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8章 近代的平等条约《钦定清俄圆明园通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毕竟对于海军的力量,还一无所知。

嘉庆本人给到俄法二国使团的待遇,自然也是没有前例的。

毕竟他们给的太多了,以至于清朝皇帝的不少回礼,到了嘉庆二十二年正月间才陆续置办完毕。

景德镇的督陶官,也又忙活了一阵。

这才把需要的各色瓷器,总算是装箱启运,都送到京城来,由内务府查验。

但字画之类的,想必欧洲那边,也没几个能够看得懂的。

因此给的主要还是瓷器和各种手工艺品,代表了大清手工业目前的成就。

但比起来乾隆时期,还是要差一点的。

“皇上所赐器物,皆是上品,还望索将军能运抵西洋。”

“托中堂尽管放心,皇上的使团也要一并前往欧洲,宣慰之事,我自当从旁协助。而这些器物,也代表天子洪恩,自然要送到各位君主王公宫中。”

客套话说完了,也要开始接下来最后的谈判,以及条约的正式签订工作了。

索洛维约夫最关心的其实是通商,托津拿出来的章程当中,允许增加了广州和塔尔巴哈台两个通商口岸。

除此以外,还有浙海关的秘密航线,如果索洛维约夫能够摆平了萨摩藩,让幕府承认琉球是大清的藩属,解除萨摩藩对琉球的压迫。

那么琉球的这条秘密航线,就相当于给俄国的一点微小红利。

而陋规与海关费用,也要对俄国商船一应讲明,列下清单。

清朝方面的答复是同意的,陋规当中的一些被废除,但是还有存在。

只是现在明码标价,一根筋的洋人都能够给搞明白。

在广州开设商馆一事,倒是清廷有所让步,俄国商馆可以在广州开办,按照俄方所说,还可以具备一定领事馆功能。

至于在京城开大使馆这件事情,就是嘉庆皇帝对索洛维约夫的观感不错,也没有答应下来。

只是允许广州的俄国商馆大班,在经两广总督上报,朝廷同意以后,才允许到大沽口来,往直隶总督处禀明事项。

这一点也算是俄方能够接受的,毕竟京城还有东正教堂,这些平日里只知道喝酒的神甫,将来还得通过莫斯科的大牧首换一批办事麻利的。

要不然,就要被法国传教士给比下去了。

想想人家南怀仁,在清朝都能得到追赠的谥号,这是清朝官员努力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得到的荣誉,洋人里面也是独一份。

对于清朝和俄国方面各自关心的主要问题,也就集中在这里。

而那个扩充八旗的,增加俄罗斯佐领数量,并且增加兵力,要一批哥萨克解除对沙皇的效忠,从西伯利亚到清朝来的计划,嘉庆皇帝也是允许的。

这些队伍,都算在镶黄旗下佐领,暂定要增加到六个佐领。

按照原有的佐领,这里又要增加一千五百人。

至于什么爱尔兰人给运到清朝来,这点托津倒也不反对,不过也要等到人运来了以后,再编进两红旗。

而将来的教习洋人,托津也提出来了,这些人都要算是大清的武官,领着俸禄,要按照大清的律法和军令来办事。

也就是枪炮、队列、参军几种教习,到时候还要俄国方面精挑细选。

索洛维约夫倒也觉得没有问题,毕竟俄国有的是军官和冒险家。

也不排除有那么一批人,就是要来清朝寻求个刺激。

到时候光是他认识的那批,在军中晋升有些困难的没背景老实军官,就能够找来一批。

给清朝招兵买马,也不能搞的大张旗鼓,整一帮惹祸精过来。

对于索洛维约夫来说,他最了解的就是,要守住一个地方,就需要那种坚韧顽强的军官。

这又不是要清朝八旗又入了哪个关,就是要守住沿岸炮台,要什么人去,他也是清楚的。

托津的这些要求,索洛维约夫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于是都应允下来。

除此以外,就是给清朝提供的军火,都要在恰克图和塔尔巴哈台两个口岸验货,由俄国总督和清朝将军及办事大臣负责交接。

每天要过来的武器,也不是个小数目。

光是俄军历次战争缴获的各种武器装备,在仓库当中就已经是堆积如山了。

尤其是,有奥斯曼帝国这么个经验包,俄军从他们手中就缴获了上万支各种步枪,大炮的数量也很惊人。

还有鲁密火铳,这玩意儿清朝也不是不熟悉。

就是福康安以前那个作战环境,燧发枪有时候可能也不算好用。

甚至于,俄军的一些现役火炮,也是能够提供给清朝的。

而军舰的事情,将来在恰克图双方进行商议。

在恰克图商议的原因也简单,那里就是清朝和沙俄的边境口岸,只有清朝和俄国的官员、商人,还有附近的蒙古牧民,谈判的时候保密的很。

当然了,这对于索洛维约夫来说,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而且这个条约还是平等的,双方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就是索洛维约夫来的时候比较费膝盖。

在俄国使者离开以后,托津和章煦还要和内伊签订清朝和法国之见的条约。

至于这些条约叫什么名字?

因为在圆明园签的,就成了《钦定清俄圆明园通商章程》,《钦定清法圆明园通商章程》,至少两家都是平等的外交身份,清朝也没有把他们看作朝贡国。

至于嘉庆这边,因为有法国的传教士,实际上法国人在外交途径还占有一些优势。

索洛维约夫提到这个,就想要再次怒斥那些教堂那几个酒鬼,明明不受太多限制,结果只能一直挂机。

要是他们以前能够起到些作用,也不至于这一次这么大的手笔。

至于其余各国,还是按照朝贡国原来的水平进行的。

只是荷兰和葡萄牙两家,因为都是老熟人了,还有些优待。

但大家总体上都是满意的,各自都拿到了希望的贸易特许,尤其是广州的商馆,都可以独立运营,但还要接受清朝官员的管辖。(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