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9章 衡量  风起北美162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横山断义听罢,沉默良久。

“八万石。”他郑重地看著齐永泽,“我们至少需要採购八万石粮食,稻米、穀物、玉米,甚至土豆皆可用来交付。不瞒专员阁下,江户的德川將军向我们松前藩发来諭令,要求我们设法输入五万石粮食,运往陆奥、关东和畿內,以缓解当地严重的饥荒。”

“三万五千石。”齐永泽沉吟片刻,报出了一个数字,“这是我们所能提供的最大交易数量,横山先生就不要再为难我们了。”

“专员阁下,你就眼睁睁地看著数十上百万人因为飢饿而死於非命吗?”横山断义仍不死心。

“……”齐永泽坚定地摇了摇头。

我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著你们数十上百万的日本人饿死,届时,我只能闭著眼睛,当做没看见!

说实话,要不是为了赚点“昧心钱”,补充一下北瀛岛穷鄙的財政,扩大移民定居点建设,我们甚至连一粒粮食都不愿卖给你们。

日本国內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之中,最大限度地削弱幕府统治基础,我们新华人是乐见其成。

且不说来自后世的感情因素,就是臥榻之侧有强敌的考量,我们北瀛岛拓殖区也是希望日本国內爆发的这场大饥荒能更为持久,更为严重一点。

这样一来,日本幕府对於我们新华据有北瀛岛就无力干涉,可以爭取更多的“发育”时间。

要知道,去年七月德川幕府曾指示陆奥津轻氏派人登陆北瀛岛,实地调查新华人殖民开发这座大岛的情况。

从初时地偷偷摸摸建立拓殖据点,到最后半公开地大肆扩张,及至引起江户幕府的关注,新华人占据北瀛岛已然让德川氏开始生出了一丝警惕。

松前藩囿於自身实力的弱小,无力阻止新华人的步步蚕食推进。

但德川幕府却是有实力、也有动因对新华人做出极为强硬的举措。

当然,对於这座“化外之地”的虾夷岛,德川氏未必会愿意动用武力,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跨海远征,强行驱逐新华势力。

但对於这么一个不请自来、且又不受控制的强大势力直接出现在日本“北门”,无疑是对德川幕府威信的赤果果挑战。

为了保证“日本型华夷秩序”体系的稳定,他们必然会採取极其强硬的外交、经济封锁或其他间接手段进行施压,並扎紧北方“篱笆”,断绝与新华人的任何往来。

倘若,德川氏感觉新华人会对其核心统治区,比如本州大岛构成强烈的威胁,也不排除动员军事力量,打一场“封疆战爭”,消除潜在的隱患。

儘管,新华人拥有大量的舰船(包括移民专用船和商用运输船),对德川幕府而言,占据相对的海上优势,不虞对方展开登陆作战。

但要跟这么一个拥有一千七百万人口(粗略估算)、数十万职业武士的大国爆发战爭,或者军事衝突,对新华来说,也是颇具挑战性。

所以,当日本自去年以来陷入到一场波及范围极广的灾荒之中时,新华人並没有大规模地贩运粮食来赚取丰厚的贸易利润,反而趁机吸纳招揽青壮人口,尤其是年轻妇人,向新洲本土和外东北地区大量输入移民。

这要是让日本人都有饭吃了,岂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嗯,稍稍卖点高价粮食,略尽些许人道,也就仁尽义至了。

在敲定了粮食交易数量,接下来的会谈就进行得颇为顺利,双方就其他货物的贸易的细节进行了深入商討。

齐永泽“原则”上同意在今年秋收后,若是粮食生產有大量富余的情况下,会酌情增加出口规模,並接受以日本女子交易对价的贸易方式。

作为交换,松前藩將降低对新华商船进入其港口的税费,並提供更多贸易便利。

然而,隨著正事谈毕,会谈气氛却逐渐变得微妙起来。

横山道义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在侍从添茶时,忍不住问出了那个困扰他多时的问题。

“专员阁下,请恕在下冒昧,有一事一直縈绕心头,不知当问不当问。”

齐永泽抬眼看了看这位松前藩家老,微微一笑:“横山先生但说无妨。”

横山道义深吸一口气,声音略微发颤:“以贵方如今在北瀛岛的势力,移民已超二十万余眾,拓殖据点南扩至黎平堡(今北海道知內町),距离我藩福岛屋不到三十里。贵方兵强马壮,火器犀利,若要彻底清除我松前藩,独占此岛,恐怕只是举手之劳。不知……不知贵方是否有此打算?”

