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6章 筹备西征  大汉:我是皇太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6章 筹备西征

“陛下!“御史中丞王肃手持笏板,声音洪亮,“昔年孝武皇帝征討乌孙虽胜,然將土死伤殆尽,国库空虚,百姓流离!此乃前车之鑑,不可不察!“

殿內眾臣纷纷附和,刘裕端坐御座,神色平静,似乎早就在等这句话,他缓缓抬手,殿內顿时安静。

“王卿所言极是。“皇帝微微一笑,“但朕此次西征,与孝武皇帝不同。『

刘裕站起身,走到殿中央悬掛的《西域舆图》前,手指划过河西走廊,直抵贵霜边境。

“孝武皇帝征乌孙,用的是汉军主力,粮草辐重皆从中原千里转运,损耗巨大。“他转身看向群臣,“但朕此次西征,全部是骑兵,主力是鲜卑、乌孙骑兵,粮秣虽然也会带一些,但更多的是胡人的牛羊!“

他顿了顿,又道:“胡人逐水草而居,牛羊既是食物,也是辐重。如此一来,大军无需依赖中原运粮,损耗自然大减。

2

王肃皱眉:“即便如此,军械、火药、弓弩仍需朝廷供给,耗费不菲!“

刘裕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王卿问得好。“

皇帝拍了拍手,侍从立刻抬上一块巨大的漆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此乃《討伐贵霜国债章程》。“刘裕朗声道,“朝廷发行专项国债,第一笔三百方银元,用於购置火器、弓弩、鎧申等军需物资以及汉胡两部的安家费用。“

他指向漆板上的条款:“国债以战爭缴获、贵霜和天竺的大司农、少府税收为抵押,若我军胜,则用贵霜赔款和天竺商税偿还;若我军败———.“

他故意拖长了音调,群臣屏息凝神。

“若败,那就发行新的国债,徵招新的军土,直到打贏为止!朕富有四海,

自然可以不在意,但朕深知大汉士民需要天竺大平原的粮秣、、金银珠玉,

朕执政为民,自然要为大汉士民而战!“

殿內瞬间譁然,虽然大傢伙看到使者的上书和日记相信天竺富裕,但朝廷这样的玩法出乎意料,而皇帝这种说辞,看著大义凛然,但怎么也掩饰不住里面赤裸裸的劫掠之心!

“这、这岂不是空手套白狼?“王肃瞪大眼睛。

刘裕大笑:“王卿此言差矣!这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朕和天下人共担风险、共享利益,昔日孝武皇帝对匈奴作战,若是发行国债,每战所得牛羊变卖后优先归还国债,而不是用来奢侈,修建陵园,又何至於天下户口减半!

朕深知天下不仅仅是朕一人之天下,乃是万民之天下也,朕自然要为天下万民考虑!“

皇帝环视群臣:“诸君若信大汉必胜,便认购国债,日后分红;若不信,便不认购,朝廷绝不强求。“

皇帝这番话,很多大臣们听著怪怪的,皇帝有这样的自觉,自然是大好事,

可对外征伐竟然也可以这么说,这不是是太后教得吧?

