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1章 后宫琐事  大汉:我是皇太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秀儿”刘裕一时然,“你认得这些字?”

王秀儿连忙放下奏章,伏地请罪:“臣妾越了!只是-只是见陛下心烦,想替陛下分忧”

刘裕没有责怪她,反而拿起奏章,指著其中一段问道:“这几个字你认得吗?”

王秀儿抬头看了看,小声道:“『臣已调—调发金城、武威—郡兵”,这个字臣妾不认识。”

“这是“郡”字。”刘裕的声音里带著难掩的惊喜,“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么多字的?

九王秀儿脸颊微红:“陛下教过臣妾拼音和《急就篇》,后来臣妾每日都去藏书阁借书看,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当值的博士———”

她说著,从袖中取出一本手抄的小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字,每个字旁边都標註了拼音和释义。

刘裕接过册子翻看,越看越是惊讶。短短半年,这个曾经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工匠之女,竟已掌握了上千字,甚至能读懂奏章了!

“你真是聪明呀!”他忍不住讚嘆。

王秀儿连忙摇头:“臣妾愚钝,只是想著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多学些东西,將来也好伺候陛下。”

刘裕仔细打量起王秀儿,记得她刚入宫时,还是个瘦小乾枯的黄毛丫头,站在殿角连头都不敢抬。如今再看,她身量抽高了不少,原本粗糙的皮肤变得白皙细腻,眉眼间也长开了,虽不是倾国倾城的绝色,却自有一种清水出芙蓉的秀美。

尤其是那双眼睛一一乌黑明亮,透著股专注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心思灵透的姑娘。

“你今年多大了?”刘裕忽然问。

“回陛下,臣妾十五了。”

刘裕算了算,她入宫还不到一年,“平日除了读书,还做些什么?”

王秀儿想了想:“臣妾跟尚宫局的姑姑学了刺绣,还会煮几样小菜太后说后宫女子要有一技之长,就让臣妾学算帐,想著將来或许能帮皇后娘娘打理些琐事。”

刘裕心头一动,耿家女要么骄纵任性,要么唯唯诺诺,他喜欢皇后,也是因为皇后大大方方,既不骄纵,又不胆怯,大大方方,这才是大家闺秀,但像王秀儿这样踏实上进的,倒是少见。

刘裕令王秀儿在一旁伺候,王秀儿时而添茶研墨,时而为他朗读文书。她的声音轻柔悦耳,让刘裕烦躁的心情渐渐平復下来。

“陛下,已经是亥时二刻!”王秀儿小声提醒,“该歇息了。”

刘裕抬头,烛光下,少女的侧脸莹润如玉,低垂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不知怎么的,他忽然想起白日里碰到她手腕时的触感一一纤细,却不再瘦骨鳞,而是有了少女特有的柔软。

“今晚侍寢。”他听见自己说。

王秀儿猛地僵住,脸颊瞬间涨得通红,连耳根都红透了。她跪伏在地,声音发颤:“臣妾———臣妾遵旨。”

一个月后,太医令来报喜讯:王美人有孕了,刘裕大喜过望。自耿皇后难產后,朝野上下都在担忧皇嗣问题,如今王秀儿这么快就有了身孕,简直是天降祥瑞。

他当即下詔,晋封王秀儿为贵人,赐居蕙草宫,並派了四名太医日夜照料。

消息一出,朝堂震动。

最先跳出来反对的又是光禄大夫徐举:“王贵人出身工匠,家世寒微,怎堪晋升贵人,请陛下三思!”

紧接著有人上奏:“后宫晋封当以德行为先,王贵人入宫不足一年,恐难服眾。”

刘裕看著这些奏章,不怒反笑。

“好,很好。”他对身旁的中常侍说,“一个个都干预朕的后宫,真当朕是软柿子不成?不收拾是不成了?”

三日后,一道詔书震惊朝野:

光禄大夫徐举教子不严,罢免;牟平侯耿舒之孙、駙马耿袭之子,中郎將耿宝被找到了好多罪行,夺爵流放,皇帝老丈人耿薄徙封牟平侯,耿氏嫡枝变成了皇后一门,这简直是公开打脸,耿氏各枝跳来跳去,瞧不上皇后,那就收拾一番!

至於那些曾经上书劝皇帝选秀的大臣,不是被查出贪腐,就是被翻出旧帐,一时间贬謫的贬謫,流放的流放,朝堂为之一清。

蕙草宫內,王秀儿摸著尚未显怀的肚子,忧心怖地看著皇帝:“陛下,为了臣妾得罪这么多大臣,不值得——”

刘裕握住她的手:“傻丫头,朕早就想收拾他们了。借著你的由头,正好清理朝堂。”

他顿了顿,声音柔和下来:“你安心养胎,给朕生个健康的孩子。其他的,不必操心王秀儿眼眶微红,重重点头。

就在皇帝和大臣们较劲之际,寇淑则伏在案前,继续撰写著,她记忆中的《微积分》

已经基本完成,她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目光移向另一堆文稿一一那是尚未完成的《化学初步》。

“金、木、水、火、土......“她低声念著,眉头越皱越紧。

大汉的方士们篤信五行相生相剋之说,炼丹师们更是將硫磺、水银、硝石等物视作“天地精华“,却无人真正理解它们为何会燃烧、为何会变色、为何会爆炸,偏偏玻璃到现在都解决不了顏色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办?

就在此时,宦官报告,道士求见,寇淑很好奇,那帮子老道难道搞出了新东西?“太后!”一名灰头土脸的道士跌跌撞撞地冲了过来,一边行礼,一边手中捧著一只冒著白烟的陶罐,“成了!成了!”

“何物成了?”

“绿矾油!”道士激动得声音发颤,“贫道將硫磺与硝石同烧,烟气通入水中,竟得浓酸!比绿矾蒸出的酸更烈!”

寇淑一证,隨即猛地拍了下自己的额头:“真是糊涂,早就应该想到了!”

她仔细想了想,又在纸上画了一会,命人取来硫磺与硝石,按八比一的比例混合,置於特製的陶瓷炉中燃烧。

炽热的火焰中,硫磺与硝石剧烈反应,生成刺鼻的烟气,烟气被导入另一只盛有少量水的陶罐,白雾翻腾,罐中液体渐渐变得粘稠、无色。

寇淑用蘸了一点,滴在木板上,木板瞬间焦黑冒烟,道士们倒吸一口凉气。

寇淑没有停手,又取来硝石粉末,与硫酸混合加热,很快,罐中液体开始沸腾,释放出红棕色的烟雾一—硝酸。

“硝酸——”她喃喃自语,“若以此酸与水银相合——

寇淑亲自將水银、硝酸与硫酸混合,置於琉璃器血中缓慢加热。液体渐渐变成白色糊状物,她小心地用竹籤挑起一点,置於铜板上,让人轻轻一敲—

“轰!”

刺目的白光伴隨著震耳欲聋的爆响,铜板被炸得哗哗响,院中一片死寂,寇淑缓缓吐出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此物可名雷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