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魏范  我以科举证长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除非有重大抉择,比如打落某位学子,追毁出身文字,需魏范定夺。

此刻,一众监考官、阅卷官,在王宗靖、徐长缨的带领下,集体来见魏范。

王宗靖瞥了一眼徐长缨,徐长缨率先出列,拱手道:“启禀魏长老,方才有考生喧哗棚中,言称评分有误,拒不服从,还勾连他人起哄滋事。

诸官已议,此风不可长,请长老允准,将其逐出榜籍,追毁出身以来文字,以儆效尤。”

王宗靖神色冷肃:“此人无端质疑学宫判卷之公允,言语狂悖,勾连聚众,有意搅乱科场秩序,意图险恶。”

沈明周声音温和,却语带讥刺:“其人虽首场得分尚佳,但才品有亏,若听之任之,岂不令天下学子寒心?”

三人说罢,众监考官中,附和者极多。

殿中香火缭绕,魏范却仍无言,只是垂眸,手指轻敲案几边沿,声声如鼓。

空气似凝,众人对视,气氛隐有异变。

须臾,魏范终于抬眸,“既是公论,拿该员学籍来。”

徐长缨暗喜,王宗靖眉眼带笑,沈明周暗呼一口气。

向宇虽觉可惜,但现在争论的不是考卷,是薛向带头闹事,干扰考风考纪,他即便想出面维护,也找不到理由。

不多时,薛向的出身文字和学籍,一并呈上。

书办摊开文字,魏范才要落笔,忽地瞥见“薛向”二字,持笔的手一抖,滴落一滴朱墨,落于案上霜纸,殷红如血。

“此人因何闹事?”

魏范搁下朱笔,

话至此处,声线一顿,殿内温度仿佛骤降三分。

王宗靖、徐长缨、沈明周皆瞧出不对来。

徐长缨道,“薛向考的九十三的高分,却大言判卷不公,要求复核。

此人虽稍有才名,但自以为能挟此名声,邀得好成绩,这是妄想。

还请长老严惩,以儆效尤。”

“取薛向答卷来。”

魏范本坐姿安然,此时却缓缓起身。

那一刻,宛如大岳拔地,阴云在窗外翻滚,风从朱户缝隙灌入,纸卷微动,香烟皆倒。

众官一惊,徐长缨脸色微变,低头拱手:“长老,您这是?”

“本长老公事公办,尔等当我闭目塞听,不曾听过薛向的名声么?他的考卷,老夫还不能看上一眼?“

魏范冷声说罢,眼中隐隐有雷霆之意。

只是这雷霆降落的方向,好像大出所有人预料。

不多时,薛向的考卷被取来。

魏范览罢,轻哼一声,让传下去。

不多时,场间一片嗡嗡。

“这,这是怎么回事儿,沈明周,三十八分,你是瞎了眼还是瞎了心?”

“这篇文章,论理精到,论据详实,条分缕析,文字优美,乃是历年罕见佳作。”

“徐长缨大人,沈明周和向宇初判和复核的成绩,差距达到十分,按律虽可折中论绩,您这个主考也有裁决之权。您为何不管?”

“虽说此卷尚有品评余地,但这不是此子乖张,对抗监考厅、判卷厅的理由。”

“理由?”

一直冷眼旁观的魏范淡淡一笑,目光扫过诸人,“我倒不知,从何时起,‘理由’二字,竟可随意裹挟己见、打压英才。”

他愤怒地一拂衣袖,“沈明周,你是当真瞎眼,还是谁说了什么,此文文义何等锋正,气骨何等纯粹,你这三十八分是怎么打出来的?”

沈明周额头冒汗,拱手道,“此子言语之间,似有赞成变法之意。

朝中局势纷争,正由变法而起,下官生恐此子不识天高地厚,搅入朝争,故而压他一头。”

时论题是主观题,阅卷官确实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

徐长缨道,“我的意见和沈大人一样,故而并未裁决此卷。”

魏范冷笑连连,“什么时候,朝争也要淹入科场了?

科场论文,只要不出犯上作乱之语,言之成理之论,皆可。

尔等身为监考、阅卷官,竟敢自作主张,以朝政之名,黜落贤才,简直岂有此理!”

魏范厉声道,“徐长缨、沈明周,即刻起,你二人暂停监考、阅卷之职……”

“魏长老。”

王宗靖面色煞白,高声道,“监考官、阅卷官身份已定,岂可中途更换?州伯那边,须不好交代。”

“你休要抬出州伯压我,抡才大典,权属学宫,州伯须管不到老夫。”

魏范白眉扬起,“王宗靖,你身为监考,最近在蛐蛐什么,真当老夫不知。

给你留着面子,休要不识抬举,否则老夫上禀学宫,毁废你的学籍,也只在反掌之间。”

王宗靖怒极,却不敢再辩。

学宫的权力太大了,他虽是州伯派下的监考,但也只是秀士的位份,比之郡生也只高一档。

学籍还在州学宫,魏范要拿捏他,不要太容易。

可王宗靖想不明白的是,弄一个薛向而已,魏范怎么这么愤怒。

他是薛向亲戚不成?