皇帝见压制住了大臣,心情很好,而在皇帝的安排下,次日一早,洛阳各部都发增刊《天竺出使记》,同时发评论员文章。

自《天竺出使记》全文刊载於《洛阳新报》后,整座都城都陷入了一种奇异的躁动。茶馆酒肆里,士人商贾们爭相传阅报纸,时而拍案怒骂,时而喷喷称奇。

“贵霜蛮夷,安敢如此!“一名青衫士子愤然將报纸拍在案上,墨汁溅湿了袖口也浑然不觉。

报纸第三版赫然印著《汉使受辱记》:贵霜王將大汉使节囚於铁笼,逼其跪拜太阳神像。使团多位汉军將士寧折不弯,竟被烈日暴晒而亡。

“汉使以血在囚衣上写'汉节不可夺'五字。“邻座老者声音发颤,“这般气节,当立庙祭祀啊!“

酒肆角落里,几个蜀人打扮的男子却盯著另一篇报导。报上细述天竺曲女城的景象:金庙的尖顶镶嵌著上千颗宝石,市集上的胡椒堆积如山,连乞弓用的饭碗都是黄铜所铸.··

“若真如此富庶:“为首的蜀商喉结滚动,手指无意识地摩著腰间算袋这种矛盾的情绪在次日达到顶峰,当朝廷將《討伐贵霜国债章程》张贴在朱雀闕下时,围观人群里同时爆发出欢呼与质疑,

“以战爭缴获和贵霜三十八城关税为抵押?“绸缎商赵掌柜挤在最前排,鼻尖几乎贴上告示,“还写明优先偿还顺序?“

他身旁的波斯珠宝商立刻用生硬的汉话解释:“就是说先打下哪座城,就先分那座城的钱!“

人群后方突然传来冷笑:“诸位莫不是忘了征和年间远征大宛的教训?“

说话的是太学博士许畅,他广袖飘飘站在台阶上,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当年李广利带六万精兵西征,回来不足万人。贵霜比大宛还远三千里,诸位准备填多少性命进去?“

躁动的人群为之一静,几个已经掏出银元的商贾悄悄缩回了手,不过立刻有反驳的声音,“诸位难道不知朝廷此次更换了战法·.”

而此时在城南王记茶楼雅间內,洛阳六大商行的东家们正秘密聚会,“国债年息八分,看著不高,但胜在稳定,而且朝廷信用担保,总不至於拖欠不换!“

盐商代表敲著茶盏,“但贵霜太过遥远,国內又多大山,当年西域都护府鼎盛时,商队尚且十去五返,这个仗若是打得不好,又来第二波,第三波国债就麻烦了.—.“

“此一时彼一时。“来自交州的舶来品商人突然展开一卷画轴,“诸位请看,这是交州新到的天竺细密画。“

画上展现著恆河边的冶炼作坊:奴隶们正將熔化的金水倒入陶模,一旁堆积的成品金砖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疼。

“画师是我重金收买的波斯人,绝无虚假。“商人压低声音,“据他说,贵霜人守著金矿却不懂冶炼,用的还是千年前的老法子,和秋黄岛的土蛮有的一拼..—.“

转机出现迅速出现,就在国债章程公开后的第三天,朝廷张贴告示,宣称將在西市公开展示新式火器,所以一大早西市已经人声鼎沸,整个洛阳城的官员、

商贾、豪强、土人乃至寻常百姓,皆蜂拥而至。

虽然洛阳城上下都知道朝廷有新式火器,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亲眼看一看,谁也不放心,所以这些人,一边等候,一边议论纷纷,有说朝廷此次西征必胜的,也有忧心劳师远征的,但更多人只是单纯想看看那传闻中能“一炮摧城“的神威利器。

市集中央,一座丈余高的木台早已搭建完毕,四周禁军持戟而立,维持秩序。台上覆盖著厚重的黑布,隱约可见其下凸起的轮廓一一那必是传说中的新式火炮。

台下人头赞动,前排挤满了身著锦袍的商贾与头戴进贤冠的士人,后排则站著不少布衣百姓,脚张望。

“听说这炮能打六里远,比投石机厉害十倍!“一名绸缎商对同伴低声道。

“六里?“同伴瞪大眼睛,“那岂不是站在城下就能轰塌城门?

“嘘一一少府的人来了!

少府丞郑群身著絳色官服,缓步登台。他年约四旬,面容肃穆,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威仪。台下顿时安静下来,千百双眼晴齐刷刷盯著他。

“诸位父老。“郑眾拱手一礼,声音洪亮,“今日奉陛下旨意,向洛阳士民展示格物院新制火器一一神威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