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上架感言】  我的任务编制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到了上架的时候了咕!

虽然心態足够咸鱼了,但是还是有一丟丟的激动。

首先,在这里感谢编辑培根的支持与鼓励,其在这本书上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接下来,就是关於这本书的相关事项。

关於本书的一些相关事项。

q:关於笔名与文风相关。

a:当初我想要学“文抄公”一样,取一个能够体现我『作者特性』的“缝合怪”,但是该名字已经被註册了,就只能用现在这个笔名了。

q:作品分类相关。

a:因为不太了解,对本书定位不清晰,所以这本应该投在“轻小说”分类的书籍跑到“奇幻”;我跟编辑培根聊过,之后把分类迁移到“轻小说”分类。

(上架一个月后才能改分类,我这本书的故事发展和文风好像就应该在轻小说,因为有很多游戏、二次元或者其他东西了。

虽然我一开始觉得网文这东西天马行空,可以像无限流一样自由自在的塞设定,以歷史上神罗和辅以大量d&d设定,架空出一个基底,构建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但是很多人好像都会说你这写法不够奇幻,太中二,太缝合之类的。)

q:关於书中的简单逻辑,货幣体系,以及彩蛋梗。

a:有部分读者提到了金属货幣体系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比如溶幣套利,劣幣驱逐良幣等。

这些我其实有在前面標一个梗*1,我通读过《国富论》,当然知道金属货幣的优劣,亚当·斯密在卷一第五章就提到了金属货幣的一系列问题:

“金属货幣在长期使用中会磨损或被削边,而政府若不及时调整幣值,就会出现『以劣幣驱逐良幣』的现象(类似后来的格雷欣法则)。”

他警告说,人们会將较新的、未磨损的硬幣拿去熔化或出口,以获取金属套利利润。

这是金属货幣不可避免的问题,亚当在书中则是用铸幣税来试图规避套利行为。

而我在书中玩的梗*1,也就是银爵的“大重铸运动”,就是歷史上牛顿在英国发起的“大重铸运动”。

货幣体现是无法完美的,现实中的货幣体现都无法完美,现实中的货幣体系都不知道崩坏和重构了多少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坏就是经典例子。

除了梗*1,还有其他人没有发现的梗,比如章二的泰勒的名字,这就是现实泛灵论的提起者。

还有查令十字街84號,这是一个文学梗,罗琳在创造哈利波特的时候估计也是玩过类似的——查令十字街84號是一本书,收录了一位可爱的女士与图书馆往来书信內容。

还有录取通知书哪些人名,哪些人名大部分都是神秘学家的名字。

q:关於书中的简单逻辑,能力。

a:有人会提什么重力啊,加速度啊。我当然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