看魏范这个劲头,维护私生子,也不遑多让了。

“传老夫法令,经监考厅复核,判卷确有疏漏,但考绩已定,不可更改。

薛向申请复核,其情可悯,但法理不容,申诉一次,再犯,必定严惩。

宁千军,弄舌卖嘴,搅弄风波,杖责三十,再犯,追毁出身文字,打落考籍。

徐长缨,训诫一次,停职反省。

沈明周,停职待核

…………”

魏范一条条法令传出,殿内针落可闻,唯有香火微颤,蜡泪长流。

无人敢动,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魏范冷哼一声,垂下眼帘,复又如山如岳,仿佛方才那一场惊雷,只是偶然撩起的风。

谁又懂得他内心深处的愤怒。

若是适才一个不小心,错斩的可不止是薛向的考途,还有他魏某人的仙途。

…………魏范的裁断下达后,考棚内外,一时间鸦雀无声,唯风声穿枝,叶叶翻飞,像极了压抑下的躁动心绪。

一众荫生聚在长廊一隅,神色颇不服气。

“此事也太偏了?”

“一个寒门孤生,哪来这等脸面?连沈考官都被停职,宁千军更是当场杖责……那薛向倒安然无事?”

说话那荫生唇角轻勾,嗤笑一声,“我看这位魏长老,莫不是……早与他结识?上头吩咐了的?”

这话虽轻,然在静寂中格外清晰,数名荫生皆微点其头,脸上不平之色昭然若揭。

“凭什么?”

“是啊,若这都能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秋闱大比还有何庄重可言。”

一时间,暗流涌动,几欲喧然。

就在此刻,众人的文箓戒骤然一震——微不可察的光华自众生指间浮现,如朝雾初升,淡青流彩,直入脑海。

一个个文字赫然浮现,字字如墨龙盘踞,结构严整、气势逼人。

“这是……”

“薛向的……考卷?”

荫生们尽皆一愣,连声音都哑了半分。

“百年朝格,弊积如山。若不有动,枢机将坏;若不有决,礼纲将倾……”

“好……好重的笔力!”

“这开头,我看着就心惊……”

“这气势,简直不像是同龄人写出来的!”

怒意未消的荫生们读了不过数行,脸上讥色便一寸寸收敛下去。

那之前讽魏范“偏私”的荫生,唇角微动,终究说不出话来。

监房之内,宁千军正伏跪在地,背上血痕隐隐,行刑之人退去。

他在眼眶中打转良久的眼泪夺眶而出。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上面虽未更改薛向的分数,但到底是复核了考卷,不然他不会有此严惩。

三十杖,打在背上,他受得起。

关键是,屈辱,莫名的屈辱。

“不公,不公……”

他握紧了拳头,咬牙切齿,低声嘶吼,“我定当上告。”

忽地,文箓戒传出浮光,没入眉心。

他挣扎着爬起,猛盯着文上几段,眸色越发阴沉,拳头紧得几欲出血。

“不过是……不过是弄些辞藻……”

声音嘶哑,然他到底知道,这番论断,骗不了自己。

如此文章,即便他上告,也是自取其辱。

………………

沈南笙身形伫立在考棚西侧的雨檐下,雨未至,风先凉,水珠自瓦檐滴落,他却半步不移,低头细细品味薛向的时论文。

“……小吏因庸苟权,大吏因避失纲。士风颓而莫敢言,朝堂乱而莫敢视。愿陛下信而用之,以决天下之危……”

他目光炯然,轻吸一口气,喃喃道,“到底是轻看他了。”

…………

楼长青立于两步之外,未发一语,脑海中薛向的考卷文字,仿佛化作千万雷霆,在他脑海中轰鸣。

他自负才华过人,不让于人,可此刻只觉得薛向所做的一句句文字如锤,生生钉入心湖。

良久,他低声道:“便算他满分就是,还有下场。”

…………

凌雪衣衣冠胜雪,立于廊下角柱,衣袂被风掀动,静静思索着薛向时论文的最后一句。

“推恩于四海,星火可燎原。此之谓也!。”

他轻轻阖眼,薄唇吐出四字,“胸襟如海,倒似人族英雄。”

语落,长廊风止,一瞬肃然。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