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要上前线的侯恂与审讯
大同十二年(1636年)七月二十日,金陵城,文华殿,
往日匆忙的官员,此刻他们也显得有些慌乱,整个南明上下他们是消息最灵通的人之一,自然知道此次大同军南下决心之大。
扬州的粮食堆积如山,各种火炮,火枪塞满了扬州的武库,南阳府,汉中府也传来相同的消息。
此次大同军南下规模之大,要超过5年前进攻关中之时,根据这些物质判断军队数量,是当年中原之战了两倍以上,朝廷要扛不住这一波进攻,大明就真彻底灭亡了。
而朝廷能不能扛得住大同社,他们是最清楚,南明朝廷的军事实力远远不如当年的朝廷,而现在大同社的实力却比当年还要强大两倍,哪怕做最简单的加法计算,他们也知道,这次朝廷大概率是扛不住了,所以他们才无比惶恐。
“子瑜!本官的奏章在哪?“內阁次辅文震孟突然在自己的值房高声喝问。
连喊数声无人应答,一名年轻文吏战战兢兢提醒:“阁老...子瑜兄祖母病逝,已辞官守孝去了.::“
“守孝?“文震孟环顾值房,发现人少了很多,他清点一番。发现称病告假的官员竟有两成之多!他胸口一阵发闷一一树倒孙散!连这些朝廷命官都不看好大明能挺过这一劫了!
文震孟无奈的嘆口气,来到文华殿,六部尚书两位阁老,他们匯聚於此。
锦衣卫指挥使祖泽润道:“锦衣卫探查到消息,左良玉在秘密和大同社接触,想要献出襄阳城,保住自己的富贵。”
“什么?!“满堂譁然!襄阳若失,长江防线將门户洞开!所谓的天堑,將成笑话!
“必须除掉左良玉!“范景文拍案而起,“绝不能让襄阳落入敌手!“
元朝进攻南宋已经告诉他们襄阳的重要之处,襄阳要是沦陷了,南明朝廷就彻底完了首辅侯恂却出人意料地冷笑:“慌什么?大同社只答应留他狗命,却要他吐出歷年搜刮的民脂民膏。左良玉这守財奴岂会答应?双方还在扯皮。“
“左良玉也是昏头了,也不想想他当年在中原杀害了多少无辜的平民百姓,大同社號称为民请命,虽然他们虚偽,但这种自砸招牌的事情肯定不会干的,他不付出一些代价想要活下来,也不看看大同社的那些將领会不会答应。”
眾人看向侯恂,內心却是想著,当年他要不是在凤阳府大开杀戒,屠杀了几万无辜的百姓,也不至於上大同社必杀的名单,连投降的后路都没有。
文震孟想了想道:“主將动摇,军心必溃!我等必须未雨绸繆!“
侯恂阴沉著脸看向范景文:“范尚书,你即刻率五万精兵进驻黄州府,暗中联络湖广士绅,看看能否架空左良玉,夺其兵权,襄阳不容有失,一定要掌握在朝廷手中。“
“下官领命!“范景文拱手,却掩饰不住眼中的忧虑一一五万兵马,在如今捉襟见肘的形势下,几乎是朝廷能拿出的最后家底了。
侯恂环视眾臣,决然道:“明日老夫亲赴镇江督师!金陵...就拜託文起了!『
他有点担忧前线的局势,尤其担心下面的將领投降,所以他必须要在前线,掌握第一手信息,好隨时堵住漏洞。
文震孟肃然应诺:“首辅放心!某必保金陵无虞!“
祖泽润继续道:“昨日锦衣卫破获大同社金陵地下组织,擒获头目李信,共抓捕乱党百余人,参与乱党的百姓八百余!“
听到“李信“这个名字,侯恂眼中进射出刻骨恨意!
徐晨,李文兵是读书人,刘永是米脂大族之子,傅山是官宦世家,李信是兵部尚书之子,这些人原本应该成为大明朝的中流砥柱,但现在却成为了摧毁大明的元凶。
刁民造反也就算了,毕竟他们活不下去,只能选择死命一搏。
但大同社领头的那些人,有哪一个是活不下去?
哪一个又不是大明朝的受益者,天下动盪不是报国。反而造反,这比刁民造反更让人厌恶。
“严加审讯,十日后...菜市口公开处决!“侯恂咬牙道,“让天下人看看,背叛朝廷的下场!“
文震孟犹豫道:“其中不少是士族子弟...是否暂缓...“
侯恂粗暴打断。道:“越是在这关键时刻越要坚定朝廷的信念,不处死他们,还不知道多少人要三心二意,想著投靠大同社。”
文震孟的话让侯恂忍不住怒火中烧,当初选他做內阁首辅,就是看中他没退路,不会出卖江南的士绅。
但现在是江南士绅在出卖他,这些年多少江南的士族渡过长江,跑到扬州去,金圣叹,黄宗羲,顾炎武,任大任,甚至连夏允彝这样前朝廷官员也投靠江北,
江南士绅还假悍悍的把这些人革除族籍,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么聊斋?
文震孟担忧道:“如此只怕地方不稳,”
侯恂严厉道:“再让他们和大同射勾搭下去,朝廷都没了,还管看地方稳不稳。只有把这些人斩了。让他们了解朝廷的决心,地方上才能稳定。”
“查清情报,十日后,就在金陵的菜市口,把这些乱党给斩了。”
“遵命!”
郑三俊忽然提出一个尖锐问题:“朝廷地处前线,是否...暂迁赣州以避锋芒?“
侯恂断然否决:“迁都只会动摇军心!若胜,天子威望更盛;若败..:“他顿了顿,
露出一丝惨笑,“宗室子弟自会另立朝廷!“
散朝后,侯恂匆匆返回府邸。“少爷呢?“他厉声问管家。
“在...在张薄大人府上.::“管家吞吞吐吐。
“又是张天如!“侯恂额头青筋暴起。这个復社领袖,虽被自己打压,却始终是儿子侯方域的精神偶像。
当侯方域终於被找到,回书房时,面对的是父亲劈头盖脸的斥责:“大敌当前,还跟著张溥廝混!何时能让为父省心?“
侯方域年轻的脸庞写满不服:“若父亲肯重用天如兄,朝廷何至於此!“
“老夫还不重用他,三年时间让他做到一品督师,天下就没有人比老夫更重用他了。“侯恂怒极反笑,“但他没这本事,他做福建督师压不住士绅,反弄得天怒人怨!若非老夫周全,他项上人头早就不保!“
侯坊域不服气道:“朝廷就是有太多昏官员,你们不能解决天下的问题,还不允许我等年轻人来解决这些问题。
好在天道好轮迴,还有北方的大同社,你们可以压制江南的士子,但压不住大同社,
这天下终究会属於我们这些青年。”
侯恂听到此话勃然大怒,想要教训自己儿子一顿,但看他如此倔强的神情,却又颓废的坐下来。
大同社没出现之前,他还能说年轻人没有经验不够稳,需要有他们这些老臣来帮扶。
但大同社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却把他们这些老人打的落流水,江南的年轻读书人之所以这样躁动,就是有大同社为例子,他们觉得朝廷的老人治理不了天下。还要占著位置,阻碍了他们上位。
他忽然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缓缓坐下:“为父明日就要上前线...此去凶险,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他取出一份文书,“管家会带你去云南隱姓埋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