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5章 交付  年代:从哈工大毕业到工业巨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罗诗琪望著丈夫的眼晴,那里面的决心让她无法说出反对的话。

她深吸一口气,勉强笑了笑:“去吧,注意安全。

我和孩子等你回来。”

王建业紧紧拥抱了妻子,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我答应你,一定在孩子出生前回来。”

当天傍晚,一辆解放牌卡车载著王建业团队和那套珍贵的德国检测仪,驶出了第一汽车製造厂的大门。

寒风卷著细碎的雪粒拍打著车窗,王建业望著后视镜中逐渐远去的厂区轮廓,心中百感交集。

“王工,吃点东西吧。”

坐在旁边的陈玉玲递过来一个铝製饭盒,里面是出发前罗诗琪偷偷塞给他的参片和几个馒头,“诗琪特意准备的。”

王建业接过饭盒,指腹摩著饭盒边缘妻子留下的指纹痕跡,心头涌起一阵暖意。

他了半个馒头,剩下的递给后座的冯猛和张炳青:“都吃点,到了二汽厂就没时间休息了。”

卡车在夜色中疾驰,车轮碾过结冰的路面发出咯哎咯哎的声响。

王建业望著窗外漆黑的夜色,思绪却飞向了即將面临的技术难题。

怠速不稳、喷油量波动一一这可能是燃油喷射泵的问题,也可能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甚至可能是整个发动机的匹配性出了问题。

没有精確的数据,就像医生没有听诊器,再高明的医术也难以確诊。

“王工,你看这个。”

陈玉玲突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到某页指给王建业看,“去年苏联专家来访时提到过类似案例,他们用了一种特殊的压力传感器阵列.:::::”

王建业凑近细看,两人的头几乎碰在一起。

笔记本上的字跡工整清晰,还配有精细的手绘图。

他的眼晴亮了起来:“这个思路很好!如果德国设备不適用,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案。”

后座上,年轻的张炳青正小心翼翼地擦拭著检测仪的外壳,生怕有一丝灰尘影响精度。

冯猛则一言不发地检查著工具箱,確保每件工具都处在最佳状態。

卡车在寒夜中行驶了六个小时,终於抵达了二汽厂。

远远望去,厂区灯火通明,显然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抢修。

“王工!你们可算来了!”二汽厂技术科的老周早已等在厂门口,看到卡车驶入,几乎是扑了过来。

他的袄上沾满了油污,眼晴布满血丝,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休息了。

王建业跳下车,握住老周冰凉的手:“情况怎么样?”

“更糟了。”

老周的声音嘶哑,“今早又发现三台发动机出现同样问题,现在已经有十二台车无法交付了。”

王建业点点头,转身指挥冯猛和张炳青小心卸下检测仪:“带我们去车间,马上开始工作。”

二汽厂的车间比外面更冷,巨大的空间里,冷风从各种缝隙钻入。

王建业呼出的白气在睫毛上凝结成细小的冰晶。

十二辆新型卡车整齐地排列著,发动机盖全部打开,像一群张著嘴的巨兽。

“先检测这台。”

王建业指著一辆问题最严重的卡车,转向张炳青,“把德国设备接上,我们先获取基准数据。”

张炳青立刻行动起来,他的手指灵活地在检测仪上操作著,各种指示灯陆续亮起。

然而,就在连接最后一根数据线时,设备突然发出一声刺耳的警报声,所有指示灯同时变成了红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