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四章 建造地下室  末世基建:我靠拆解变废为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然而项安手握可携式工具台的特殊优势:即便是废旧的建材,也能变废为宝,用於工事建设。

陆沉渊首先对小区地面进行了初步地质勘测,確认青檀苑具备施工条件后,两名有土木工程经验的外围成员立即启动挖掘设备开始作业。

藉助专业机械,土方开挖效率大幅提升,仅用半天时间就在小区內开闢出一个深3

米、面积15米x10米的地下空间。虽然规模不大,但作为试验性工程已经足够。

项安查看了系统界面,发现只要明天按时完成日常巡查任务,就能立即达到80管理点数解锁增益。

当晚的例行会议上,温禾匯报了近日清剿变异体的成果:“共发现6只变异体,其中3

只处於静止的休眠状態。我们在其恢復活动能力前就完成了击杀。其中4具户体已於昨日移交雾隱山,新增的2具仍存放在避难所。”

杨鑫补充道:“雾隱山在接收尸体的同时,给我们配送了一批煤炭,可用於极端低温情况下的保暖应急。”

项安点头表示认可。虽然雾隱山在管理上存在疏漏,但对下属联络点的物资支援始终到位。这些煤炭对其他正面临严寒威胁的据点而言,乃是货真价实的“雪中送炭”。

杨鑫继续匯报:“另外城北方向有一批倖存者发出求救信號,因雾隱山人手紧张,希望我们能前去救援。”

项安立即追问具体方位。

“位於我们东北侧20公里处,”杨鑫解释道,“求救信息是由自行抵达雾隱山的倖存者转达的,目前情况尚不明確,但据说人数较多。”

项安查看避难所当前人员状况:正式成员已达38人,距离“曙光”升级標准还差12

人。

“让路哲和薛书剑带队去现场勘察,”他作出指示,“如果条件允许就直接带回青檀苑。

虽然已增大广播电台功率,却始终没有新的倖存者主动投奔。

考虑到游朗已明確表示关注青檀苑的特殊建造能力,此时若向雾隱山请求人员补充,

对方必然会趁机安插眼线。相比之下,直接从外界救援的倖存者更容易掌控和融合。

清晨,救援队伍刚驾驶重卡房车出发,管理点数便已满足基本需求。

【是否耗费80管理点数,解锁b级倖存者“陆沉渊”避难所增益:解锁全新区域地下生活区?】

项安立即选择解锁,隨后进入土坑,並让杨鑫用篷布將土坑顶部遮盖起来以阻挡视线。

將土坑设置为“地下生活区”后,项安仔细查看可建造的工事项目:

【岩层锚固复合墙】、【地慢式穹顶天板】、【地脉排水矩阵】、【蜂巢通风竖井】、【断层应急隔离墙】、【地下合金密封闸门】....

这些工事与以往的风格完全不同,显然是专门针对地下空间优化的特殊设施。

考虑到未来可能需要扩建多层地下空间,项安先在角落边缘建造【岩层锚固复合墙】

以做尝试,为后续施工预留足够的空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