有料到眼前这个举子,竟然还能有这种说辞。

完美的回怼了大宋律法姓赵的说辞。

大宋律法是姓赵。

但是,你这个宗室子不配姓赵!

“你你你你。”

赵允迪被激的一下子就破防了,他后退两步:

“你好胆!”

“我好胆?”宋煊哼笑一声:

“当年开封府尹许王遭到御史中丞弹劾,他愤愤不平的向太宗皇帝告御状,臣天子儿,以犯中丞被鞫,愿赐宽宥。”

“太宗皇帝说了什么?”

宋煊伸出手指着赵允迪道:“国家典宪,我不敢私!”

李君佑惊骇的望着宋煊。

这种陈年旧事。

他是怎么知道的?

赵允迪有些发蒙。

他根本就不知道宋煊说的是真是假。

“太宗皇帝还说:朕若有过,臣下尚加纠擿。汝为开封尹,可不奉法邪?”

“遂罚了许王,你如今为宗室子,可比得过许王的职位?”

赵允迪咽了下口水,被板凳绊倒跌坐在地,下意识的拽下遮挡的帘子。

终于让外面的看客看清楚了里面的闹剧。

“哦,瞧你这幅模样,怕是不知道。”

如此多的人围观,宋煊这才收回脚,负手而立:

“大中祥符八年,你爹,也就是八贤王的住所发生火灾,救援不及时,以致于延烧殿庭,被真宗皇帝降为瑞王之事,你应该清楚了吧?”

赵允迪被宋煊的气势所欺,跌坐在地都不敢动身。

李君佑也有些坐不住。

他万万没想到此子遇到跋扈的宗室子不仅他的姓名没爆出来。

反倒三言两语说的宗室子赵允迪毫无招架之力。

此人到底是谁?

宋煊却是对着看客道:“你身为太宗皇帝亲孙,八贤王亲儿,他们都恪守且维护大宋律法。”

“反倒你这个后来人公然践踏大宋律法,如此不忠不孝的子孙,我问你,你配姓赵吗?”

赵允迪惊骇不已。

他虽然混蛋,可是大宋对宗室控制的极为严格。

特别是宗室成员必须要遵守以“忠孝”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努力塑造贤明君子的理想模样。

宋煊说的诛心之言,让他极为惊骇。

赵允迪想不明白,就是想要用强权清场,独享那胡姬,怎么就落到这个地步了!

议论的人群方才虽然看不清楚,可是一字一句倒是听的清楚。

如今总算是看清楚了正主的脸。

更是有人认出来了那个被逼问的公子哥,便是八大王的第三子三哥儿赵允迪!

宋煊自是听到了人群议论的名字,他瞥了一眼:

“赵允迪,咱们同去皇宫大门敲登闻鼓。”

登闻鼓是允许百姓或者官员击鼓鸣冤,或者上报紧急事务,从而绕过常规行政层级直接上达天庭。

特别是宋太宗他虽然在军事上不强,但是在律法上还是极为重视的,对于登闻鼓也是十分看重。

就算是有人因为家奴丢失一头猪而去敲鼓。

宋太宗虽然觉得琐碎,但是还是给予了赔偿,以此彰显“无冤民”的政治理念。

毕竟百姓能想到皇帝为他处理,也是一种进步,但是后续强调了只是冤假错案,并不是这种小事,让地方官员宣贯到位。

“敲登闻鼓做甚?”

赵允迪见如此多的人望过来,慌不迭的站起身来:

“你,你别猖狂。”

“既然方才你说地方官府管不到你,那我就请陛下来决断你的过错!”

听了宋煊的话。

赵允迪当即有些脚底发软,双眼有无数飞虫飞过。

他被手急眼快的仆人扶助。

事情闹大了,对自己没好处!

宋朝对于宗室控制的极为严格,他们平日里都不被允许出东京城。

两宋三百年世袭的爵位也不过五个。

如今一个世袭的王爵也未曾出现呢。

大宋皇室成员,即使祖先显赫,可是到了后来也会成为普通人。

宋孝宗他爹就是个县城几把手,宋理宗他爹就是个平民。

太宗皇帝继位后,对于宗室更是制定了好几个律法,他也害怕皇位会传到他大哥那一脉去。

“胡说,我可没说这话。”

赵允迪脸上都急出汗来,他当真愿望,根本就没说那种话。

他冤枉我!

听着外面的议论声,赵允迪知道事情不能如此继续发展下去。

“别,千万别,有话好说。”

“兄弟,咱们当真是有话好说啊!”

赵允迪连忙上前拉着宋煊的臂膀:

“方才不过戏言而已。”

“戏言!”

“不就是一个胡姬嘛,没什么大不了,咱们来的都是朋友,一起看,一起看。”

他说完还小心翼翼的看着宋煊的脸色。

丝毫不见方才的猖狂跋扈模样。

李君佑也连忙上前:

“是兄弟我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公子,还望公子勿怪。”

他们二人当然明白事情闹大了对他们俩没好处。

一旦敲了登闻鼓,后果不堪设想。

在东京城,就算哪家衙内失了面子,下次找补回来就行。

没有去敲登闻鼓的。

宋煊如此一搞,让赵允迪当真是下不来台。

尤其是宋煊可不是头一次说要去敲登闻鼓。

他在晏殊、曹利用面前都说过这种话。

大家也是劝阻为主,让宋煊他选择息事宁人。

地方官府定然会给你个交代,没必要直接上访的!

宋煊甩开他的手臂:

“那你说,我羞辱你母妃了吗?”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赵允迪一副对天发誓的模样:

“全都是误会啊,兄弟!”

“误会。”

“对对对。”李君佑也连忙劝阻。

赵允迪连忙拉着宋煊手,生怕他跑路去敲登闻鼓:

“咱们都是哥们,正巧天色晚了,樊楼咱们去一趟。”

“对对对,我请。”

李君佑也是帮忙说着软话:

“咱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没必要闹的太僵了。”

张源等人目瞪口呆。

方才他们两个还嚣张跋扈,结果大家都想要跪,或者逃跑。

唯有宋十二他一个箭步上前,痛骂宗室子赵允迪他不配姓赵。

结果不但屁事没有,反倒让宗室子开始求饶。

事情如此发展,当真是让他们没料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