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章 我今天算是真正理解「扎心了。  破案:开局拉满神探技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我今天算是真正理解“扎心'了。

对於姜东提出的这个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问题,周围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所有人都愣在那里,脸上浮现出不同程度的困惑和惊讶。

尤其是小汪和方妍这两个年轻人,他们不约而同地微微张开嘴,眼晴里写满了不可思议。

小汪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发出轻微的“嗒嗒“声。

方妍则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

“凶手选择杀人切入的角度,难道也有规律可循吗?

这个念头在每个人脑海中盘旋,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选择是否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小汪不自觉地咬住了下唇,眉头紧锁,过了好一会儿才迟疑地开口。

“姜东师弟,我们是不是...有点钻牛角尖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凶手作案时的选择,会不会就像我们平时吃饭选筷子还是勺子那样隨意?”

“割脖子、捅心臟、打击头颅...这些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吧?

2

方妍立刻点头附和,手指不自觉地卷著笔记本的一角。

“確实如此。”

“我在警校学习犯罪心理学时,从来没有哪位教授专门讲解过关於打击部位的研究课题。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课堂內容,“凶手的行为往往具有很大的隨机性,有时候一个念头的转变就会改变作案手法。”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选择更多是受到当时情境、情绪衝动的影响,很难说有固定的模式。“

听著两个年轻人的討论,李旭队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他保持著职业性的沉默,没有立即表態。

王佳教导员接过话题时,语气变得格外严肃:“姜东同志,我必须承认你是个勤学好问的年轻人。”

“自从来到我们刑侦队,你的思维方式確实让人耳目一新。“

他稍稍放缓语气,“但是刑侦工作讲究的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能不需要过度解读。”

“虽然你是法医专家,但就我所知,法医鑑定和犯罪心理分析之间,確实存在一定的界限。“

会议室里瀰漫著困惑的气氛,眾人的目光在姜东和王佳之间来回游移。

就在这时,姜东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环视眾人,声音沉稳而有力:“李队、王教,师兄师姐。”

“如果这个损伤出现在其他部位,我完全同意大家的看法,它可能只具有工具鑑定的价值。“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锐利,“但眼前这具尸体不同。”

“死者心臟部位的刀伤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

看到同事们露出疑惑的表情,姜东继续解释道:“隨机作案確实常见,但这起案件中,户体上完全没有防卫伤,刀刺部位也异常集中。”

“最值得注意的是,全身上下只有心臟一处有损伤。“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著尸检照片,“这种损伤分布模式太特殊了。”

“首先,可以確定是死后形成的伤。“

听到这个结论,在场眾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这个判断已经得到团队的一致认可一一如果是生前造成的伤害,死者必定会有反抗跡象。

即使处於濒死状態,当心臟被刺时,人体本能也会產生挣扎反应,不可能如此“平静“地接受致命一击。

姜东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带著更强的说服力:“拋开损伤形成的时间因素,我更关注的是它的位置选择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指向性?“

小汪突然直起身体,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的火。

这个专业术语让他意识到事情可能並不简单。

“没错,“姜东肯定地点头,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凶手每一刀都精准地刺在心臟正中央,而且刀刀深入心腔。

他翻开尸检报告,“根据前期检验结果,最深的刀伤直达心室。”

“这意味著什么?

小汪迫不及待地插话:“这不就是为了確保万无一失吗?”

“毕竟死者已经因为颈部受压导致机械性室息了。“

但说完他就意识到自己的解释太过表面,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姜东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继续循循善诱。

“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

“如果只是要確保死亡,为什么非要选择心臟?”

“为什么每一刀都要如此精確?”

“为什么要在被害人死后还要进行这种仪式般的刺击?

他环视眾人,“这些选择背后,很可能隱藏著凶手的某种心理需求,甚至是...某种执念。“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中多了几分深思。

每个人都在重新审视这个看似简单的细节背后可能蕴含的深意。

对於这个细节,姜东並没有轻易放过。

他继续深入分析道:“我提出的这个关键点,並不在於作案手法是否致命,而是凶手下刀时选择的特定部位。”

“从法医学角度来说,如果要確保被害人死亡,凶手完全可以选择更直接有效的方式一一比如用刀割断颈动脉造成快速失血,或者重击头部导致颅脑损伤。”

“但凶手偏偏选择了向心臟部位刺入这一刀,这个选择绝非偶然。“

姜东停顿片刻,环视在场眾人,语气愈发篤定:“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针对心臟的精准刺伤,恰恰印证了我们常说的扎心'这一情感隱喻。”

“心臟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器官,在人类文化中更是情感的象徵。”

“我大胆推测,凶手与死者之间必然存在著极其深刻的情感纠葛,这种纠葛给凶手造成了难以癒合的心理创伤。”

“正因如此,凶手不仅在杀人时选择直击心臟,甚至在被害人失去生命体徵后还要补刀。”

“这种过度杀行为强烈暗示著凶手內心积压的愤怒、痛苦与报復欲望。

方妍突然插话:“但从户检报告来看,心臟部位的刀伤確实是致命伤,我们无法確定补刀行为是否..:“

“这正是关键所在,“

姜东立即接过话头,“法医学只能告诉我们死亡机制,而犯罪心理分析要揭示的是行为背后的动机。”

“试想,一个冷静的杀手会选择最高效的杀人方式,而一个被情感驱使的凶手则会选择最具象徵意义的伤害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