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7章 名正才能言顺  寒门国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7章 名正才能言顺

张府。

张峦终于回家了。

金氏听下人说丈夫回来了,并没有觉得多惊讶,毕竟以前张峦出去考试,附带以参加文会为名,四处鬼混,两三个月不落屋那是常事。

所以,金氏并没有出迎。

张峦气息粗重,脸色惨白,形容憔悴。

还是汤氏比较明事理,迎出来后看到自家相公这副惨样,大吃一惊,关切问候过后,赶紧把张峦往内院扶,准备把丈夫安顿好就去找金氏来,通过博取同情来缓和张家内部矛盾。

张峦刚在床边坐下,还没等汤氏实施她的计划,门口又有下人前来传话,说是沈禄来访。

“他怎知晓我回来了?唉!”

张峦幽幽叹了口气,对汤氏道,“等下你去跟你姐姐说一声,我这趟出门经月,真的是去养病了,延龄寻了个清幽的地方,供我静养。

“这两天身体稍微好转些,我才振作精神回来……你看看我现在这副鬼样子,真要瞎搞,莫说是半条命,恐怕一整条命都要搭进去。”

汤氏自然不会跟张峦唱反调,唯唯诺诺去了。

随后张峦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衫,在前来传话的小厮引领下,颤颤巍巍缓步往门外走去。

……

……

前院正堂。

张峦坐在主位上,打量来访的沈禄,脸色有些不耐烦:“汝学,我刚回家你就登门,消息可真是灵通啊……非得赶这时候来吗?”

沈禄道:“听说朝会上,您主动把治河重任承揽过去了……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用得着你来说?我能不知这是大事?”

张峦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样,摇头道,“其实我一早就知道这事儿不简单,反正我已经想开了,大不了事情就黄了呗……不过是给黄河新修条河道,又不是堵溃坝决堤,事情没那么紧急。

“要真改不成,就维持原样嘛,这么多年了,黄河不照样好好的?几百年都熬过来了,就差这三年?”

“你……还真想得开!”

沈禄都快郁闷死了。

虽然我今儿没上朝,但也听说你在朝会上大言不惭,除了强行装逼外,还把李孜省拉下水,说要靠李孜省一人之力来承担治河费用。

你问过李孜省本人意见了吗?

就敢打这种包票?

一旦不成,非亏死你不可!

亏的不一定是你的家产,也可能是你在朝中的名望,让你以后再也无法在朝中立足,别人一提到你,就好像听到一个笑话……处境可能比在朝中没什么人缘的刘吉还要差。

张峦道:“谁让你来的?就为了跑来找我抱怨?嘿,有没有那么无聊啊……”

沈禄叹息道:“除了徐公还有谁?他在朝会上就想劝阻,却怕你跟陛下已提前把事决定下来了。你可知,现在有多少人为此紧张不已?难啊!”

“难?做什么不难?”

张峦无所谓地道:“迎难而上,克服克服呗!”

沈禄问:“要是治河的经费跟不上怎么办?全靠在西山开矿贴补所需?再或是靠你府上那些生意,诸如生产销售什么香皂、琉璃之类的玩意儿?”

张峦道:“汝学,你没事操这么多心作何?有必要吗?”

“这是替你着急。”沈禄显得很无语,却还是硬着头皮道,“你说你安安稳稳当官不好吗?非要如此激进才可?”

张峦此时倒显得义正词严:“什么激进,你以为我帮的是外人吗?看似我在帮李孜省,其实我是在帮我那女婿啊!你是大明的官员,靠领朝廷俸禄过活,我能跟你们一样?”

“……”

沈禄这下彻底无语了。

张峦道:“旁人不看好的事,并不意味着我不能做,而且一定要做好,不然如何彰显我与他们不同?

“正经做官,我不行,凭功名和资历,我远远不及朝中那些文臣,如果非要在我不擅长的领域努力,多少年才能有所成就?”

沈禄摇头:“你是国丈,自然与他们不同。”

“你的意思,只要我是国丈,在朝中安稳当官就能服众?旁人就会对我高看一眼?”

张峦嗤笑道,“算了吧,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想要在朝中地位稳固,就得成就他人做不成的大事。

“汝学,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也知道你为何不看好这件事能做成。但你要相信,凭我和李孜省任一人,此事都做不成,但要是我二人合力……再大的事,那也不叫事,明白了吗?”

……

……

张峦回家只待了半天。

中午他陪着妻妾吃了顿饭,可惜两个儿子都不在,以至于饭桌上很是冷清,夫妻久不在一起,都不知该说点儿什么才能活跃气氛。

下午张峦又匆匆出门,这次是去见李孜省……

这是他期待已久的事情……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对张峦来说,仿佛这两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结交了李孜省这个朋友。

“老爷,此去您可不能喝酒。”

常顺一边赶车,一边回头提醒。

前些日子,无论张峦去哪里,都不带常顺,大概觉得常顺只听他二儿子的吩咐,是张延龄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得小心防备。

今天去见李孜省,他才重新征召常顺。

张峦道:“用得着你来提醒?真当我不要命了?且就算我想喝酒,人家也不会让我喝的。我现在这条命金贵着呢,价值好几百万两银子。”

“……”

常顺很无语。

他在想,老爷这是疯了吗?

就你这羸弱的小身板,走到哪儿看上去都没个人样,居然价值好几百万两?谁家银子多得盛不下,要买你这么个病夫?

张峦感慨道:“不过吾儿让我参与治河,这步棋也的确走得险了些……要是事情办不成,我岂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一会儿要是姓李的为难我,问我怎么解决治河经费短缺的问题,我该怎么说?”

常顺问道:“老爷,您是问小的吗?”

“问你?你有解决办法?”

张峦白了常顺一眼,警告道,“你好好赶车吧,别撞人了!”

常顺笑了笑,道:“小的是不懂朝堂大事,但就是觉得,您有二公子相助,什么事都能做成。”

张峦道:“李孜省人脉广泛,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吾儿延龄是有些本事,但他做不到无端变出银子来吧?现赚银子贴补治河,那得多辛苦?你以为权力变不出银子来?”

“那个……”

常顺仔细想了想,摇头道,“小的不懂这些,但还是觉得,只要有二公子在,这世间就没有难事。他既然让您出手,事情应该就能办成吧。要是那位姓李的大官跟您说,您就明确告诉他,您有儿子相助,怕什么?”

“对,有吾儿相助,怕个球?哈哈!让李孜省知道,非气晕过去不可!”张峦脸上呈现出欢愉之色。

仿佛跟常顺聊天,能减轻自己的病痛一般。

……

……

皇宫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