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差不多了。”
天幕显现出来的文字越多那就越省事。再加上李斯一回生二回熟,他其实只要跟在后面学著就好了。
“既然不確定,那还不快回去?!”倒也不是专门针对嬴炎,主要嬴政心里不痛快,无差別地图炮所有人。
精心培养的长子被自己亲自送走了,他心里不痛快也正常,嬴炎表示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在这个时候惹他。
“好嘞父皇,我先去寻李丞相了。”
嬴炎一溜烟跑下城墙,留下嬴政独自站在高处,玄色衣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望著远处扶苏离去的方向,眼神依旧是黑沉沉的。
“陛下……”侍从小心翼翼地靠近,却被嬴政抬手制止。
“传朕旨意,雍城行宫再加派三百黑冰台护卫。”嬴政转身时:“另外,把淳于越那个老匹夫给朕流放到岭南去。”
与此同时,嬴炎气喘吁吁地跑到丞相府,正好撞见李斯在训斥几个文书。
“十九公子?”李斯连忙上前,“可是来核对新字的?”
“对对对。”嬴炎擦了擦汗,压低声音道:“李相,我父皇今天心情特別差,咱们可得小心点。”
这些时日二人也算是混熟了。
李斯苦笑:“公子,方才陛下连发十二道詔令,把支持扶苏公子的儒生全都流放去了……”
嬴炎沉默了一下:“我刚刚从父皇那里过来的,你的消息为什么比我还快?”
这不合理啊。
李斯:“好歹也在大秦这么多年,有点渠道也是正常的。”
行叭。
嬴炎思量著也安排几个养济院的去岭南那边探查一下当地民风习俗之类的,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新字上面。
他们需要在百家大议之前把章程敲定下来,这样就是可以趁著他们还在咸阳城的时候强硬的要求他们学新字了。
就和之前的书同文一个道理——反正以后大秦的文书都是按照这个標准来,你们看著办。
而且这推行的难度可比之前低多了,原本不识字的黔首对於天幕上的不认识也能大概理解意思的文字拥有天然的好感度。
有些聪明的估计早就开始照著天幕学了。
李府上阳光不错,適合完善提案。李斯的注意力从训斥文书转移到了教导十九公子上面。
暗戳戳的夹带私货——有意无意的就绕到了以法治国的好处上。嬴炎就听著,偶尔附和。
师徒两个气氛倒也和谐。
打破气氛的是一名僕从。
“主君,外面有人言自己对造字上面颇有心得,前来自荐。”
要是放在平时的话,这种人高低得被打出去。可如今不一样!
“秦太宗”的臣子由各处云集而来,贫富贵贱皆有,下一任君王用人不论出处的名声算是打出去了。
大秦缺少人才和官吏,为什么招不到人?还不是因为名声?
如今好不容易靠著天幕的有了那点名声,大秦的三公九卿就没有拖后腿的。
“可有文章递上来?”李斯抚须问。
每个人都见那是不可能的,先看一下对方写的文章再决定见不见,如若看不上也会让家里的幕僚给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