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山笑道:“正是,我和他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他感恩于我的恩情,我欣赏他的人品和学识,所以我们结拜为异姓兄弟了。”
天未全明,一老汉推着木板车,气喘吁吁的出现在岛上。
还没等杨凡从伤者身上回过神,灵堂中便传来了老汉的大哭声,声音洪亮,如泣如诉,将习惯懒床的朱青山都给惊醒。
杨凡只是指了指灵堂方向,便凑近受伤壮汉,检查伤势。不管前世今生,杨凡都是一个好医生,不以钱财定疗程,不以权势偏生死,更不会因旁人的干扰而左右情绪从而贻误救人的时机。
老汉笑道:“医老先生,少言寡语,面冷心善,这些小神医倒和他很相似。”
老汉忙问道:“医老呢?”
朱青山摇头道:“不知,我赶来时,医老先生已经断气,我二弟被他爷爷抱在怀里,倒在血泊之中,若不是我们及时赶到,迟早要失血过多而亡。”
什么江湖百态,沉浮万状;什么人情世故,隐秘轶闻。朱青山都能像模像样的说来,有的像是道听途说,有的却有理有据,有的绘声绘色,有的是子虚乌有……
老汉道:“我信医老,也信医老的眼光。”
听到老汉叹息,杨凡不由的有些伤感,谈兴也就平淡了。
炒菜只需一会,可洗、择、切却要很久,打扫洗碗更是让人嫌烦;治病亦是如此,消菌除垢,预防发炎,比看病的时间要多,换药观察,时时看药,也远比治疗要麻烦。
老汉从灵堂冲到杨凡面前,急吼吼的说道:“你快告诉我是谁害的医……老?”说着又看了看旁边朱青山和青莲二人。
朱青山不再言语。
老汉问道:“你二弟?可是里面的小神医吗?”
朱青山笑道:“小神医不姓医,姓杨。”
朱青山点头笑道:“有理。”
杨凡笑道:“陈爷爷说的对。”
老汉道:“谢马坡匪帮有三大匪头,两百之众,传言匪首有一流中期境界,手持鬼头刀,因脸上有道刀疤,所以人称疤脸鬼。另外两个也有一流初境,擅长暗器和剑法,却因低调,名声不显,却也是难缠的人物。谢马坡山路错综复杂,临近水路,本来就易守难攻,还四通八达,官府屡屡围剿,却始终难围,这才慢慢做大,为祸一方。”
老汉赞道:“恭喜恭喜。”
杨凡看着老汉好奇道:“你都不关心一下患者吗?”
朱青山见老汉为医不治恸哭,好奇道:“老汉识得老神医?”
老汉木讷点头。
据说少林方丈出家前与哪个哪个大侠之妻有过一段孽缘。
朱青山:“老家人有心了,你既然有幸邂逅医老先生,不知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医术又当如何?”
朱青山:“你们是如何识得的?”
这也是他“医的好,赚的少”的本质原因。
壮汉的伤虽不立刻要命,却能徐徐致命。
老汉道:“其实那壮汉并不是我亲人,是我从谢马坡捡回来的。”
朱青山诧异道:“为何恭喜?”
杨凡也不接话,说道:“你们都出去,我要做手术了。”朱青山和老汉依言出房,老汉做事细致,出屋前还顺手关上了房门。
老汉急切道:“不知医老可在,人命关天,刻不容缓啊。”
动作轻柔的摆弄壮汉,一点点的将他身上的衣物祛除。
杨凡并未关心本该是自己的伤心,为何老汉如此伤心。只是将壮汉小心移步,准备救治。
杨凡这才注意到,张嘴说话的老汉,一口的黄牙,门牙缺两,说话漏风。
杨凡问道:“你认识我爷爷?”
杨凡道:“老汉放心,你那亲人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养好了就能下床。”
纵然是忘脸症的杨凡,看到他后也是对那张脸似曾相识,倍感亲切。原因无他,因为老汉酷似爷爷医不治。
老汉摇头笑道:“我一个乡下老汉怎知跟脚,想来是一种厉害的针灸吧。”
如爷爷一样的脸型,如爷爷一样的温和,如爷爷一样的慈祥,只是头发白,不似爷爷那样的雪丝银妆,该是比杨凡已故的爷爷要年轻一些。
传言说丐帮其实和皇族沾亲带故。
有人说杀手组织阎王殿其实是前朝的余孽。
据说某某富商的女儿不爱男人,爱女侠。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