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 这是什么?这是国策!  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字:学!给我把现代大型项目的整套管理流程和技术标准彻底吃透。

同时,就在这一年半里,辉远建筑要完成我刚才说的所有'内功修炼'。

大规模招聘顶尖人才,尤其是从中建、中铁这些单位挖有经验的工程师。

将所有该添置的设备,无论是国产顶级还是进口的,全部配置到位。

这一年半,就是给你们的学习期、准备期和缓冲期。

到99年下半年,这个项目竣工的时,辉远建筑必须脱胎换骨,要具备独立或者作为主导方,承接同等规模大型综合体的能力!”

顾俊辉说着停顿了下,目光扫过全场,

“这不仅是第一个,更是一个标杆,一个开始。

未来在上海,就是'辉远上海中心';在深圳,就是'辉远深圳中心'。

我们要在国内每一个核心城市,都打造一座代表辉远品牌、成为城市新地标的超级综合体。

这绝非终点,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巨擘之城,未来需要第二、第三座辉远中心!

你们或许会问,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敢投入如此重金?

因为大势在我!

东南亚危机之后,国家必然要大力刺激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

这是什么?这是国策!

未来的二十年,将是城镇化加速的黄金十年,是汽车进入家庭、消费全面升级的爆发二十年!

教育、医疗、传媒、房地产、汽车产业、高科技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们此刻布局,就是要站在时代的风口上!

这意味着,在座各位的事业,无一例外,都将与这场宏大的时代进程紧密绑定。

辉远传媒需要线下流量入口和实体场景,辉远建筑和未来的辉远地产将是打造这一切的基石。

而这,还仅仅是开始。

看远十年,当辉远集团在实业领域扎根,我们的布局绝不会仅限于商业地产。

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中心,我们的汽车产业必将崛起。

到那时,我们需要的所有现代化厂房、庞大的研发基地、乃至矗立在核心城市的区域总部和超级摩天大楼……

这一切的建设任务,将由谁来完成?”

他无需等待答案,目光灼灼地看向韩建国。

“答案就是届时已然脱胎换骨、成为国内顶级营造商的辉远建筑!

韩叔,你肩上的担子远不止于承接外部项目。

光是我们辉远体系自身未来十年的扩张,所带来的建设需求,就足以支撑起一个巨无霸级的建筑和地产公司。

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能自我循环、相互赋能的企业生态巨轮!

戴总看着主位上挥斥方遒的顾俊辉,心中感慨万千。

之前,还觉得顾俊辉对辉远传媒的扩张已是雷霆速度。

刚在京城立稳脚跟,就去布局日本、整合香港,接着又要进军韩、台、东南亚。

可听罢这地产与实业的宏伟蓝图,与之相比,传媒之前的步伐只不过是“按部就班”。

而许安红虽早已熟知顾俊辉的雄心,但每次听他勾勒蓝图,依然会被这种宏大的格局和跳跃性的战略所震撼。

起初他们的理解还停留在“为影院找场地”或“开发房地产”。

但顾俊辉早已将每个业务点,串联成了覆盖文化、金融、地产、乃至未来制造业的庞大生态面。

田甜站在一旁也很是惊叹,在顾俊辉身边越久,越觉得老板深不可测。

知道这些看似宏大到不可思议的计划,其核心逻辑往往却又异常简单直接。

精准的战略眼光、强大的资金支持以及关键节点的到位资源,只要这几样具备,在顾俊辉手里就能迅速变为现实。

而此刻的韩建国,已不仅是热血沸腾了,而是感到一种近乎眩晕的震撼。

如果不是顾俊辉在一年多时间里,将戴总那间小小的音乐室打造成估值数百亿人民币的传媒帝国。

他一定会认为眼前这个年轻人在夸夸其谈。

想到未来那些遍布全国的辉远中心、那些现代化的汽车城、以及高耸入云的集团摩天大楼,都可能将由自己管理的企业亲手建造。

这不再是简单的生意,而是在亲手塑造一个商业帝国的物理形态。

韩建国站起身,因激动而脸色微红。

“俊辉!我……我老韩别的不敢说,就一句话:你这艘巨轮开到哪里,我就给你把基石打到哪里。

回去后,就立刻组建最强的学习班子,就是睡在工地上,也一定在这一年半里把真经取回来!”

会议在韩建国激昂的表态和众人心潮澎湃的情绪中临近尾声。

具体的事务性安排交由下属对接……

顾俊辉回到办公室,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长安街。

办公室内很安静,与他刚才在会议室里描绘的那幅喧闹、蓬勃的未来图景形成鲜明对比。

推动如此庞大的实业计划,并非一时兴起。

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生态…这些自然是未来二十年的战略核心。

但眼下,通过朱副总、许主任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国内经济的艰难。

就业、发展、地方财政…处处都需要实实在在的产业去支撑。

金融市场上纵使能赚取百亿千亿,但若没有实体产业作为根基,终究像是无根浮萍,华丽却脆弱。

而一个能有着数万、乃至数十万员工,带动上下游数百万人生计的企业集群,才是真正扎根本土、造福一方的基石。

这能创造巨大的税收,带动地方经济的腾飞,这是实实在在的贡献。

无论是个人成就感的满足,还是与各方层面构建起的坚实而积极的关系,都源于此。

在这个过程中,财富、影响力、话语权,自然会水到渠成,远胜于单纯的资本运作。

未来的海外扩张,也绝非仅仅为了攻城略地。

收购海外的矿产,是为了保障国内新能源汽车与基础建设的资源安全。

布局海外的金融网络,是为了能更好地反哺国内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甚至更远的未来,那些需要天量资金投入的高科技领域。

芯片产业——这些才是真正的“吞金巨兽”和产业明珠。

没有强大的综合实体集群和现金流作为支撑,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而顾俊辉这野心的底气,正来源于在金融市场上的纵横捭阖。

东南亚危机带来的巨大机遇,让他在短短数月内积累了令人瞠目的巨额财富。

而在韩元汇率、股指期货上短线操作,日元汇率、黄金期货、原油期货的长线布局,将带来源源不断的、近乎恐怖的现金流。

正是这庞大的资本预期,给了他如此大规模推进实体布局的惊人底气。

敢于将别人需要十年走完的路,压缩到一两年内全面启动。

同时,与高层领导的交流,让顾俊辉真切感受到了那份殷切的期望与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不易。

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动力。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这其中的意义,远超越商业利润本身……

窗外,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为远处的故宫建筑群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就在这时,顾俊辉手机铃声响了。是楚若琳来电,到晚饭时间了。

静园那里,坂井泉水、佐藤千夏、中森明菜、中山美穗、中山忍、藤原纪香、周惠敏、蓝洁瑛,好多美人在等着他回去吃饭。

今晚算是为她们践行,明日美人们就要各自返回日本、香港了。

等明天下午与爱特信的张朝阳谈完,后天他也要返回深圳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