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汉的北部和西部虽然荒芜,但草原之上,多有煤石,西疆又发现大铜矿,这些都可以为大汉之用,过去朝廷拿胡人没办法,现在大汉有火器可攻,有棱堡可守,完全可以化为郡县,彻底扫除千年之游牧之祸。
“夫火器巨舰,非为杀戮,实为开疆,新拓之地,当录其精瘦,远近,以低於汉地十分之一的价格售予贫民,以均贫富!“
这段文字配有一幅精细的插图:大汉的风帆战舰炮轰蛮族寨墙,背后是汉民驱牛耕作的场景。图中特意標註一一“扶南稻田,一年三熟“。
更惊人的是对“日不落帝国“的詮释:“海船远行,先见梔顶,后见船身;
西域日落时,辽东犹有余暉一一故知大地如卵黄,悬於太虚。汉土广,终有一隅沐於日光,此乃'日不落'之真义。“
这种地圆说在太学引发轩然大波。但书中却列出实证:
月食时地影恆圆:
南海与北地北极星仰角不同;
张騫通西域时“去日远则寒“,证明地有曲度。
年轻学子们如痴如醉,老儒们则面色铁青一一因为这彻底否定了“天圆地方“的千年教条。
短短三日,《理想国》风靡全城:太学生们在辟雍外辩论“民权与君权“;
商贾们集资刻印简装版,售价仅百钱;甚至深宫中的宫女都偷偷传抄“日不落“章节。
最戏剧性的场面出现在第五日一一三十余名洛阳三老突然跪在南宫门前,高举联名奏疏:“请陛下行《理想国》三老议政之制!“
梁冀站在殿外,脸色阴沉。自从《理想国》颁布,三老议政不断被討论,朝堂上的风向便悄然变化。“陛下,“梁冀躬身入殿,声音低沉,“若是三老权柄日重,恐非社稷之福啊。“
少年天子刘裕正在批阅奏章,闻言笔锋一顿。他何尝没有疑虑?废立皇后太子和罢免重臣,增加赋税、发行国债等等要和三老通报,这倒没什么,確实要谨慎,但直接由三老会议决断,这相当於君在民下,天子威仪何在?
“爱卿所言,朕会斟酌。“刘裕淡淡回应,却未抬头。
刘裕又一次来到长乐宫,此时耿皇后身体已经好转,毕竟唯一的女儿还需要母亲,就算心中有委屈,但为母则强,此时她正带著长乐公主拜见太后,和太后、土贵人一起交谈生育之事。
而王贵人即將临產,多少有些惊慌,太后则安抚一番,说王贵人身体底子不错,自怀孕以来,饮食比较注意,体型控制得不错,让她安心,不用担心。
刘裕进宫,两女刚想站起来,皇帝挥挥手,让他们免礼,几人又討论了一会,两女见机告退,寇淑看看王贵人的身影和怀孕以来的种种反应,告诉皇帝,“王贵人这一胎前三个月有漏血之相,期间发色也不甚好看,生男的可能性更大!”
皇帝大喜,“果真?”
“猜测罢了,只不过皇后无子,而贵人有子,需防小人作祟!”
“母后放心,孩儿明白!”
“等王贵人生子,我儿可以再选几个良家子入宫,必须选那身子骨强壮之女,母强则子壮,可以多生子嗣,当年你父皇身体不好,若不是本宫身子骨不错,我儿也不至於这般健壮!”
“孩子记住了!”
母子俩討论一番,皇帝提到了梁冀的諫言,寇淑点点头,“梁冀说的不算有错,自古以来,天子不管贤愚,都想集权,几乎没有想放权的,这是人的本性!”
刘裕低著头不说话,寇淑低著头,“但皇位不是那么好做的,皇帝只是投了一个好胎,要论能力,除了少数儿个能干的君王,大部分都是平庸之辈,很难比得上朝中那些人精,皇帝所谓的集权,往往会被这些人精耍弄的团团转。
我几还算聪颖,不过现在怎么也比不上虞太尉、荀令公和庞领军这等大汉人杰,不是皇帝能力真差多少,而是他们歷练非常多——”
“母后之意是用三老会议牵制重臣?避免重臣造反?今日给三老礼遇,来日若有人谋逆,各地三老第一个不答应—.“”
“不仅仅如此!”寇淑继续说道,“当初发行国债、进行税改时,本宫先召集三老会议,本宫不是不知道比较麻烦,是示弱於民,但只有得到三老会议的背书,朝廷才能顺利发行国债,也才是让天下人知道朝廷发行国债乃是取之於民,
用之於民,否则就是天子不道!“
皇帝倒吸了一口气,寇淑带著皇帝漫步后苑,“皇帝请看。“她忽然蹲下身,从圃抓起一把土,“能握住多少?“
刘裕疑惑地摊开手掌:“不过一捧。“
“那这样呢?“寇淑用五指深深插入土中,猛地紧一一更多的泥土从指缝间溢出,反而比方才抓得更少。
少年天子瞳孔微缩。
“权柄如土。“寇淑任由泥土从指间滑落,“越想紧握,流失越多。但若只取表面一层·“她轻轻拂去浮土,露出下方湿润的沃土,“反倒能带走更多。“
刘裕若有所思:“母后是说-朕给三老虚权,实收民心?“
“不止。“寇淑指向远处宫墙,“五行纬那套,王莽能用,公孙述能用,
凭什么刘家就能独占?但执政为民、三老议政、格物惠民这些.东西提出来,还不断做出种种动作!“她突然握紧皇帝的手:“天下人只会认大汉天子!“
皇帝心中大动,寇淑接著说道,“本宫设置这一套体系,实际上是兜底,皇帝若是贤明,自然可以驾驭住重臣和三老会议,三老会议根本牵制不了。
但皇帝若是无能昏庸,有三老会议,想废皇后太子不易,想驱逐良臣也难,
想乱钱更是难上加难,危害自然就小,如此一来——”
“大汉自然天命永存!”
“不求天命永存,但求胜过前汉,母后就对得起列祖列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