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章 《財政革新詔》《简任重臣敕諭》  明末:我崇禎摆烂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然而朱由检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毕自严却还是执意不走,跪奏曰:“启稟陛下光宗皇帝体素弱,即位之时已病深,又日幸数人,方首辅准李可灼进药,实乃御医已无计可施,不得已而为之,並非某些小人所言的蓄意弒君。

至於先帝,亦是太医失治,並非鬼蜮伎俩。

臣伏祈陛下万勿轻信坊间流言,因而对臣子心生怀疑,以至於君臣之间互生猜忌。”

朱由略带嘲讽地说道:“这不是坊间传言吧,百官不是上疏指责魏忠贤弒君么?可是我皇兄临死之前嘱咐我应当『善视中宫,及善事中贵』,说魏忠贤可用啊!”

“陛下明鑑!此等言语不过是心胸狭隘之徒为党爭而捏造的攻訐之辞。

再者说,纵陛下心有顾虑,如今业已手握大军:白杆卫隔绝內外,宿卫宫中,足可保陛下无虞。且在外各省总督、各镇总兵,皆忠於大明、忠於陛下。

陛下即位乃天命所归、正统所在,又兼掌军权,名实皆在握,何须如此谨小慎微?

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强虏环伺,內有匪患未靖。

满朝文武缺员甚巨,六部诸司多有废弛,竟至不能循常理事。

可怜天下黔首,陷水火之中,朝不保夕,生不如死。陛下乃天下臣民之君父,岂忍见百姓遭此涂炭?

臣恳请陛下振作精神,率我大明臣子,共图中兴大业!“

朱由检不是第一次听到臣子劝说他要勤勉奋发做一个好圣君了,但大部分时候他都是当做耳边风,没有带听一下的,劝諫的奏疏也被他当废纸丟地上。但是现在他却有些动摇了。

难道真的只是他虚空打靶,给自己树立了一个不存在的敌人吗?!这几个月虽然跟朝臣各种拉扯,动不动就吵架,但他確实平安度过了,並没有遭受刺杀,又或者是他已经把危险消灭於未然了。

他不愿意將所有的事情用阴谋论来解释,但是父亲和哥哥的死確实让他感到害怕。

朱由嘆了口气说道:“朕且信你所言,然满朝皆反对你的计策,你欲如何推这变法,难不成要朕將反对者尽皆杖毙不成?

便算明面无人抗旨,若都消极怠工又当如何?

更兼若有人藉机加倍行事,如宋时青苗法般,逼百姓借贷致家破人亡,又该怎生收场?”

“陛下可借官吏迁謫之权柄推动革新。

目今朝堂官缺甚广,正可將那锐意革新、力挺变法者擢拔至要职,將那阻挠变法、暗中使坏者贬黜外放。

至於变法之初,必有群僚阻挠,此乃常理。昔年先秦秦孝公变法,宗室贵胄尽皆反对,然孝公强行推行,终使秦国强盛,一统六合。

陛下当效孝公之果断,以雷霆手段压下浮议,方能让新政落地生根。”

“毕自严啊,你若欲效那商鞅行事,须当知晓,商鞅的下场可不怎么好哇!”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

毕自严说道:“微臣非商鞅之流,断不会知法犯法、作茧自缚。今陛下正当盛年,龙体康健,而微臣已鬢染霜雪、垂垂老矣。况陛下素来仁厚宽慈,微臣实无惊惧之心。望陛下明察。”

朱由检沉声问道:“朕如何知你这变法可有成效、能否成气候?”

“微臣亦难断言变法必成,然若不成,便当及时更张调整。只需多番尝试,终能寻得正途。”

“你道要革除宗藩禄米,却不虑天下或再兴靖难之变?那没了禄米的宗室子弟,又该如何营生?”朱由检再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似那藩王等大宗亲贵,自恃田產眾多,生计原无虞。然小宗宗室,纵不革除禄米,本就艰难度日。更兼大宗常截留禄米,致小宗不得分润,甚者需典卖家產、行乞討食,或因贫不能婚丧嫁娶。

其困苦之由,盖因朝廷禁其『预四民之业』也。陛下何不赐其田亩银钱,许其自力营生?

总而论之,朝廷予宗室更大自主之权,可省却供养之巨费,地方赋税亦不必因宗藩之需而截留,国库自能丰实。”

“陛下与朝廷当详諭宗室情由,晓之以理,劝其允从。若有藩王因此生乱,便依法治之,当剿则剿,断不可姑息。陛下须立威於天下,不可独恃仁慈。仁慈虽能博爱戴,却难令臣民尽服。为君之道,当杂王霸之术,恩威並施,方得万姓归心。”

“那你所言的考成法,怕也是要招致满朝文武反对的吧?”

“反对者各有因由,自可分化。或有畏考成法严苛者,吾等可稍减考核之难,设更合理之內容与要求。

考成法非仅罚不称职者,亦当赏锐意进取之官。故虽遭懒惰贪腐之吏反对,却必获一批有为之臣响应。

今日廷议,臣之奏疏得十一票支持,多出自科道言官与给事中。

那日站队,除支持、反对者外,更有大批官员作观望状,其所待者,乃陛下之旨意也。

今岁科举大比,诸进士皆为天子门生,陛下尚可广增恩科。此等新入朝之官,均可为变法臂助。

陛下若破格擢拔年轻之吏,代彼老朽之员,必使朝堂气象一新。”

朱由检与毕自严一问一答,一直聊到了深夜,装扮成小太监的孙世綰负责抄录两人的对话。

毕自严识破孙世綰女子的身份,但他却只是皱了皱眉,一句劝諫的话都没有说。

由於阻力太大,他们还是决定不取消有功名之人田赋的恩免,依旧允许他们拥有定额的免赋税特权,但是这之外通过各种手段非法侵占的田地逃避的赋税却还是要追缴的。

经歷了一波三折,变法终究还是正式开始了。

朱由检擬定了两份詔书:《財政革新詔》和《简任重臣敕諭》。

詔书描述了朝廷现在面临的財用困境,宣布大明要进行財政改革。任命毕自肃为內阁首辅,兼领吏部尚书,加太傅衔,总领革新事务,晓諭六部及诸司配合。这封詔令没有经过內阁,没有经过六科给事中,只有“受命於天,既寿永昌”皇帝印。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朱由检让王承恩在朝堂上当廷宣读了詔书,同时將詔书放大,復刻多张以皇榜的形式张贴在京师九门之上。

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之后,朱由检不顾朝堂议论纷纷,直接开溜,让毕自严主持接下来的朝会。更准確的说是让他给群臣百官一个解释。

这不是朱由检故意坑他,这是他们双方已经说好了的:皇帝放手一搏,但朝廷的压力需要毕自严自己去扛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