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1章 借刀杀人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1章 借刀杀人

其实老陆对于直升机的需求一直很旺盛,这也是全世界陆军的进化趋势。

从步行军到骡马化,再到摩步化、机械化,进入冷战中期直升机的出现又带来了空突时代。

帝国和北极熊铆足了劲发展直升机工业,60年代就做到规模都数以千计,而国内么……从大约十年前开始才算。

包括从髪鸡引进“超黄蜂”和“小羚羊”,也有关系缓和后从北方买了不少直升机。

但外购的局限性始终限制着陆航进一步发展,欧州只有髪鸡肯卖中型直升机而且价格奇高,北方邻居的米8、米17便宜些但航电落后……总之只能算凑合用。

只是对于高原地区,最让老陆心动的只有2架直升机:

ch47“支奴干”,以及sh60“黑鹰”。

“黑鹰”技术先进性能优良,部署方便很有利于小队级的隐蔽突进。

而“支奴干”虽然更笨重但运载能力超群,10吨级的载重已经能搭载很不错的装甲车以及重炮火力。

两个陆航团对高原只能算开胃菜,旺盛的补给需求下对直升机的渴望近乎无穷无尽。

看见gz20的一瞬间,他们都已经想好国内在研的几个轻型装甲车项目需要改变设计参数,优先适配gz20的货仓尺寸以及重量。

“这个gz20真了不得,你们居然搞定了t55!”

考察组中汇集了几乎国内各个直升机总体、动力科研院所的人马,最感兴趣的当然是那台仿制自t55l11的“东江wz2800”涡轴发动机。

正在仿制的直8使用的是仿制自髪鸡特博梅卡iiic的涡轴6c发动机,重量380公斤可输出1400千瓦功率,而东江wz2800以620公斤重量输出2800千瓦,后者的功重比要高出27%。

更关键的是东江wz2800继承了t55的优点高原功率衰减比涡轴6c少得多,并且从样机的测试数据看可靠性基本没太大问题,说不定能达到原版t55的水平,比特博梅卡iiic要翻几乎一倍。

盖金仿制成功t55,意味着国内其他所也马上能基于这款发动机设计新的重型直升机。

现在的直8需要3台涡轴6c才能提供4200千瓦,起飞重量13吨。

可要是拿着两台东江wz2800,学习帝国的ch53搞一款新的传统布局运输直升机,基本可以达到ch53a早期的水平。

毕竟除了ch53k“种马王”,早期型ch53a也是20吨级直升机,只是使用的t64涡轴发动机性能要比t55高8%左右,完全有仿制个青春版的希望。

哈飞和倡飞的研究员看到gz20本来心里都酸酸的,不过当听唐文说已经投入15亿元后就一点也不嫉妒:

一年多时间砸下去15亿,最终总预算起码奔着25到30亿。

仿制直8兜兜转转十几年才掉10亿多点呢!

他们现在的心思都在以后围绕东江wz2800设计新直升机上,完全没注意到队伍中有一个人还哭丧着脸。

后者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失魂落魄地望着试车台旁边的核心机,连唐文都注意到了。

常布斯偷偷在他耳边解释:

“那是331厂,株洲厂的,涡轴6c就是他们在搞没想到也过来了。”

唐文有些疑惑:“为什么他看起来很不开心?”

常布斯:“大概,是担心涡轴6c会受到影响吧……”

唐文秒懂,这个时候的军队因为缺钱在面对研究所时稍微有点“渣”,经常项目说不要就不要。

后世军迷经常诟病很多款装备、发动机明明只需要临门一脚就能出世,却被无情取消功亏一篑。

但站在当前的历史,本就不宽裕的军方哪里敢去赌一个未完成的无底洞呢?

历史的遗憾莫过于此,常布斯特别能理解331厂的人心里什么感受,心情也稍微有些低落。

不过唐文却忽然笑了下,对他说道:

“如果涡轴6c项目取消团队解散,我们就把人都挖过来。”

常布斯:“……”

一旁偷听的老张:“……”

“不,不,涡轴6c不会取消,直8和支奴干的生态位是不重合不冲突的,并且直8还有上舰需求呢。”

老张声音故意较高,让331厂来的代表眼神恢复了神采。

唐文:“那如果我再拿出ch53呢?”

“……”

“给自主工业留点希望吧……”

老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如果ch53也搞出来那直8还真悬了!

……

考察组来的第三天,盖金毫不避讳的在媒体上使劲鼓吹gz20,一副国产支奴干近在眼前的样子。

与此同时,棱角大楼也在飞速汇总分析相关的情报。

“gaijin的速度太快了,唐向我们展示了不可能的速度!”

汤姆都不用看什么资料,立即就提出了疑问。

航空机械厂搬过来都才一年呢,再早还能比这更早?

别说仿制,就算一年前波音授权盖金全套资料,帮助建厂再手把手教授,大概也就是这个速度了。

“不,我们不应该只看现在。”

布雷斯特把常布斯的大头照钉在黑板上:

“这个人是y10的前设计师之一,他可能根据唐弄到的早期ch47萌生了仿制想法,有充足证据表明他带来了很多前院所研究员,包括曾经参与直17、仿制b234的那些人。

这不是从零开始,起点至少在50%,唐只是用海量资金作为催化剂助长了直17的重启,gz20就是直17!”

布雷斯特猜测几乎等于真相,没有那批参与直17的研究员,哪怕有全套资料也绝无可能如此之快。

对于仿制速度的谜团解开,但汇报上去后参联会并不在意。

参联会叫来了波音coo哈里·斯通塞福,后者的结论是:

“gz20已经走上正轨,如果顺利2000年就会定型开始小批量试产。”

拉姆斯:

“有没有可能,像掐死y10一样卖出去一些ch47,打消自研……”

“这不可能。”

卡济米尔兹立刻否决了这个想法:

“唐一点都不缺钱,根据iaa对他的人物画像,就算出于闲的没事做他都会继续投钱推动gz20继续走下去。

更何况如果我们为了终止gz20放开出售ch47,并不影响最终结果。”

一旁的哈里替卡济米尔兹解释:

“ch47最大的用途就是在高原,需求数量相比民航少得多,即使东大陆军高价买几十架也足够达成战略目标,溢价是可以接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