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3章 342三辞三让,远走西南(明天大阅兵  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出身楼观道,和皇亲国戚牵扯很深。”

“义父如果承袭大秦国號,老十三受益最大,他在京师的势力会快速膨胀,甚至追赶大哥和三哥。”

史敬思不说话了,也没有问李翼圣准备怎么处置李存孝。

他是一个有分寸的直臣。

“此事再说吧。告诉老十三,陇西李氏的人明日入京,让他替我迎来,好好安顿。”

“毕竟大秦李氏也是出自陇西李氏,如今也算我的祖宗,別轻慢了。”

“义父这话不对。如今,您才是陇西李氏的活祖宗。”

李翼圣闻言哈哈大笑,將杯中酒一饮而尽,起身离去。

史敬思行礼恭送,隨后骑马出了皇城,径直来到越国公府,却见其正门偏门紧闭,闭门谢客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这京师不能再呆了。”

李存孝眉头紧皱,叶静能、叶淑仪父女的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鲜著锦,烈火烹油,看似风头无二,背后却是处处杀机。”

“契此大师此时还在东都,若有万一,无人声援。”

“贤婿,你天资超凡,正该在武道上勇猛精进。”

“政务也好,权势也罢,都会消磨心志。”

“难道说,晋王不愿你突破宗师?”

李存孝闻言迟疑摇头,“不好说。”

“但如今天下未定,正是用人之时,我以为晋王能走到今日,心胸並没有那么狭隘。”

“或许单纯是投石问路,想看看这半年朝廷是不是变成了我的模样。”

“毕竟河东少治政之才,他越是要给我加担子,考验就越是会接连不断。”

“三天两头这么搞我也不愿意白白消磨,可若要外放,必须得让师父和我同行,否则在地方上不好打开局面。”

“但带走宗师,又可能让他觉得尾大不掉”

李存孝实在头疼,终於明白伴君如伴虎是什么意思。

揣测別人的想法,是没法一直保证正確的,尤其当这个人能够在武力上將你抹除的时候,每一次选择都叫人胆战心惊。

这一刻,他对於成为宗师的渴望达到了顶峰。

只有掌握了道场,掌握了力量,才能掌握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正在此时,李光义却拿著一张信笺,匆匆走来。

“大哥,十一太保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史敬思?他人呢?”

“已经走了。”

李存孝闻言,展开信笺,上面一共只有两句话。

第一句“陇西李氏明日到京,晋王著十三太保代为款待”,完全是公事公办的口吻。

第二句更短,只有“多做多错”四字,隱含劝诫之意。

信笺在一家四人手中传递,叶静能等人面面相覷,李存孝则回忆起当初和史敬思的会面,若有所思。

“多做多错.”

“把李存孝外放?”

“是。老十三天资出眾,若埋没在庶务之中,义父便失去一条臂膀。”

“毕竟袞袞诸公,皆精熟政务,但论炼丹,老十三却是智恆法师之下第一人。”

“是啊父王。如今朱贼首战失利,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还会再兴战事。”

“舍利塔中的妖魔,也不是凭空生成,半年征战,如今已然所剩不多。”

“既然如此,何不派十三弟到妖魔猖獗之地,就地除魔炼丹,既能满足我军所需,也能使十三弟得到歷练,不至於空耗案牘之中。”

“那你们说,派李存孝到什么地方合適?”

“抚州”

“文州”

李思远和李存旭先后出声,隨后诧异地对视,又移开目光。

李翼圣闻言走到两仪殿的屏风处,手指在舆图上游走,最终停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抚州和文州,左右相邻。

“嗯,確实是重峦叠嶂,群山错落,妖魔必然不少。”

“往南越过剑门是王建的地盘,往西是乌斯藏的生番,背后靠著陇右。”

“离京师有一定距离,又不至於太偏,失去掌控。即使让契此跟著去,夹在这个地方,也很难扩张——”

李翼圣笑了,“我让李存孝当殿前司都点检,你们意见很大啊?”

“不敢”,李存旭和李思远齐齐下跪,脸色惶恐。

“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你们让我把功臣赶到蛮荒之地,朝野上下会如何看我?”

“天下人,会怎么看我?”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我还有脸坐龙椅吗?啊?”

李翼圣的脸色冷了下来,但跪倒在地的两人却咬著牙没有鬆口。

“父王,我们並非排挤十三弟,只是他一身本领,若留在京师,属实埋没。”

“义父,凡事皆有两面。老十三的辖地靠近陇右,那岐王便可以隨时支援;”

“离京师不远,又有契此大师在,那么蜀王必然忌惮,安全无虞。”

“乌斯藏的佛门宗师都跟著耶律亿远走草原,剩下这些生番,正好可以拿来练手.”

“照这么说,你们还给李存孝挑了个好地方?”

李翼圣冷哼一声,坐回交椅上,手里拿著茶盏,沉默了片刻,方才看向快要把头埋进地里的另一人。

“李族长不,李宗令。”

“你说,我该怎么处置?”

陇西李氏的族长李贤闻言,冷汗顿时下来了。

他几天前入京,因为帮天子李敏“找回皇叔”的功劳,被任命为宗人府宗人令。

今日本是被叫来商量登基的种种事宜,没想到撞见眼前这一幕。

三人目光注视之下,李贤暗自叫苦。

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错。

一位大宗师,两位宗师的压力,岂是玄关武者能承受?

好在恰逢此时,晋王府外一片喧嚷,片刻后,一名宦官在飞骑的包围下,战战兢兢地捧著一卷詔书入內。

李贤福至心灵,向李翼圣行礼之后,快步取来詔书,展开,朗声念道:

“朕在位十有二载,遭天下盪覆,幸赖祖宗之灵,仰臣工之力,危而復存。今考诸世谱,相国晋王本世祖血胤,失於漠北”

“.匡扶社稷,討伐不臣。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是以仰协天命,俯顺民心,谨择元日,与群臣登坛,受帝璽綬,告类於尔大神。”

念完后,立刻托起詔书,上前劝进:

“群雄作乱,苍生倒悬,唯陛下文成武德,心怀天下。”

“三辞三让,已彰圣德,请登大宝,即皇帝位。”

“恩威赏罚,皆出一人;”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