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结局:山河万古色,天地一轮秋  反盗墓:国宝专案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起初,只有零星一点,转眼间,竟呈现燎原之势,绵亘在整座山脊。

“摇下车窗。”齐朝暮吩咐道。

我们不约而同把头伸出窗外。

这一次,我视野里的“星星之火”不再是反盗墓的探测警报灯,而是沿途村民们自发点燃的火把!

大雾里,人们为我们举火引路。

火焰顺著山脊流淌,登上山巔游行,与更远处的火炬手们完成了薪火接力。

星火蜿蜒三千里,恍若一条甦醒的东山巨龙,正盘踞在华夏文明的脊樑之上。

我明白,所有捨生搏命的瞬间,都为了此刻欣欣向荣的火种。

这些雀跃的火种,掠过秦砖汉瓦,掠过唐宋摩崖......它们必將隨著我们中华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產,永远鲜活下去。

这是华夏民族的薪火相传,这是向华夏文明根脉的深深致敬。

——从前的从前。

一方司母戊的铜鼎,一虡曾侯乙的编钟,礼乐齐鸣;一块传国的玉璽,一座紫微的宫城,转斗移星;一只太阳神鸟飞出古蜀国的图腾,一匹铜马踏燕追风,何尊铭刻“宅兹中国”,从此奠定了四隩既宅,九州攸同。

当中华红山女神站上三圆神坛,吹奏一支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骨笛;那一盏照拂汉宫秋月的长信灯,也照亮了长眠地底的十万兵马俑。且看青铜神树的通天,云梦睡虎的秦简,且看轩辕饮龙泉,又去醉里挑灯,看一柄寒光未减的吴鉤越剑。

万剑归宗。

——史书的史书。

爭论著大禹的水,精卫的海,封神补天的传说;爭抢著阿房的宫,鸿门的宴,淘尽英雄的赤壁之战;爭执著略输文采的秦皇汉武,稍逊风骚的唐宗宋祖,还有一代天骄的射鵰大弓。

长安,洛阳,敦煌千窟;临安,金陵,紫禁风物。一阵埋骨江东的风,又送一片降幡出石头,岭南海客谈不尽瀛洲,也收不回关塞的幽云十六。

这是史书道不尽的时代。

惟余莽莽,惟余气吞万里的金戈铁马。

折戟沉沙。

——后人的后人。

指点著《清明上河》与《千里江山》共赴沧海,赏玩著《河图》与《洛书》的万里崎嶇,惊嘆著天机不可道尽的《连》《藏》《周易》,也嘆息著埋骨洞庭的和氏玉璧,千帆尽过,只有一片玉壶冰心,仍然端坐江湖庙堂,讲述忧国忧民的传奇。

这是一个后人无须言的时代。

也许是马王堆的金缕玉衣,也许是游龙惊鸿的兰亭雅集,也许是良渚玉琮的方圆,也许是舍利宝幢的庄严,捧出多少出窑万彩的儿,绽放在生逢其时的盛世人间。

奇绝璀璨。

——千秋的千秋。

只有洗尽风雨的九州,万国来朝的讚不绝口,只有星火燎原的壮志已酬,五星出东方的名垂宇宙。

没了。

山河万古色,天地一轮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