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听见师傅低声说。
孩子別怕,我带你们回家。
器物有灵,沧海证道。
我收回思绪,问师傅,我还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问。”
“您看,盗墓与反盗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千年百年,此消彼长——到底什么时候,二者才能分出个胜负?”
“胜?负?”师傅转身看看我,道,“古代那些王侯將相,生前身穿金缕玉衣,死后陪葬金银珠宝,因为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到阴间,所以需要陪葬品到阴间继续享受。这种厚葬习俗,虽然满足了墓主的虚荣,但也招来了后世无穷无尽的盗墓贼。”
“我之前查获过一件西汉镶宝铜壶,那壶身镶嵌的宝石先是被汉末盗墓贼抠走了,铜壶又几经转手,到了北宋年间二次下葬,第二任主人用琉璃填补了空缺。结果到了靖康之变时,金兵又来破墓,把琉璃珠子又挖走了。”
师傅说,你瞧瞧,只要地底还埋著珍宝,人的贪慾就无穷无尽。
盗墓与反盗墓的斗爭也会永远继续下去。
“师傅,那假如您百年之后......”我也笑著问,“您觉得,您会怎么设计——您的防盗机关?”
说句大不敬的话,我还挺想亲眼见一见。
“我哪里会设计什么机关?”齐朝暮陪著我胡闹,“再说,防盗机关越精巧,盗墓贼反而越知里面藏著宝贝,越要不顾死活要进去闯一闯。那些古人都精明著呢,用什么九层金锁、流沙悬石、伏火毒烟,机关算尽,但你看看,他们可曾拦住半个盗墓贼?”
关键是要移风易俗,要树立文明节俭的殯葬新风,才能彻底扼杀盗墓陋习。
齐朝暮最后对我笑一笑:
“徒弟,我交给你个终极任务吧。等师傅百年之后,假如没留一男半女,你乾脆就把我往这片大海里一撒——薄葬,这是世界上最简单、最有效的反盗墓方法,保证生前身后,再不会被任何盗墓贼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