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入职不久,还没见识过犯罪嫌疑人的各种招吧?
“我理解你们的想法,
“
小汪不紧不慢地回应,“但办案必须慎之又慎。”
“確实,我遇到过不少负隅顽抗的嫌疑人,他们通常都会先否认涉案,再承认到过现场但否认作案。”
“这些都是常见套路。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戴著有色眼镜看待每一个嫌疑人。“
听著师兄师姐苦口婆心的劝说,姜东的思绪却早已飘向更深处。
如果何彪真不是凶手,那么真凶会是谁?
作案手法会有何不同?
如果不是,又该如何排除嫌疑?
这两个核心问题如同两柄重锤,不断叩击著他的思维之门。
5分钟后,小汪打破沉默:“要不我们下去找队长和教导员商量一下?”
“他们经验丰富,应该已经有决断了。『
隨即,三人快步离开监控室,
刚走到走廊,就看见李旭队长和王教导员面色铁青地站在不远处。
王教导员正愤怒地说:“我办案二十年,从没见过如此厚顏无耻的凶手!”
“铁证如山还在狡辩,这样只会加重他的罪责!“
李旭队长嘆了口气:“给过机会不知道珍惜。”
“既然这样,立即准备材料移交检察院,启动公诉程序。“
“我这就去办。“
正说著,三人走了过来。
李旭目光扫过他们:“监控都看过了?有什么想法?
小汪立即表態:“我认为就是他干的。“
方妍也点头附和:“我也这么认为。“
当队长的目光转向姜东时,这个年轻刑警却出人意料地说。
“队长,教导员,我的看法可能和大家不太一样..:“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
剎那间,审讯室外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李旭和王教导员不约而同地僵在原地,脸上写满了惊。
王教导员原本已经起身准备去办理立案手续,闻言猛地剎住脚步,公文包“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他缓缓转身,锐利的目光如探照灯般射向姜东。
“哦?你的观点不一样?“
他的声音里带著明显的质疑,
“要知道,这个关键证据可是你亲自找到的,现在怎么反倒帮嫌疑人说话了?“
姜东不慌不忙地整了整警服袖口,“证据確实是我发现的,但经过反覆推敲,我有了新的解读他顿了顿,目光在两位领导之间游移。
“刚才审讯的全过程我都看在眼里。”
“何彪在陈述时,从微表情到肢体语言,全程没有任何刻意掩饰的痕跡。”
“更重要的是一一“他加重了语气,“不知道两位注意到没有,他一直在强调一个核心事实:
他確实去过现场,但绝非凶手。”
“我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种可能:两个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在时间线上產生了重叠,当他到达时,被害人已经遇害?“
“巧合?“
王教导员笑一声,隨手抓起桌上的保温杯猛灌了一口。
“姜东啊,我办案二十多年,听过太多'巧合的辩解了。
他用力放下杯子,发出“咚“的闷响,“哪个凶手不是一开始矢口否认,最后证据確凿才认罪的?”
“你从警时间短,经歷的案子还不够多。“
就在气氛陷入僵局时,姜东突然一个箭步挡在门前。
“教导员,请等一下!“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有个细节至关重要一一何彪描述的进出路线与现场痕跡完全吻合。”
“他说是从大门进入,窗户离开,而我们的技术报告也证实窗户上留有他的指纹和衣物纤维。”
“这说明他的供词至少部分可信,不可能全部都是编造的谎言。“
见两人停下脚步,姜东乘胜追击。
“再从犯罪动机分析,他確实暗恋过死者,当晚携带保险套也说明有不轨意图。”
“但如果是他作案,为什么现场没有丝毫性侵跡象?
小汪插嘴道:“可是尸体已经腐败,法医也无法確定是否遭受过性侵啊。“
“但现场痕跡不会说谎。“
“所有物品摆放井然有序,连梳妆檯上的化妆品都排列整齐,这哪里像发生过激烈搏斗的样子?
姜东的手指划过照片,“这种程度的整洁,说明命案发生时现场异常平静。”
“再者,就算他意图不轨,有必要杀人灭口吗?”
“如果是临时起意杀人,为什么只在胸部留下单一刀伤?
?“
他的语速越来越快,“户检报告明確显示死者死於颈部骨折导致的室息,这种情况下还特意去厨房取刀补上一刀,岂不是画蛇添足?“
“等等!“
李队的眼晴亮了起来。“
“经你这么抽丝剥茧地分析,確实存在合理疑点。”
如果就这样草率定案,恐怕会酿成冤假错案。
凶手的作案手法往往能折射出心理特徵,这个案子確实存在太多不合常理之处。“
“但如果不是他,怎么会如此巧合?“
小汪急得直搓手,“凶手前脚刚走,他就去了。”
“这也太戏剧性了吧?
王教导员面色阴沉得像暴风雨前的天空:“李队,此案社会影响恶劣,上级限期破案。”
“万一错放真凶,不仅我们顏面扫地,更可能让凶手逍遥法外啊!『
“可如果冤枉好人..:“
李旭的拳头握了又松,鬆了又握,指节发出“咔咔“的声响。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姜东突然拋出一个重磅炸弹。
“队长,关於被子的细节值得玩味。”
“何彪为死者盖上被子,拔出凶器,蕴含著难以偽装的怜惜,这绝不是冷血凶手能演绎出来的情感。“
“所以你的结论是..:“
李旭的声音有些发颤。
姜东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如炬:“我认为,何彪极可能是无辜的。”
“真凶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