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9章 阴差阳错  红楼晓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先前在李阁老府中盘桓太久,是以到得王府时已经临近申正时分。马匹自有小廝庆愈照料,陈斯远隨著內侍大步流星往后头而去,过得东路两重宫门,须臾到得一处斋堂里,入內便见燕平王正愁眉苦脸与几个內府大员面面相覷。

陈斯远上前见礼,燕平王顿时眼前一亮,隨手一指道:“陈枢良鬼主意最多,如今內府遇见难处,尔等只管说与他听就是了。”扭头又吩咐道:“来呀,给枢良加一把椅子。”

內府官员晋升不走科举,这二年却有內府官员转迁朝堂,內中四人俱都是朱紫,陈斯远哪里敢落座?略略推让一番,惹得燕平王不耐,这才挨著椅子小半边落座。

当下就有一內府郎中起身道:“去岁賑灾、平乱,大內內帑不足,圣上无奈之下自內府抽了五十万两银钱充作內帑。孝廉也知我內府运作环环相扣,少了这五十万两,莫说是內府钱庄,就是万客来都有些为难。不知孝廉可有法子筹措一笔银子,起码要让內府缓上半年。”

半年后夏收、秋收都过了,內府就能缓过来。

陈斯远正思量著,又有一內府郎中说道:“除此之外,先前与英夷定下身毒生铁买卖,虽只执行了二年,却对我大顺冶铁衝击极大。乐亭铁厂减產两成,佛山、巴蜀等地私营铁铺倒闭者不知凡几。

圣人被朝堂吵得头疼不已,也有意让我內府吃下英夷铁料。”

陈斯远也不急著说前头的事儿,待那郎中说罢,立马纳罕道:“据我所知,身毒铁料质地极佳,又多用作军械,於民间影响这么大吗?”

又有个內府副总理大臣苦笑道:“孝廉不知,自太上时官营作坊所造军械愈发不堪用,便將採买之权给了內府。內府虽有铁厂,却无铁器作坊,无奈之下只得从民间採买。

比价、比质,每岁倒有三成多的军械是从佛山採买而来。因著这身毒铁料质地极佳,这二年就渐渐断了佛山採买。”

陈斯远点点头,若有所思。此时內侍奉上香茗来,陈斯远接过来呷了一口。

筹集银钱的事儿好说,大不了发行债券,凭著內府的名號,只消许出去一成的利,京师豪富之家定会趋之若鶩。

倒是那身毒铁料挤占了大顺本土铁料的份额……陈斯远心下不禁哭笑不得。一万万斤听著多,折算下来也就不到六万吨罢了,这么点儿铁料生生將佛山等地的铁铺挤兑得无以为继,可见这年头工业基础差到什么程度了。

身毒铁料质地优良,乃是打造军械的不二之选,且与英夷业已定下契约,等閒改易不得。为今之计乃是拓展铁料应用,只可惜百姓还是穷苦了些,不然这么点铁料略略一降价,早就消耗乾净了。

牢骚一番,陈斯远琢磨起正事儿来。如今大顺不拘运河还是海运,都要走津门到通州这一段,船运到了通州才会转陆运。他当初来京师时问过,通州到京师四十里有奇,这条官道因往来车马繁多,是以每隔两年便要修整一番。

陈斯远不是学工科的,即便知道蒸汽机原理也造不出能用的,不过依稀记得西夷当初也是先用马车行在轨道上,那轨道还是木轨……若是將往来通州、京师的官道旁造一条窄轨铁路,再將各色马车改造一番……这铁料不就有了消耗的地方?

这样一来,就要內府吃下民间生铁,內府银钱又不凑手……就需要进一步发行债券。至於偿还,等铁路一修成还能缺得了银子?

细细琢磨一番,陈斯远心中大抵有了胜算,可这拋费多少银钱、靡费多少铁料,都须得仔细计较一番才好。再者说了,木秀於林风必摧之,总不能燕平王问计,自个儿立马就答上来吧?

