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郑副厂长强压下心中的不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
“你继续说,我听著呢。
这两年,厂里確实做出了不少成绩,人员精简了,產量提高了,工人心气也提高了。
歌功颂德之声多了,领导干部也大多听不进意见了。
这样不好,成绩面前容易让人懈怠,反而少了些居安思危的警醒。
警钟需长鸣,是该有人出来泼泼冷水,让大家清醒清醒了。”
陈安闻言,心中对郑副厂长的胸襟愈加敬佩。
大家都知道“良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但真正能虚心接受別人的意见和批评的,又有几个呢?
陈安接著说道:
“郑叔,咱们厂子,现在算起来有3套半连续式热轧生產线。
一套是五年前配备的300热连轧机,另两套是解放前的老旧小型轧机升级的生產线。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去年厂里能有13万吨產量,300轧机功不可没,它独挑大樑,贡献了10.5万吨的產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300轧机的设计產能可是30万吨啊。
可咱们现在,就已经在满负荷运转了!
按照目前的生產情况来看,全年的產量不会超过14万吨!
还达不到设计產能的一半!
而那两套老旧的轧机,更是只能勉强维持去年的水平,总共2.5万吨,说起来都让人心酸。”
说到这里,陈安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这样算下了,咱们今年也能勉强完成,部委要求的年產16万吨的指標。
但这成绩,比起去年的一枝独秀,实在是黯淡了许多。
更別提未来了,如果明年部委继续加码,我们拿什么去应对?”
郑副厂长听后,长嘆一口气,语气中满是无奈:
“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不过这个主要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当年,300轧机的整体设备都是毛熊提供的,但是后来双方关係紧张,毛熊那边撤了专家,后续设备也断了。
在各个兄弟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咱们能把它组装起来,顺利投產,就已经是奇蹟了。
设备不全、技术支持中断、工艺差距……
这些都是横在我们面前的大山啊,全靠我们自己摸索前行。
它能有今天的產量,已经是极限了。”
郑副厂长话音落下,办公室內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寧静。
陈安轻咳一声,打破了这份沉寂,继续说道:
“所以,郑叔,基於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我们轧钢厂要想突破现状,在技术层面,可以採取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是加强技术能力。
这一步,技术科的日常工作主要有技术创新、工艺优化、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等。
第二步,是设备改造。
那些老旧的轧机,產能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如果能进行全面改造,其潜力不可小覷。
保守估计,改造后的旧轧机產量將提升一倍,达到年產5万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