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343镇抚二州,封王之日
“大王,此人心所向,勿要推辞了!”
“至尊之位,除大王外,何人能居之?”
“父王!”
“义父!”
一不小心被李贤取了头筹,河东將领们心底暗骂,忙齐刷刷跪了一圈。
三辞三让的把戏,对於武人来说本就繁琐。
哪怕知道如今的京师,能称帝者唯有李翼圣,不存在任何意外。
但对方先后两次推辞,还是让人心焦。
毕竟,上司是晋王,他们这帮人最多做將军;
可上司要是皇帝,劝进从龙加上一身战功,却是能封赏王侯的!
然而李翼圣把圣旨取在手中,却没有说话,只是摩挲著上面的“谨择元日,与群臣登坛,受帝璽綬”几个字。
“李宗令,朕方才的问题,你还没回答。”
李贤听到对方的自称,知道自己面对的已经是当今天子,神色越发恭敬。
“陛下,臣其实已经答了。”
“哦?”
“陛下乃圣人皇帝,天下至尊,恩威赏罚,皆出陛下一人。”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我想李侍郎也明白这个道理,无论您做出何种安排,他都会鞠躬尽瘁,以报圣心。”
“都是为了陛下,为了朝廷,我们做臣子的,怎么会有怨言呢?”
这一番话说完,李思远和李存孝心中都不由叫好。
其实他们看得出,方才两人的劝说,李翼圣已经有些心动了。
大军出征,劳师动眾,靡费甚多,钱粮丹药,都要见底。
派李存孝去后方坐镇,契此必然隨行,如此正好可以牵制蜀王,保证后方安稳。
顺带著,西南群山多妖魔,还能就地取材,获取丹药,可谓一举两得。
之所以不肯答应,无非是面子上过不去。
但李贤这番话,却是递了一个绝好梯子。
皇帝就是天命,皇帝的命令就是正確,十三太保都是您的忠臣,您只要圣心独运就行了,哪有旁人置喙的地方呢?
“不愧是士族高门,李卿却是比军中的廝杀汉伶俐多了。”
李翼圣终於露出笑意,揶揄的语气,也不知是在敲打何人。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李卿熟知典章,便不要走了,留任礼部尚书吧。”
“族中可再选一人,任秦州刺史,方便与岐王交通。”
李贤顿时大喜,“谢陛下!”
从前陇西李氏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与岐王李正臣往来密切,毕竟大家挨在一起,后者也有意要和太乙真人牵线搭桥。
只不过后来李翼圣成为大宗师,横扫北方,李正臣马上丟掉称王称霸的雄心壮志上步滑跪。
陇西李氏更不用说,变成了附庸的附庸。
原本这样也还能勉力维持,可太乙真人的去世,让其拉拢的价值大大下降。
现在不同了。
尤其是秦州刺史的任命,这地方可就挨著京畿,而且还是让陇西李氏自己选人,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如今跳过中间商,直接抱上了大腿。以后便是岐王,碍著李翼圣的面,在他面前也不能跋扈了。
而这一切,究其根本,却是来自於太乙真人的遗泽,当今的十三太保,李存孝!
『幸好来之前得到了三郎的提点,否则差点误事啊』
李贤心中百转千回,不足为外人道。
而周围的河东军士,眼看一个尚书、一个刺史的官位封出去,顿时个个都红了眼,纷纷山呼万岁,歌功颂德,想要跟著进步一下。
李翼圣虽然是十分受用,但对於名爵却很审慎。
之后只是以李敏“仰协天命,俯顺民心”识趣逊位,封赏安乐公,將其安置在王府旧邸。
太极宫今日就要换主人,不过筹备登基改元肯定不能草率。
將眾人安抚一番后统统打发,这才派人將李存孝叫来。
后者本就时刻关注著晋王府的动静,闻讯立刻赶来。
进了门,看著正堂中气势隱隱不同的李翼圣,他一点不含糊地上前,单膝下跪:
“陛下。”
李翼圣眼底儘是满意,信手一挥,无形之力便將其扶起。
“不必多礼,此番事宜,你有定策之功,朕真不知该如何赏你。”
李存孝知道对方说的是李敏逊位的事,不客气的说,这件事他从头到尾出力,论功劳就是该排第一。
『可功劳这么大,你老小子还恩將仇报,让我做什么都点检,推我出来和老大老三打擂台,亏不亏心啊?』
心里这么想,话出口就变成了“臣不敢居功”“此皆陛下文成武德”“天命所归非下臣所能干预”。
“好了,你也不要太过自谦,先坐下吧,叫你来是有几桩正事。”
他这才起身,半边屁股悬空而坐,隱蔽地往对面扫了一眼。
李贤没说话,给了一个眼神。
李存孝心中的紧张略微放鬆几分。
“朕承续大秦正统,以李贤为宗人令兼礼部尚书。”
“三郎师承太乙真人,同样是出身陇西李氏。”
“朕欲抬举你家族门第,等李宗令编制族谱之时,便列在朕的子侄之位,如何?”
“不胜荣幸之至”,李存孝赶紧站起来谢恩。
李翼圣的意思很简单,反正皇帝都认了我这个叔叔,现在我也认你这个侄儿。
以后大家都是血连著筋的陇西李氏、大秦皇族,这是抬举你家族门楣的大好事。
至於怎么操作,有陇西李氏的族长在,重编族谱,也就是一句话。
反正安乐公李敏是不敢反对。
不过老实说,李存孝作为现代人,亲戚关係看得淡,这辈子中元节也就是供一供父母牌位而已。
多一堆牛逼哄哄的祖宗对他不算荣耀,也没什么所谓。
但俗话说胡萝卜加大棒,李翼圣这么施恩,肯定就是要加担子了。
“再者,之前朕欲以你为三衙禁军之首,任职殿前司都点检,转头细想,的確容易招致非议。”
“你年纪太小,在此关节位置,必然为人嫉恨,如此並非加恩,反倒是加害了。”
“陛下关怀备至,臣铭感五內。”
李存孝心中大石顿时放下一半,但还没有完全放鬆,因为接下来肯定有新的任命,万一又是坑怎么办?
“存孝,你觉得文州、抚州如何?”
李翼圣隨手一抓,旁边绘製著大秦十六道的屏风便自动飘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