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让现场本来已经热闹起来的气氛,却是又变得冰冷。
周远没有搭话,在这个上面,说什么都是错。
“杨同志,你这就不对了。
怎么就因为人家搬家去了金陵就说人家是···?
老人家都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对生意人也要区分对待。
怎么到了你这,就不分青红皂白的把那些人,归为一体了?”李慧本来跟周远聊得挺高兴,却是被姓杨的一句话给打断了。周远不好说什么,李慧可不怕他。
这个年头的认知,没人会认为自己是错的。
所以杨同志虽然眼神躲闪了一下,却还是挺起胸膛说道:“这个年头,可以在城市跟农村都有產业的人,能是什么好人?
不过就是在城里欺负工人,在农村欺负农民。
老人家说····”
“哼,不可理喻。”李慧也懒得跟他吵了,她也知道姓杨的这番话,常理上来说也是没错。
再吵下去,很可能掉进坑里。
关键这个时候,周远已经把衣裹紧,闭眼休息了起来。
於是刚热闹起来的船舱,一时之间,又陷入了安静。
周远心里可没有表面上这么平静。
刚才姓杨的言语,並不是他一个人的认知,而是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如此。
周远暗嘆,以后青石镇要多事了。
其实朱组长跟宋老师那些人,还讲究一个做事办法。
但像是姓杨的这种,就是想著强力推翻一切。
说谁对谁错,也是没法说的事情。
不过因为外面有战士们的存在,一路上还算安全。
所以行进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但傍晚到了三岔河这块,却是终究避免不了被拦的命运。
这儿已经近青石镇了。
之所以说三岔河,也就说明主航道到这儿,在这边一分为二。
一边是去往青石镇的运粮河,
另外一边,去的方向却是秦老蔫跑过去的西边滩涂去那边,据说水到了那边,也有个渡口,因为航道犹如一条大龙入江模样,所以叫做大龙口。
而三岔河这边,算是附近镇子的渔民聚团过冬的地方。
这边中间也有座小岛,夏天基本淹得什么都没有了,但在冬天枯水期,那儿却是好大一片平地。
上百户渔民就住在了这里,通往青石镇跟大龙口的两条航道,也是全被竹排做网给拦住了。
手持大刀红缨枪,光明正大的划著名小船在河面上巡逻。
眼见著小火轮到了,三四条小船靠了上来,却是有人咋呼道:“停船,停船,检查。”
船上的战士可是不怂,直接举枪瞄准了那些小船,厉声训斥道:“谁让你们在这边设关卡的?
我们怎么不知道。”
“天生地养,这条河本来就是我们渔家的。
从康熙爷那年开始,咱们几个姓就在这条河上吃饭。
怎么?到今天了,反而有人管我们了?
是管我们吃还是管我们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