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6章 基建和挣钱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基建和挣钱

这条路横穿泾阳,可以直接走到洛水的官道上,少去了在旧官道上弯弯绕绕的时间。

从泾阳的新路走会更加地快。

李世民走在这条平整的道路上,这条新路上的行人不少。

房玄龄一边走着说道:“五公里的路修了从去年秋季一直到今年的开春,倒是挺快。”

杜如晦也一路走着说道:“据说李正还要再修五公里,将长安南面的几个县都连成一片。”

这里的路和李正村子里的路一样,都是用一种说不清的黏土混和着小石子。

这些小石子踩着有些硌脚,不过很平整也结实。

倒是成色和泾阳村中的路有些不同,估计用的泥也不同。

路上行走的人特别多,宽阔的道路也足足有十米多宽。

杜如晦点头。

破落的官道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李世民和房杜三人离开这里。

还定时有人清扫道路。

房玄龄:“……”

“马路?行马的路?”李世民赞赏地点头,“有点意思。”

老哥又说道:“咱们在这里做生意全看本事,你生意好就多交钱,看你要是生意不好县侯也不会多拿我们的钱,再说了这里可以卖便宜些,顾客也多一些。”

人也是他的。

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

竟然连猪肉都拿出来卖。

“原来是这样。”

“脑筋还能转弯?”李世民差点当场惊得跳起来。

猛灌一口酒水,李世民打了一个酒嗝。

房玄龄也是一脸惊疑。

小厮说道:“三位客官不要见怪,这是我们这里的规矩。”

房杜两人看了许久之后感叹道:“妙,这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多有趣的题目,难怪叫脑筋急转弯,用一般的方式去想这些题目确实想不明白,可换个方法就恍然大悟了。”

杜如晦与房玄龄都沉默了。

“你们的老师?”李世民好奇问道。

这条大路给人的第一个感觉非常地豪华。

不用经过别人的手,更不用在长安卖。

房玄龄解释道:“臣了解过一些,按照泾阳的说法,中间两条宽阔道路是用来驾马的,来回两个方向各一条道,两侧才是给行人走的。”

李世民:吨吨吨吨……

暗自咬牙,李世民心里盘算着。

李世民不住地点头,李正竟然还在道路两旁做了护栏。

“十文钱一册,这位贵人喜欢哪一册?”书商笑呵呵说道:“最近白蛇传这本话本卖得很不错,这位贵人要不要看看?”

“错。”李世民否定道。

杜如晦捶胸顿足,“怎么会有这么奇怪题目。”

小厮想了想说道:“咱们掌柜说一个月三千贯。”

似乎应有尽有,长安有的,这里都有。

“来一坛酒水,三个素菜一盆羊肉。”房玄龄说道。

正好走累了来这里喝一口酒。

李世民明白地点头,又问道:“他为什么让你们来浇水?”

接客的小厮热情地上前迎接,“三位客人,买酒还是用食?”

杜如晦小声说道:“真要是这么修路,朝中要多少钱啊。”

走了有半个时辰了,没有感觉到有多累。

杜如晦小声回道:“陛下,这条路很有秩序,以往车马过道行人可能会避让不及,现在看来,李正把道路拆分,行马道与行人的道路分开。”

这个书商笑呵呵说道:“长安铺子贵,这里便宜,卖的时候也可以便宜些,这样客人才多。”

“是老师让我们来浇水的,今天轮到我们了。”

从买布匹到零嘴,书籍,草鞋,木材……

房玄龄也是避开眼神,看着四周。

李世民看着这条路开阔的大路神情捉摸不定,像是明白了什么,问杜如晦,“克明,你觉得这条路怎么样?”

李世民心中暗暗想着,李正绝对是赚的,这小子不会做亏本生意。

房玄龄看着四周对李世民说道:“想不到李正把这里经营得挺好。”

李世民说道:“错了,是朝下。”

再往前走,眼前豁然开朗,道路在这里分叉开来,眼前是一片开阔地。

“烈火。”杜如晦回答道。

一切都是为他挣钱。

就连修路也别出心裁,李世民总结下来,“中看又好用。”

道路两边有不少的商贩,李世民看着这片热闹说道:“没想到李正还在这边安置了商铺,想来这就是长安商税减少的原因。”

李世民的目光看着这一片大空地。

见到路边还有孩子在给道路上的树木与盆栽浇水。

“老师说官道修得一点都不好,任由水土流失,修了白修,修好了过几年还有重修。”

“还真是没想到李正有这样一份心思。”李世民看着这里的人群感慨道:“就靠这些商户泾阳一个月的商税可以有三千贯。”

中间的道路又叫马路。

听到孩子们的吐槽,李世民的笑容僵硬在脸上。

房玄龄说道:“李正敛财的本事确实没得说。”

“那也不少。”

小厮点头就去安排。

“车马有车马专用的道路,行人有行人的道路,还用这些树木分隔开,走在这里也会很踏实。”房玄龄也说道。

小厮一脸歉意指了指身后一块大木牌。

也是一个很常见的道理。

李世民完全抱着一种参观的心态。

整洁,干净,安全,舒心,这是李世民走在这条路上的感觉。

“一个月一万贯啊。”杜如晦感慨。

“朝东!”房玄龄当即回答。

老哥笑呵呵说道:“这长安卖饼确实是好,可摊位太贵了,铺子的租金很贵。”

“让道路更通畅,更有秩序,确实是个很好用的点子,这条路就是造起来费事,但细看之下却也妙用无穷。”

杜如晦心中暗想,也确实是这样。

李世民上前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杜如晦捂着肚子笑了许久,“可不是朝下。”

这个老哥笑了笑,“县侯是个好人,这泾阳县侯不收我们的租钱,只要我们生意所得一成作为租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