会客室內顿时一片寂静,只有炉火噼啪作响。

齐永泽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缓缓品了一口茶,目光投向墙上的地图,久久凝视著那片標註为松前藩的狭小区域。

良久,他转过身来,语气平和却坚定:“横山先生多虑了。我新华与松前藩多年来合作愉快,贸易互惠,何以会兵戎相见?我可以明確告知,至少在可预见的將来,我们无意武力驱逐松前藩。相反,我们希望继续保持並扩大双方的友好合作。”

横山道义躬身表示感激,但脸上的忧虑並未消散:“多谢专员阁下明言。然而,请恕在下直言,贵方保留我松前藩,是否仅因我等尚有用处,可作为贵方与日本贸易的中介?一旦这个价值不再,或者贵方找到了更好的贸易途径……”

齐永泽轻轻摇头,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横山大人,你看这北瀛岛,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足以容纳多方势力共存。我新华来此拓殖,首要目的是为移民开闢生存空间,而非与人爭强斗胜。与松前藩保持良好关係,有利於地区稳定,这对双方都有利。”

他转身面对横山道义,语气诚恳:“当然,贸易利益是重要考量,但非唯一考量。我们希望建立的是一种长期的、互惠的合作关係,而非短暂的利用关係。”

横山道义默默听著,心中却明镜似的。

他清楚地知道,齐永泽的话虽委婉,但实则印证了他的担忧——松前藩之所以还能在北瀛岛保留一席之地,完全是因为他们暂时还有利用价值。

一旦这个价值消失,或者新华找到了绕过他们直接与日本贸易的方法,松前藩的末日也就到了。

更让他忧心的是,隨著宽永大饥荒的持续,日本国內局势或將陷入动盪,幕府权威亦將受到挑战,各藩都在为自己的生存打算。

松前藩偏居北方,实力弱小,在这场大变局中如同怒海中的一叶扁舟,隨时可能倾覆。

“专员阁下高瞻远瞩,在下佩服。”横山道义勉强笑道,“我松前藩定当全力维持与贵方的友好关係,扩大贸易往来。”

——

翌日,当横山道义登上返回福山城的船只,回头望向日益繁荣的开平港时,心紧绷的心弦仍未放下。

他清楚地看到,新华人的移民浪潮不可阻挡,他们的技术和制度优势明显,松前藩在这股洪流面前犹如一叶扁舟。

“家老大人,您看起来忧心忡忡。”隨行的贸易奉行村上扫部左卫门小声问道。

横山道义长嘆一声:“我在想,我们还能在这片土地上坚持多久。或许五年,最多十年,松前藩就將完全被新华人的势力包围、渗透,最终失去在这片土地上的立足之地。”

“……”左卫门默然。

但凡稍有见地的武士都能看清,在新华人势不可挡的扩张浪潮中,未来某一天,松前藩终將会被逐出虾夷地。

这是不可逆转的大势,非人力所能扭转。

除非,他们能够得到德川幕府的倾力支持,动员举国之力压制新华人的蔓延,甚至將其连根拔起、彻底逐出这座巨岛。

然而,这终究只是虚妄之想--新华人经过十余年的拓殖和经营,早已在此深深扎根,依如蔓延深耕的大树,基础日益坚厚,再非轻易可动摇。

阳光下,开平港帆影重重,桅杆林立,宛如骤然勃发的森林,横亘於碧海蓝天之间。

这里不仅是新华人的港口,更像是他们强健脉动的血液,向四方辐射著无可阻遏的力量与野心。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