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通透世界
日月如梭,两年光景冉冉而过。
在桃甸村,任韶扬和定安度过了二十岁的生日,全村老少皆来,一同欢庆。
就连远在武当的小半道人,洞庭的浪翻云,慈溪镇的厉若海,甚至帝踏峰的秦梦瑶,都根据交情大小,来庆贺的庆贺,送礼的送礼。
属实面子拉满了。
桃甸的“三高宅院”也是扬了名,武昌府的江湖中人皆知此地乃是绝顶高手“塞北三凶”所在,故而视作龙潭虎穴、江湖圣地,一时多少传说依此而流传江湖。
尤其是有个名叫韩柏的韩府小厮,偶然在客栈宣扬“塞北三凶”每个人的外号。
什么任韶扬号称“白衣剑神”,那个任红袖外号“血衣人”,黎定安号“刀皇”。
这三个外号极其响亮,武昌府的江湖子刚开始觉得狂妄,只是一想到他们出道以来所做的疯狂之事,竟然觉得这等狂妄名号,分外符合他们三人的风格。
故而短时间内,三凶的外号传遍了大江南北。
小叫在今年也过了十八岁的生日。
忽忽两年之间,一扫往日平板身材,变成了一个明艳高挑的女子,又因为“天怒真气”散发勃勃生气,整个人充满元气,一笑之间,感染力拉满,甚是神采奕奕。
在桃店村,小叫就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村”,是多少老少爷们的梦中情人。
有外县的媒婆不懂事,瞧着她出落得美艳大方,便想登门说媒。
可刚刚进了桃甸村,便被一帮大姑娘小媳妇打跑,更是被群半大小子喂了一嘴的粪,气得惨叫而逃,却也再没人敢来说媒。
而这两年,任韶扬和席应真结成忘年老友。两人对弈习武,谈玄论道,通宵达旦,乐而忘倦。
小叫从小没有父母,如今和席老朝夕相处,也是真心相待,于是在自己的生日那天,对席应真说:“席爷爷,我听说您没有孩子,我也从小没有父母,您不嫌弃,我就当您孙女儿,给您养老。”
席应真本来也非常喜欢红袖,当即就认她做了自己的孙女,老怀大慰。
直言这几年在桃甸村,是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光。
阳春三月,桃甸村北面山上一道瀑布飞泻而下,到了谷中化为交织的溪流,将谷中一片桃林滋养得生机勃勃。
此时整个村子的桃都开了,落英吹雪,妃红俪白。
这个时候,大江南北的行商便会来到此地购,再转卖到附近的州县。
今年有任韶扬教村民腌制桃,使得这些依旧娇艳得如刚刚采下一般,香甜可人。
行商大喜,价钱也比以往多给了两成,这些桃行销各省,可以做成江南汝成斋的桃糕,御生堂的清茶,兰沁坊的胭脂水粉单是每年桃的收入已足够村民一年的用度。
不仅如此,定安还教了他们以桃酿酒,名唤“桃酿”。
这酒一出,便引得交口称赞,这桃色美酒,馨香四溢,清淡口柔,深得村民喜爱。
便是席应真也大赞:“桃酿得春风醉,笑指间月满天。”
让这“桃酿”的名声大噪了起来。
孤山之上。
任韶扬像是没有半分重量,轻轻踩在被山风吹得摇晃的桃树枝上,白衣翻飞,正一手拈着片绿叶,随意吹奏乐曲。
这时来风大了许多,他袍袖狂舞,可整个人随着桃枝飞晃,却并不落下,仿佛一片羽毛焊死在枝头。
这画面当真诡异难测。
同样的,任韶扬吹着的曲子也是没有定式和有规矩,随心而作,高处如三峡猿啼,欢处如万人同笑。吹到精妙处,跌宕起伏,引得山上雾气随着翻涌,变换万千。
就在这时,他的丹田陡然一跳,真气流转不定,时如奔马,时如逆龙,猪突猛进,引得气血翻腾。
任韶扬不胜惊疑,自他修行有成,真气流转几乎一马平川,如今这般异象,却是让他想到了当年在鲸背上和梁萧一同领悟“鲸息功”的场景。
如今他吹奏的曲子,暗合山岚狂风,阳春三月的熹微,更是符合所见的桃乱落如雨,清泉自流的场景。
一切一切,已经不是曲调,更像是风景。
任韶扬想到《庄子》里所说的“三籁”之境。
“世间有三籁,人吹箫管为人籁,风吹地窍为地籁,天吹万物为天籁。”
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