开了这个头,只怕以燕平王的性子定会三天两头来寻自个儿问计。

因是他故作蹙眉沉思,足足饮了一盏茶光景,方才抬眼与眾人拱手道:“各位大人所说难处,学生业已知晓,心下倒是有了些成算,只是还需仔细思量一番。王爷若不急切,可否容学生回去细细思量一番?”

內中几个內府大员彼此对视,又纷纷看向支肘蹙眉的燕平王。那燕平王眉头一挑,顿时笑道:“本王说什么来著?枢良果然鬼主意……额……能谋善断,尤有陶朱之能啊,哈哈哈。不急不急,三日內给本王一个答覆就好。”

几个內府大员早知万客来与钱庄的主意都源自陈斯远,刻下虽狐疑不已,却纷纷笑著起身恭贺。

燕平王笑吟吟答对几句,便吩咐道:“既如此,等枢良拿了策略来,咱们再行议事。来呀,代本王送送诸位。”

自有丁道隆乐呵呵来送,陈斯远顺势起身要走,谁知燕平王挽留道:“你且留下,本王另有一事要说。”

陈斯远只得拱拱手重新落座。待丁道隆送走了內府大员,燕平王便玩味地盯著陈斯远瞧了半晌,这才道:“听说你前几日开口求娶贾家二姑娘了?”

陈斯远神色如常,道:“正是。”

燕平王思量著道:“结成姻亲也就罢了,旁的事儿……切莫参与太深。”

言浅意深,陈斯远心下恍然,老太妃病重,听闻太上身子骨也不大好,听燕平王这口风,好似圣上是憋闷不住……已经琢磨著清算的事儿了?

陈斯远不敢怠慢,紧忙起身恭敬应下。略略思量,又开口將方才不得已拜师户部侍郎廖世纬的事儿说了出来。

话音落下,陈斯远偷偷观量燕平王神色,却见其浑不在意。就听燕平王说道:“此人沽名卖直、自詡纯臣,若不是皇兄瞧著其尚有几分才干,早就撵去地方了。”

顿了顿,忽而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他收你做入室弟子倒有一桩好处……”

陈斯远不解,抬眼看向燕平王。燕平王就道:“廖世纬出自常州廖家,这人还有个堂兄廖世杰,前几日方才补了云贵总督。”

廖世杰可是今上夹带里的人物,听闻早年为知府时就极得今上推崇。待今上御极,十几年间廖世杰就从四品知府晋为正一品的大员,恩宠之重可见一斑。

其人巡抚湖广时曾两次平定苗乱,可谓能文能武。

陈斯远心思电转,西南不稳,缅甸方才经歷王朝更迭没几年,正是锐意进取之时,於滇南多有进犯。

大顺可不是大清,平定了西北,漠南、漠北各部早已星散,又因海贸之利,水师与西夷连年爭斗,规模、战法独步一方,小小番邦自然不会放在眼里。

前有南安王赶赴滇南,其后又有廖世杰坐镇西南,这眼瞅著西南是要大打啊。

收敛心思,想起燕平王提点,陈斯远便郑重道谢道:“多谢王爷提点。”

燕平王笑而不语,摆摆手示意其退下。

……………………………………………………

入夜时分。

小丫鬟芸香一声叫嚷,正在厢房里做女红的香菱、红玉赶忙迎了出来,遥遥便嗅见陈斯远一身酒气,二人簇著陈斯远入內,一个去打水,一个为其褪去衣裳。

香菱就道:“大爷怎地这会子才回?下晌时林姑娘开宴,足足延后了半个时辰,见大爷一直没回,这才开了席面。”

陈斯远离开了王府之后又去了兴隆街一趟,被贾雨村留著用了晚饭,还喝了半壶酒,这会子有些上头,便笑著避而不答,问道:“林妹妹的生儿宴可还热闹?”

红玉折返回来,將水盆撂下笑道:“热闹著呢,大奶奶、二奶奶都只照了个面儿,说是都是姑娘家,她们留著难免拘束。

待两位奶奶一走,又是行酒令、又是投壶的,我与香菱姐姐也过去耍了会儿叶子牌呢。”

香菱道:“快別说了,林姑娘给了我两枚四钱银子的银稞子,我打了会儿叶子牌竟全都输了出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